文化养老视角下的高校老年群团组织建设

2018-01-09 10:53刘小燕马成松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3期
关键词:老年大学文化养老高校

刘小燕+马成松

摘 要 文化养老是兼容传统文化理念和现代人文精神的科学养老方式,是高校高年群体管理工作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本文阐述了高校老年群团组织的社会定位,分析了高校老年群团组织文化建设的具体思路,并提出了高校老年群团组织文件建设的实践路径,对实现高校老年群体文化养老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校 老年群团组织 文化养老 老年大学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A

文化养老是一种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关怀的养老方式,是在满足老同志们物质需求的前提下,进一步改善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拥有健康的体魄与平和的心态为主要目标,以更新知识、张扬个性、陶冶情操、颐养康乐、享受快乐、永葆激情、与时俱进为表现形式和特点的养老方式。它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文化养老的出现,对高校老年群体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高校老年群团组织的社会定位

高校老年群体除了具有社会老年群体的共性特征,还具有自己的显著特征。他们不仅学历高、职称高,而且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具有终身学习的动力和想法,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为迫切。而依法组建的老年群团组织,是反映老年人意愿和诉求,协助做好老年群体工作的重要路径。因此,在高校,通过老年群团组织建设实现文化养老,既是高校离退休工作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文明校园的必然要求。而要做好老年群团组织工作,首先必须对高校老年群团组织进行合理的定位。

作为社会群团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老年群团组织应符合社会群团组织的相关规定。

首先,高校老年群团组织应具有政治性。是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与纽带。离开这一特性,党对社会的领导就失去了依托,政府服务社会也失去了重要的协助力量。从全国范围看,随着我国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的推进,群团组织已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主体。其次,高校老年群团组织应具有群众性。它来源于群众、扎根于群众,具有广泛联系群众、紧密贴近群众、直接服务群眾的特点和优势。在反映群众呼声、表达群众诉求、保障公民权利、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践证明,社会组织能够凝聚各方力量管理社会事务,调节社会利益,促进社会有序运行,是社会矛盾的缓冲器和调节器。再次,高校老年群团组织应具有功能性。这是群团组织发挥政治作用的基础。只有高度重视功能性作用的发挥,群团组织的政治角色才能由“虚”转“实”。

此外,高校老年群团组织应遵守高校的管理规范。高校老年群团组织既是社会群团组织的有机组成,也是学校的重要组成单元,理应根据学校特点和高校退休职工特点来找准自己的立足点,明确工作目标。一方面,高校老年群团组织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由老年人自愿组织参与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娱乐的群众团体。他们必须把自己的活动置于党委的指导之下。另一方面,高校老年群团组织又是学校老年人自己的组织,其工作和活动应为广大离退休人员服务,充分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以满足绝大多数老同志们的意愿为目的,如专业社团应在提高老年爱好者们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繁荣校园文化和传递正能量等方面发挥重要引领作用;而诸如老年协会等组织,则应重点发挥好上传下达、沟通交流、宣传教育等方面的作用。

2高校老年群团组织文化建设的思路

高校老年群团组织建设,首先应做好文化建设,发挥文化在老年群团组织建设中的导向作用、约束作用、凝聚作用。通过群团组织的文化建设,使组织成员在心理上产生共鸣,凝聚成一股合力。而且这种好的文化还能扩散到整个校园,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大家的素质。

而要构建群团组织的文化,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加强组织的愿景管理。所谓愿景是指被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追求的一个组织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是组织成员和组织的共同的远大理想。愿景管理能够凝聚全体成员的精神动力,进而产生向心力和战斗力,使个体成员在工作中最大限度的发挥潜力。

其次,要加强组织的激励文化建设。运用环境激励,在组织内部建立一种温馨的氛围,形成一种家的感觉。成员友好相处、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从而使他们在心底对这个组织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以激发他们潜在的动力。运用信任激励,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还要加强团队文化建设。建立以沟通为基础的团队文化,组织的成员只有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团结与合作。所以,群团组织成员之间要注重交流,有效沟通,交流经验,增进感情,共同提高。

再次,要培养群团组织成员的团结协作意识。组织成员之间要做到坦诚相待,信息与资源共享,做到“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由此可见,团结协作不是将几个人的力量简单相加,而是能使组织力量成倍数增长的捷径。

最后,要对群团组织领导人的角色进行合理定位。群团组织负责人的能力、品行的大小和好坏往往直接决定一个组织的兴衰成败。角色定位首先是思想定位。群团组织领导人在工作中必须牢固树立如下理念:一是公心,即摒弃个人私利,恪守无私服务广大离退休职工的工作宗旨;二是正位,即摆正自身位置,自觉接受校党委及行政领导,并辅助其做好离退休工作;三是民主,即群团组织内部通过决议或处理事务须严格遵循民主程序,做到阳光透明,杜绝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四是团结,即群团组织领导层应团结一心,协力工作,绝不因政见不一而相互拆台;五是开放,即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加强与有关单位、部门的联系与沟通,不断拓宽工作视野。

3高校老年群团组织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近些年来,高校普遍存在离退休教职工人数宠大的现象,其构成呈现出明显的“三多”特征:即拥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多、干部(教师)和党员多、60~79岁的老龄人多。他们以国家强盛为己任,视敬业奉献为天职,是一代有理想、有文化、有德性、有作为的优秀人才,构成了高校发展不可或缺的智力资源。围绕高校老年群团组织建设,高校也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endprint

首先,以老同志集中居住地划分组建的片区和党支部是开展老年工作的主要阵地。为了加强对离退休教职工的管理,高校针对离退休人员日渐增多且居住分散而离退休服务工作人员相对缺乏的现状,充分发挥老同志潜在的智力优势,按照“就近、就地”、利于离退休人员参加活动的原则,在充分尊重老同志本人意愿的基础上,组建了多个离退休党支部,还以党支部所在片区为单位组建片区。建立了由片区长、党支部书记和党支部委员5人左右构成的片区自治委员会,由此形成党支部和片区齐抓共管的相对完善的离退休工作网格化管理的组织网络,极大增强了离退休人员的组织归属感和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的便捷性。

其次,以老年协会为依托开展活动,是联系老年群众的重要途径。许多高校先后组建了“三老协会”,即老年人协会、老教授协会和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在协助离退休服务部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也为老同志搭建了“老有所為”的广阔平台。老同志的余热得到发挥、价值得到体现、成就感大为提升。老同志“老有所为”的路径选择主要有以下五种:一是积极参加本科教学督导工作,热心帮助青年教师成长。许多退休教师担任教学督导员,通过参与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质课评选、随机听课等活动,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信息沟通、咨询参谋作用,成为监控保障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参与社会力量办学,针对实际需要筹办各类学习培训班,如成人高考复习班、专升本复习班、专业函授班、自考班、成教班等,既解决了学生升学有书读的问题,也扩大了退休教师的个人影响。三是热心于关心教育下一代的工作,他们或者担任校外辅导员,或者受聘为思想政治工作顾问,或者参加“关心下一代协会”,或者作巡回报告,指导青年学生学习与成长成才。许多关工委员由于表现突出,还经常被评为湖北省乃至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四是继续从事科技研发、项目评估、决策论证等活动,或者充当青年教师与学生的科研指导顾问,或者进入市老科协,继续活跃在科学普及、服务三农第一线,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五是开辟和办好“老年讲坛”。利用“银发人才”优势,为老同志讲授老年保健、文学、音乐欣赏、花卉种植等知识和技术,以丰富其晚年文化生活。

再次,以老年文体社团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老年群体文化养老提供了新的途径。目前,各高校普遍设有老年合唱团、诗书画社、棋牌协会、门球协会、乒乓球协会、舞蹈协会、健身协会等各类社团和协会组织数十个,活动人员达千余人。各社团和协会以自主活动为主,或能者为师,或自请老师。据此,还将组织需求与老同志个人意愿有机结合,为他们的活动提供场地和必要的经费支持。如:提供专门场地以支持老年合唱团独立开展活动,着力将其打造为校园精品社团;经费支持书画社举办书画培训班、书画笔会、编辑出版专刊。依托这些文体社团和各片区文体委员会,高校离退休服务部门在离退休人员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体及娱乐活动,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

此外,举办老年大学,也为离退休人员的文化养老、科学养老、健康养老搭建了广阔的平台。高校老年大学具有丰富的学习资源。首先是学习对象——广大老教授、老干部长期在高校工作,已具有热爱学习、终生学习的理念和习惯;其次,高校离退休人员藏龙卧虎,本身就是老年大学现存可用的师资力量;再次,广大青年大学生和在职教职工也可成为老年大学的师资力量。所以高校老年大学普遍运转良好、深受老同志们的喜爱,反映了老同志的学习热情和与时俱进的生活态度,也说明了老年大学这个群团组织在积极推行文化养老中拥有其独特的优势,顺应了高校老年同志的需求。

作为兼容传统文化理念和现代人文精神的科学养老方式,“文化养老”强调在保障养老者物质生活需求基本满足的前提下,通过沟通情感、交流思想、强健体魄、调试心态等途径,引导养老者晚年继续发展、完善和实现自我,以达到舒展个性、愉悦身心、提升修养、延年益寿之目的。基于这一内涵,在高校离退休人员中践行“文化养老”,也是进一步提升其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促成校园和谐稳定的现实需求。高校老年群团组织在通过各种方式倡导文化养老方面大有可为,是高校对离退休教职工实施文化养老的重要抓手,是帮助老年朋友在更高的层次上享受退休生活的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 汤慧珍.浅谈高校践行“文化养老”的三个层面[J].领导科学论坛,2014(06).

[2] 穆光宗.“文化养老”之我见[J].社会科学论坛,2009(06).

[3] 郭金亮.高校老年文化建设中应处理好的四个辩证关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02).

[4] 傅曼莉.对高校老年文化建设的思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5] 潘继军.建立长效机制全面推进离退休人员“文化养老”[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endprint

猜你喜欢
老年大学文化养老高校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