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滴滴鲁花”到“中国味,鲁花香”

2018-01-09 20:25王宇菁
中国名牌 2018年12期
关键词:鲁花花生油橄榄油

王宇菁

位于山东省莱阳市姜疃镇的老工厂里,挂着一块“为人民服务”的牌子,这是山东鲁花集团创始人孙孟全多年前挂出来的,当时他的职务是姜疃物资站站长。当时有职工嘀咕:“一个小油坊,能让这七八个干活的人吃饱饭就不错了,用得着这样唱高调么?”孙孟全却告诉他们:“要让中国人都吃上咱们的花生油。”

六年磨一剑的技术攻坚

世界花生在中国,中国花生在山东,山东花生在胶东。20世纪80年代,姜疃物资站主要从事花生出口加工,深受外贸部门欢迎。随着业务的发展,孙孟全心想:为什么不能将花生加工成高档的食用油让国人享用?

花生种出来卖不出去,能卖也卖不上好价钱,原因是没有配套的深加工厂。孙孟全决定,带动并引领农民通过种花生来致富,把山东的好油、农民的花生卖到全国去。

当鲁花把第一批样品送到山东省粮油进出口公司时,一个从业30多年的质检员觉得“从没尝到过这么香的油”,随之便询问加热试验是否合格。据悉,压榨的花生油加热到一定的程度是要冒烟的,要想不冒烟必须将油中的磷脂除掉。加热实验结束后,检验员说,因为这个技术暂时解决不了,所以此油达不到出口标准。

据了解,当时市场上主要有两种工艺。一种是传统的土法榨油,工艺简陋、卫生条件差,加热时容易起沫冒烟,而且黄曲霉素经常超标。另一种是使用化学浸出法,用溶剂对原料进行浸提,然后高温精炼,经过“六脱”后炼出来的油,香味和营养却流失了。总而言之,两种工艺都不是好办法,也生产不出真正的好油。如何既去除黄曲霉素,又留住花生的浓香和营养,这是个世界性难题。

回到莱阳后,鲁花试图攻克这一难关,但一度以失败告终。这并没有阻挡这支团队攻坚克难的决心,他们把厂区下边建成地下室,让所有的油品恒温储存。

经过长达6年的科技攻关,1992年,鲁花的5S物理压榨工艺研制成功。这是一次技术革命,实现了花生油从传统的土榨法,向规模化、现代化生产工艺的创新与变革。1995年,鲁花开始做山东市场;到了1998年,山东的消费者就很认可了,排队抢购鲁花花生油。

山东省科技厅曾组织全国油脂行业的权威专家,对鲁花的5S压榨工艺进行国家科技成果鉴定,结论为该工艺有五大明显创新:一是物理压榨技术代替化学浸出,避免了高温精炼和化学溶剂对油品的污染;二是“生香、留香”技术,完全激发和保留了花生中的香味物质;三是“无水化脱磷”技术,去除有害物质,完全保留油品中的活性营养;四是恒温储存、保鲜技术,确保食用油中的天然营养成分不变质;五是在做到去除黄曲霉素的同时,保留了油品的营养、风味等品质。2013年,鲁花“5S物理压榨工艺”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为市场与农民架桥

在鲁花拓展各地市场的同时,鲁花的花生产业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强大起来。数千万的“花生农民”成了鲁花的编外员工,他们因种植花生而增收致富。

从2002年到2014年,鲁花先后在山东定陶、河南周口、湖北武汉、江苏常熟、内蒙临河、湖北襄阳、河北深州、江苏新沂、辽宁阜新、广东东莞、重庆等花生产区建立油厂。

目前,鲁花已经带动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发展花生种植基地100万亩,油葵种植基地30万亩。这些基地每年为农民创造收入50多亿元,带动1000多万农民增收致富,并吸纳7000多名农民到企业务工,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运输业、餐饮业等第三产业吸纳从业人员1万多人。

2004年秋天,花生获得了大丰收。那一年,农民每天排着绵延十几里的长队,到鲁花销售花生米。面对这么好的收购形势,有人提议压低收购价格,被孙孟全严词拒绝。他说:“做人不能忘本,企业发展也要饮水思源。鲁花的原料都是农民种的,没有农民支持,鲁花就不会有今天的发展局面。爱农民就是爱我们自己。”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提给农民压价的事。此外,鲁花多年来从不给农民打白条,全部是当天收购、当天兑现。

上连市场、下接农民,鲁花是连接市场与农民的桥梁,形成龙头带企业、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体系。谈到全国各地建工厂是否有可能导致所产花生油味道有差异时,鲁花集团强调:花生虽然品种有差异,但不同地方的花生味道差不多,做出来的油香味也差不多。

鲁花不仅是在生产一种产品、打造一个品牌、经营一个企业,更是在从事一项有意义的产业。“十三五”期间,鲁花继续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着力打造食用油和调味品产业链,使花生油年生产能力达到150万吨,其它食用油年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调味品年生产能力突破50万吨,为实现鲁花人“产业报国,惠利民生”的宏伟愿望而努力奋斗。

尝试让高油酸花生油替代進口橄榄油

在食品行业,人们习惯将产品分成不同等级,按等级定价,而鲁花却坚持分类不分级,全部一个标准。对此,孙孟全很“倔强”:“鲁花只做最好的。”调和油市场鱼目混珠,很多产品只含10%的花生油,却标上花生调和油。鲁花顶着压力,全面公布旗下调和油产品的配方比。在这种“倔强”的坚持中,鲁花花生油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自1992年问世以来,从未在相关部门的抽检中出过质量问题,被评为“国家级放心油”。

花生油一直是鲁花的名牌产品。为彰显品牌属性,让消费者提起花生油就想到鲁花,鲁花在品牌打造上做了不少努力。在一则经典的广告中,丰收后的农民用手剥开一粒饱满的花生,一滴油自上而下滴入油桶、溅起油花。从“滴滴鲁花,香飘万家”到“中国味,鲁花香”,广告语的变化反映出集团的变迁,伴随这一幅幅画面,鲁花花生油的形象深入人心。

当初做花生油,鲁花的初衷是让老百姓吃上健康油;后来做橄榄油、酱油等产品时,鲁花考虑的依旧是老百姓。

随着国人消费理念的升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吃进口橄榄油,但部分消费者仍然适应不了橄榄油的口味。鲁花适时研发出让中国消费者能够适应的高油酸花生油,其营养价值跟橄榄油相差无几。

这次创新与变革需从花生种子开始,要往前追溯五年左右的时间。2013年至今,鲁花农科技公司联合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参与研发了一系列具有高油酸含量、适合国内不同地区种植的花生新品种,并取得独家经营授权。2016年,鲁花正式推出了其研发的高油酸新油品——双料高油酸食用调和油,即由50%特制高油酸花生油和50%特级初榨橄榄油调和而成,油酸含量高达75%至85%。

据介绍,此款高油酸花生油选取的中国第六代花生种子,名叫“高油酸花生良种”。油酸属于单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很重要,可调节人体生理机能,促进生长发育。高油酸能够有选择性地调节人体血液中的高密度和低密度胆固醇成分,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高油酸花生不但油酸含量高,而且产量高,做出来的高油酸花生油的保质期也长,大约在36个月、40个月,而以前,花生油保质期一般为18个月。

鲁花已种植了十几万亩高油酸品种的花生。从试种情况看,鲁花高油酸花生的油酸含量已达80%,而且产量也提高了30%以上。2017年9月,鲁花崭新的高油酸花生油已投入生产并销往市场,因其香味浓郁、营养价值更高,深受消费者青睐。

中国花生产业在世界上占有很大优势,并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未来几年,鲁花将继续与各地农科院等机构加强合作,搜集更多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进行推广,为保障粮油安全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鲁花花生油橄榄油
山东鲁花:科技赋能品牌之路
优质橄榄油如何购买
EMS诱变对花生油酸、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低温和高温压榨花生油性质的比较研究
肉豆蔻挥发油抑菌及抗花生油氧化作用研究
以色列:修订涉及橄榄油的强制性标准SI191
成功不能立于“勾兑”之上
鲁花败绩思考
鲁花在光荣与梦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