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节目的“本土化”优势

2018-01-10 00:11宋寒冰
科技传播 2017年22期
关键词:本土化电视新闻

摘 要 本文从电视新闻的“本土化”角度切入,论述了只有深耕“本土”资源,将节目内容与受众需求紧密相连,才能使电视新闻媒体立于不败之地。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特质,坚守“本土”作战,不仅仅能够吸引本地的受众,还能够引导和启发受众,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和提升。

关键词 电视新闻;本土化;特质综合体;关东文化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99-0049-03

近年來,电视新闻传统媒体遭遇了与互联网新媒体“疯狂发展”的竞争与挑战,网生内容的暴热,视频网站的激流勇进,吞食了电视新闻传统媒体大量的收视份额。互联网的强势进攻,尤其是新媒体丰富的传播营销方式为传统电视媒体广告营销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为此,在夹缝中谋生的电视新闻传统媒体只好凭借已有的资源,一方面加快与新媒体的相加相融,一方面转变营销思路,内部重新洗牌,业务寻求突破。在行业竞争中,央视凭借优势资源重塑“老大”地位,卫视马太效应更甚。2016年,央视被卫视“碾压”的局势出现反转,央视四套、综合频道、三套、六套和八套占据收视前五,湖南卫视退居第六位。尤其是2016年6月以来,一直处于强势地位的卫视收视开始出现下滑,让渡的收视份额被央视收入囊中。而地方一线卫视竞争更加白热化,浙江、湖南、东方分别领跑省级卫视全天时段、晚间时段、黄金剧场时段。一线卫视收视差距不断缩小,东方卫视全面突围,多时段稳居前三。二线卫视中,深圳、四川、广东卫视表现出色,多时段排名上升。省级卫视呈现阶梯式分布:第一梯队遥遥领先,凭借节目资源、编排以及长期积累的优势将省级卫视竞争门槛越抬越高;第二梯队,收视阵痛仍未消退,全面突围较难;第三梯队,收视遭遇持续挤压,份额持续下滑。面临艰难的生存,地方电视媒体都在寻求和探索节目内容。我国卫视林立,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不惜抄袭成功节目的形式和内容,抹杀了个性和品牌。故从亲子节目到模式引进类节目,多档吸金力极强的综艺工牌皆已夭折。如何突破中外电视媒体大量模仿的同质化瓶颈?便成为当前乃至今后地方台电视新闻节目绞尽脑汁苦苦追寻的目标。实践证明:就地掘金是取胜的捷径,只有深耕“本土”资源,将节目内容与受众需求紧密相连,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1 突出本土区域文化特质,让地方受众立足扎根

区域意味着地方和本土,是个性化的生存土壤,在文化上体现普遍与特殊的博弈,对于传统的一元化知识和科学具有潜在的解构和颠覆作用。我国著名新闻学者彭华新认为:“任何文化最开始都是一种地域文化,通过传播、认同、学习的过程才得以‘占据更大的地盘,这时它就脱离了‘地域的束缚,转化为一种占有更大空间范围的‘区域,并形成一个母文化与子文化相互包容、相互衔接、层次分明的系统,如我国春秋时期长江中下游的‘吴文化,近代以上海为核心的‘海派文化、以山海关以东,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在内的‘关东文化等等”。[ 1 ]也就是说,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特质综合体”,如草原放牧地区的马,东北地区的“黑土地”,也可以引申为“马文化”和“黑土地文化”。西方新闻学者认为,“特质综合体”即是物质文化的符号化,它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制度和精神文化。“一般而言,新闻事件发生地与受众地理空间上的距离越近,受众越容易对传播内容感兴趣。”[2]本土意识最深层的含义是什么?是地域身份的觉醒、地域文化的自觉与地域传统的延续。“人性”是电视新闻传播的血脉和灵魂。地域文化中绕不开地方的人性。人的差异产生了电视的多义。面对央视的权威地位,地方电视新闻节目只有把握好地方性和民生化的两种趋势,才能化解央视对地方受众的瓜分。以吉林电视台为例,该台近些年曾有四档新闻民生节目很是火爆:《说实在的》《燕子夜话》《真情女帮办》和乡村频道的《广角民生》。这四档节目曾成为吉林电视台的四根擎天立柱,达到过前所未有的轰动效应。《燕子夜话》追踪爱情真谛,破解心灵难题,收视率曾破4,网上浏览过万;《说实在的》曾成为吉林电视台的品牌和拳头产品;《真情女帮办》一度成了法制频道的代名词。但近年来,这几档节目也遭遇了全国性的“同质化”诟病,这四档节目只好改版。《燕子夜话》重心移至《全城热恋》,《真情女帮办》嬗变成栏目剧《丹说这事》,后来《丹说这事》也黄了。《说实在的》也已显出疲态。唯有《广角民生》新闻节目稳扎稳打、越办越好。这档节目能够蓄势后发,与“同门师兄”《二人转总动员》并驾齐驱,成为吉林电视台多年来具有稳定性轰动效应的“金牌”产品,成功的经验即是定位准确,牢牢坚守住当今“地球村”上“东北一隅”这块风水宝地,在这片肥沃的土壤上,他们以民生新闻、法理人性为核心栋梁来构建新闻框架。他们突破自我发展瓶颈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具有法治思维和平民视角,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节目是时间与空间的唯美组合,具有鲜活的传播语境和地域性极强的传播情境,这才是他们竞争力的核心元素,也是不惧大浪淘沙的秘笈。如:在该档新闻节目中,涉及到矛盾纠纷较多的即是土地归属、老人赡养和婚姻这三方面的问题,而土地又是重中之重,因为赡养老人、离婚分割财产同样也涉及到土地归宿问题。将“土地”和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是赢得通向受众心灵的护照,也是新闻民生节目制胜的法宝。

古往今来,东北农民与土地血脉相连、唇齿相依,普遍都有不同寻常的“土地情结”,都将土地视为生存之本、生命之根,乃至精神家园、灵魂归宿。“黑土地”是东北农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粮仓”。“黑土地文化”自然包括经营者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等。几百年来,围绕着“黑土地”人们也演绎出无数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的故事。东北的“黑土地特质文化”及人们对土地的情结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清代初顺治时期,关东土旷人稀,生计凋蔽,清政府鼓励放垦,甚至给招领人授予各种官衔。康熙七年始直至咸丰十年才开始驰禁开禁。但事实上,清朝的封禁并没有挡住山东、河北、河南等大批农民的“闯关东潮流”,他们到了东北,看到黑油油的土地,就将自己和子孙后代的生命与这片黑土地牢牢地捆绑在一起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农村经历了土地承包、农民进城、粮食直补、土地流转等一系列的政策变动,但无论怎么变,如今农村人口越来越多,土地越来越少,土地的价值不断飙升。在农民的心中土地皆是家家共同的衣食父母。在电视新闻节目中,重提“黑土地”这一文化“特质综合体”,从时间上能唤醒农民的集体记忆,空间上能拉近农民心理感情的距离。这一“特质综合体”符合当地农民的内在需要,能让农民发现自己,发现与自己相关的内容,包括与自己相识的年龄、性别、职业、兴趣爱好,对自己熟悉的产生亲切感,能够给与更多的关照,得到更多的心理满足。因为人的大脑皮层有一种特殊类型的神经元,即所谓的“注意神经元”,又叫“新异物探测器”,它对雷同的、没新意的和与自己无关的新闻报道不予选择和过滤。新闻的接近性和受众的求近心理是成正比的,越是身边熟悉的东西他们越容易在求同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共振。实践证明,身在异乡的农民工也喜欢看家乡的电视节目,听到家乡的地名家乡的话,看到家乡的风貌,他们感到无比亲切,因为他们也有“土地情结”和“家乡情结”,这些能让他们有根和家的感觉。endprint

2 叙说本土文化传承,根植道德之花

作为地方电视新闻媒体,坚守“本土”作战,不仅仅能够吸引本地的受众,还能够引导和启发受众,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和提升。所谓文化即“人化”,它是人类在一个区域长期社会生产中遗留下的沉淀物。如果说,都市同质化是电视新闻媒体迷失自我的“原罪”,那么,乡村叙事却能让其在牧歌式的“神话”中惊醒。相对气质雷同的摩天大厦,在乡村更容易找到地方性,充满乡土气息的地方性是地方受众触摸的文化底色。乡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对传统习俗的遵循,意味着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都具备历史赋予的地域特征。近年来,电视新闻节目对观念文化的描述趋于浅显,有意漠视人与行为文化之间的关系和历史的推动力量,以及历史留存的价值所在。观念文化,即是民族特有的思维模式、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如:在吉林电视台《广角民生》节目报道的《夫妻情断,父女生疑》这期节目中,受众即看到了关于“大”这一传统“特质文化”的当代叙说,以及对引申出的“大男人”的赋型。这期节目求助人宋女士的父亲,十几岁辍学谋生,练就了自强自立的超人意志,三十几岁承包果园,至今已成为全村的首富,他冲破了原有的生产模式限制,却未能冲破“为富不仁”的窠臼。他在村子里有了“第二个家”,妻子与他离异另嫁。就在节目组带着他离异的妻子和女儿找到他索要十几年的粮食直补款时,他还提出交换条件,即让妻子回到他的身边。他说:你们看看,这山下的果园都是我的。我一个“大男人”还养活不了她们两个女人!他说的两个女人是指前妻和“外宅”,因为他的女儿宋女士已经成家立业。他凭着被他自己片面理解的“大男人”的强势和狂野就可以踏破婚姻道德和不顾别人尊严的底线,实则是对“大男人”一词的亵渎。“大男人”一词来自东北民间口语称谓,它从清末民初沿革至今,它的使用率可以构成中国民间文学的“母题”。“大男人”的“大”字也可以说是东北的地域文化特质综合体。“大”本是一种美学形态,它不仅代表面积和数量之最,也代表意志和力量之强。孔子说:“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孟子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又光辉之谓大。”庄子说:“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3]西方哲学家康德则说:“‘大是崇高的,又是无规律的、无限制的、狂野的和荒芜的。”[4]由此可见,中西方都认为‘大是美的、崇高的。孔子将‘大的美誉赏赐给尧,‘大成为执政者权力的范围和象征。提倡自由主义的西方则正相反,认为‘大是无限制的。东北人心中的“大”字不仅代表了东北特定的地理环境:大平原、大森林、大风大雪;“大”字也代表东北人性格,东北人强悍,俗称“大老爺们”“大男人”;东北人豁达,俗称“心克琅大”;东北人热心,俗称“大傻狍子”。“大”字还代表了东北人的称谓;如“大爷大妈”“大叔大婶”“大小伙子”“大姑娘”等等;“大”字也是过去东北劳动人民身份的象征:抡大锤的、撸大锄的、拉大锯的、甩大鞭的……“大”字也代表了东北人的审美特色,早在几百年前,东北就有了大秧歌、东北大鼓等。扭大秧歌打头女扮的叫“大浪花”,男扮的叫“大丑子”。东北人喜欢大红大绿、大锣大鼓、大舒大展、大跳大动;喜欢听“大喜大悲、大楞大角、大起大落、大开大阖”的戏文。东北人唱则高声大嗓,跳则狂放不羁。“大”字也体现了东北人顽强的生命意志和神秘力量。1985年辽西牛河梁曾出土过的“大母神”塑像即是“大圆”的,大头大脑、大乳大臀、大腹大阴、大手大足。她象征着极强的生命力和生育力,象征着大地的硕果累、宇宙的生生不息。“大”字是先民的群体意识,是他们尚未完全理解和把握人类秘密的一种寄托和愿望。这种愿望成为古人与今人的情感契合,顽强的生命意志是今人对古人的心理认同。这种认同正是来自东北人与生俱来的强烈愿望、拼搏精神和特殊的品格习尚。[ 5 ]当然,“大”字最令人褒奖的含义是它的包容、诚信和担当。当年“闯关东”,众姓择地群居,宗族嗣斋观念日渐稀薄流失,相反,家庭观念和邻里关系却日益增强。家庭传统美德让男人担起做父亲、做丈夫、做儿子的责任和担当,让女人铸造了妻贤媳孝、母爱如山的品格,以及亲属和邻里之间互通有无、相互救济的责任。据史料记载,清末民初,进长白山挖参的、淘金的、伐木的、打猎的“闯关东”者趋之若鹜,他们每一行都自觉地遵守着行规帮规。如挖参的见到小的不能挖,要在旁边树上砍块树皮做记号,以便后来者挖取方便。见到别人临时埋的人参,俗称“卧子”不能起,他们说这是做人的本分。如此淳朴的民风,使得邻里互不设防,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家庭传统美德凝聚了他们的信念,使他们经得起“一夜暴富”和“三妻四妾”的诱惑,这样的男人才是真正的“大男人”。“大男人”“大”的动因来自何处?除了外部压力,如人们的唾弃、把头的惩戒,还在于他们心灵深处留存的儒家思想。诸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等,这种以舍己为人准则度量事物,以自己的感受衡量别人的传统美德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却在尔今的后人头脑中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成了历史虚无。吉林电视台《广角民生》节目组针对宋女士父亲“经济富了,传统美德却缺失了”这样的倾向,通过对“大”字这一地域文化特质的分析,走进历史深处,挖掘东北人博大的胸怀和古朴民风,让古人和今人对话,使今人幡然醒悟,达到心灵的励志、道德的提升。我们欣喜地看到:这期节目的最后,宋女士的父亲面带羞愧地表示,自己不能再糊涂了,得改邪归正、做个真正的“大男人”了。女儿也原谅了他,果园里不时传来父女二人的欢声笑语。

参考文献

[1]彭华新.全球转向还是本土坚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5-8-1.

[2]邵培仁,杨丽萍.论媒介距离的适度性及其策略[J].今传媒,2012(10):8-12.

[3]杨辛,甘霖.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4]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5]宋寒冰,王秀霞.吉剧之根与魂[J].戏剧文学,2014(2):11-15.endprint

猜你喜欢
本土化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关于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讨论
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之我见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