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2018-01-10 14:23陈娉婷邓丹丹罗治情吴亚玲张月婷徐桂梅官波
天津农业科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苹果农产品

陈娉婷+邓丹丹+罗治情+吴亚玲+张月婷+徐桂梅+官波

摘 要:随着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的提高,以及农业信息化对农产品信息的渴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信息体系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影响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因素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在总结和归纳了相关国家标准内容的基础上,针对食用农产品苹果的产前、产中、产后过程中各环节要素,提出了应向公众披露的质量安全信息类别,初步建立了基于农业信息化应用的苹果质量安全信息体系。并阐述了本研究對加快实现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农产品;信息;苹果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7.12.005

Abstract: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and safety requiremen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the demand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for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the quality and safety information system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had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Based on the deep analysis on the factors of quality and safety of edible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the elements of the prenatal, middle and postnatal processes of edible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is study suggested quality and safety information categories that should be disclosed to the public depending on the relevant national standards. And it was initially established of apple quality and safety information system on the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Furthermore, it revealed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to improving realiza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e.

Key words: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formation; apple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对农产品,尤其是食用农产品[注:根据商务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农产品连锁经营试点的通知(商建发 [2005]1 号)》之附件《食用农产品范围注释》的规定:食用农产品是指可供食用的各种植物、畜牧、渔业产品及其初级加工产品,如粮食、瓜果蔬、肉类(各类牲畜、家禽和人工驯养、繁殖的野生经济动物等)、蛋类等],消费者们更加希望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获取足够多的食用农产品产前、产中和产后信息,以便全面、真实地了解食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存储和流通情况,让自己能够买得放心、吃得安心。从田地到餐桌,这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生产流通过程,涉及环节众多,要形成一条完整的食用农产品信息链就十分困难,再加上人为因素造成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消费者想要获取真实可靠的食用农产品相关信息变得更加不易。尽管国家已经制定并出台了与食用农产品相关的各类标准[1],用以保证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让消费者能够根据这些标准判断产品的质量安全情况,然而现有的这些标准没能涵盖食用农产品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以这些标准为基础无法形成一条完整的信息链,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食用农产品质量追溯要求。因此,需要分析可能影响食用农产品质量的各类因素,确定哪些是食用农产品生产流通各环节应该披露的核心信息,并结合现有信息标准,构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标准体系,以补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链,降低人为因素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披露的影响,减少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供求之间的不对称现象,让消费者真正能够准确、真实、全面地获得所需各类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

1 食用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食用农产品由于生产周期长,易受大气、温度和湿度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具有季节性、地域性和易腐性等特征[2]。同时,食用农产品也会因为人为操作不当,造成严重的质量安全问题,比如过度使用农药化肥、违规使用保鲜剂等。为使分析结果更加系统且更易形成完整信息链条,本研究以食用农产品产业链为主线,阐述了产地、投入品、生产管理、产品加工和包装运输五大因素对食用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1.1 产地因素

食用农产品质量直接受到其产地环境的影响,产品所具有的优劣品质都是通过吸收和积累产地环境中的各类物质而形成的[3]。产地因素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大气环境,一方面它能够影响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导致农作物减产;另一方面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容易堵塞农作物的气孔,诱发植物生理病害,而且这些悬浮颗粒如含有生物毒性的重金属,也将威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4]。其次是水资源环境,水中污染物会在土壤中残留,改变土壤的自然属性,特别是在水资源短缺的海河、辽河、黄河和淮河等流域,因污水灌溉易导致土壤的重金属等物质含量超标[5]。第三是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在农业生产中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6]。

1.2 投入品因素endprint

农业投入品主要包含种子、农药、化肥、饲料和兽药等农资产品,这些投入品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影响人体健康。由此可见,农业投入品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7]。当前,假冒伪劣和不合格的农资产品充斥着整个市场,尽管我国部分地区定期会对农业投入品的质量进行抽检,国家也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农业投入品的生产,但从合格率上来看仍不尽如人意[8]。

1.3 生產管理因素

生产管理是指在食用农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直接影响食用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随着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量不断增加,与安全性一样,果品质量也是国际市场中最常采用的贸易技术壁垒之一。为突破这一壁垒,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与国际接轨的生产标准来规范农产品生产管理行为。就苹果而言,我国已制定了《绿色食品苹果》(NY/T 268-1995)、《有机苹果生产质量控制技术规范》(NY/T 2411-2013)、《无公害食品 苹果生产技术规程》(NY/T 5012-2002)等相关国家标准。但是,这些标准主要针对生产环境和投入品的污染物控制,并没有关注会影响农产品品质的生产技术因素。

1.4 加工因素

食用农产品加工过程是最容易产生质量安全问题的阶段,特别是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将严重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为保障食品的营养和防止变质,加工过程中会人为地加入各种天然或人工的添加剂。为降低生产成本,加工过程会添加非食用物质,对人体造成不可预知的伤害。为使面粉看起来更白、黑米看起来更黑、红枣看起来更红、白糖吃起来更甜,一些没有必要添加的食品添加剂也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农产品加工过程中。这些行为将严重影响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为杜绝这类行为,有必要对产品加工信息进行披露。

1.5 包装运输因素

食用农产品的包装材料和运输环境会直接影响食品的安全与卫生,例如2010年发生的“毒餐盒”、“毒筷子”事件。包装材料中如果含有有害元素或有毒添加剂等化学物质可能会转移到被包装的食用农产品中,当食用者达到一定的摄入量时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9]。此外,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运输的卫生和温湿度等原因,很容易造成蔬菜水果等食用农产品的腐败变质。在未知情况下,如果食用了这些变质的产品,也会导致人体生病或中毒。

2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分类

根据食用农产品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可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按照产业链流程分为:生产环境信息、投入品信息、生产信息、加工信息、包装信息、贮运信息、销售信息等。下面以食用农产品生鲜苹果为例,逐个分析每一个环节所需要提供的信息要素。

2.1 产地环境信息

产地环境信息主要包括空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土壤质量和土壤肥力信息5类,可参考《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T332-200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T 391-2013)4个国家标准,确定每个类别的具体项目。

2.2 投入品信息

投入品信息只要包括苗木、农药、肥料和育果纸袋信息四类,可参考《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8321.1-9-200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 496-2010)、《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 393-2013)、《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NY/T 394-2013)、《肥料中砷、镉、铅、铬、汞生态指标》(GB/T23349-2009)等国家标准,来确定每个类别的具体项目。与产地环境不同,因使用不当也会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造成直接影响,因此,除了投入品本身的安全信息外还需要披露投入品的使用信息,如:农药或化肥名称、剂型或有效成分及含量、使用方法、施用次数、施用要点说明、生产厂家、品牌、施用人等。

2.3 生产信息

苹果生产过程主要有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环节,其中土肥水和病虫害防治已在前面信息中体现。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可参照《苹果生产技术规程》(NY/T441-2013)、《水果套袋技术规程 苹果》(NY/T1505-2007)两个国家标准来确定各类别下的具体项目。

2.4 采后包装和贮运信息

采后包装和贮运是保证苹果的生理和品质的重要环节之一。包装、贮藏和运输可参照《苹果、柑桔包装》(GBT 13607-1992)、《苹果采收与贮运技术规范》(NYT 983-2015)、《苹果冷藏技术》(GBT 8559-2008)3个国家标准,确定每个类别的具体项目。

2.5 销售信息

进入销售环节以后,对消费者而言,最关注的是苹果好不好吃、安不安全。这两方面的信息由苹果的品质质量信息和果实的农药残留信息来提供。根据《鲜苹果》(GB/T10651-2008)和《苹果品质指标评价规范》(NYT 2316-2013)中对苹果等级的指标描述,品质质量信息主要包括为外观品质、内在品质和理化品质信息3类。参考最新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6)中对于苹果的农药残留要求,农药残留信息主要包括除草剂、杀菌剂、杀螨剂、杀虫剂、杀线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7类。

3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标准体系构建

3.1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标准体系整体框架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标准体系由生产环境信息标准体系、投入品信息标准体系、生产信息标准体系、加工信息标准体系、包装和贮运信息标准体系、销售信息标准体系构成(如图1所示)。根据食用农产品属性的不同,信息标准的指标设定可以有所调整,但信息标准的结构不会发生变化,仍是按照生产过程的环节划分信息类别。endprint

3.2 生产环境信息标准体系(表1)

3.3 投入品信息标准体系(表2)

3.4 生产信息标准体系(表3)

3.5 包装和贮运信息标准体系(表4)

3.6 销售信息标准体系(表5,表6)

4 结 语

为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国家制定和发布了一系列标准来规范农产品市场。现行标准中大部分是从行业角度出发,或者是从产品类别出发来规范操作和技术,这些标准对整个食用农产品市场而言,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10]。但是对指导和规范某一种食用农产品生产、管理、销售的作用比较有限。本文从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因素入手,以食用农产品产业链为主线,构建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标准体系,通过制定食用农产品信息披露标准,可规范食用农产品生产、管理和销售行为,帮助消费者借助信息來判断食用农产品质量,了解食用农产品品质,对保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11-14]。

参考文献:

[1]魏鹏娟,王艳,刘香香,等.我国农业标准实施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5 (2):25-27.

[2]钱原铬,赵春江,陆安祥,等.农产品安全生产和监控关键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1):146-150.

[3]赵娜,雒鹏飞.影响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因素及其监管机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4,36(6):735-741.

[4]李太平.我国农产品产地实施分级管理的思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2):68-73.

[5]方玉东.我国农田污水灌溉现状、危害及防治对策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28(5):1-6.

[6]骆东奇,白洁,谢德体.论土壤肥力评价指标和方法[J].土壤与环境,2002,11(2):202-205.

[7]申爱英.浅析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J].山西农经,2014(2):94-96.

[8]张宁宁,张艳磊.中国农资生产企业中是否存在“以污染换取增长”现象[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5):39-45.

[9]黄大川.食品包装材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预防措施探讨[J].食品工业科技,2007(4):188-190, 193.

[10]李哲敏,刘磊,刘宏.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10):132-137.

[11]马利平,郝变青,乔雄梧.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及实践[J].山西农业科学,2017,45(4):618-620, 626.

[12]王海英,何海波,石晓峰,等.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保障食品消费安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6):24-25.

[13]赵美华,赵军良,巫东堂.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17,45(7):1197-1199, 1214.

[14]李光.浅谈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J].河南农业科学,2005(8):109-1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业信息化苹果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