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审计工作思路 力促审计质量提

2018-01-10 17:31曹晓飞杨军
现代审计与经济 2017年4期
关键词:审计报告审理廉政

曹晓飞+杨军

近年来,神木县审计局有两个审计项目获陕西省优秀审计项目,4个审计项目获榆林市优秀审计项目,在榆林市审计业务工作考核中名列前茅。主要做法是:

一、以现场管理为抓手,着力打造精品审计项目

审计质量关键控制点在于实施审计的现场管理。该局提出了“对标找差、补齐短板,全力打造精品审计项目”的工作要求,从建章立制抓起,细化工作流程,严格审计程序,规范审计报告模板,全力抓好“审前调查、责任分工、证据获取、审计复核审理、审计报告”五个环节,强化对审计过程的控制,防范审计风险。一是审前调查做到细致。审计组审前不调查不进点,调查不充分不进点。对重大审计项目实施方案实行局长办公会审定,做到审计方案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强、人员分工合理,避免打无准备之战。二是人员搭配做到合理。在年初审计计划安排时,针对审计人员自身特点,将熟悉投资审计、财务审计、计算机审计的人员重新进行编组,使每个审计组都有不同专业的审计人员,使审计人员扬长避短、互促互进。同时全面落实审计项目责任制,明确审计组长、主审、审计人员工作任务和职责,以及审计项目完成期限,推进了项目管理。三是审计证据做到实用。围绕跟着资金走的方法,紧紧抓住关键控制点,采取现场查阅、实地调查、分析比较、证据鉴定等手段,认真查寻内部控制的重大薄弱环节和违法违规线索,深入细致地挖掘和收集审计证据,确保形成极强的审计证据链。四是复核审理程序做到严格。全面落实审计组长、法规审理室、分管领导三级复核审理制度,层层把关,级级负责。所有审计项目不经审理或者审理提出的正当意见不经采纳,审计项目不上审计业务会议,最大限度降低审计风险。五是审计报告做到精准。审计报告反映的数字必须精准,问题定性和处理依据必须精准,审计处理和审计建议必须精准。每份审计报告均经过三级复核、三级签字、三级修正的基础上,通过集体讨论,共同研究,形成共识,使审计报告评价绩效有客观性、问题建议有针对性、文字表述有准确性,处理处罚有恰当性,全力打造优质的审计报告。

二、以创新方法为载体,OA和AO交互贯穿始终

计算机审计方法是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的有效途径。该局局长李治佳到任后,面对全国经济百强县,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过50亿个体量,需要审计的事项多的现实,提出了“打破传统审计模式,实现计算机审计全覆盖”的工作任务,为此该局从2016年开始推行了OA和AO交互审计模式。通过强化OA与AO交互使用,实现审计项目全程监控管理,全年计算机审计项目覆盖率达100%。一是审计业务文书全部纳入OA系统管理,将审计文书的审理、核稿、签发,包括审计实施方案、报告代拟稿等审计业务资料全部纳入OA系统管理。二是审计项目全部实现OA和AO交互流转。年初,在OA中建立审计项目,并按照职责分工分解到各业务股室;审计人员现场审计时,定期将AO中完成的审计底稿、审计取证材料以及项目进度等情况上传OA系统,以便领导查看现场数据,及时了解实施情况;现场审计结束后,审计人员在OA中起草审计报告和决定,并经三级复核层层把关,定稿发文。三是加大审计人员的OA和AO技能培训,选派6人参加了全省计算机审计培训,1人参加了审计署计算机中级培训考试并全部通过,28人通过了审计OA认证考试,有效充实了计算机审计力量。通过“交互平台”的有效应用,促进了审计质量与工作效率提高。

三、以严格执法为标尺,提高审计监督震慑力

对违纪违规问题查处是审计机关的使命和职责。该局提出了“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工作标准,将审计监督的着力点放在关注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加大审计案件线索移送力度。一是用好审计“火眼金睛”,大胆运用追踪延伸、走访调查、实地盘点、外围突破等方式,善于从纷繁复杂的账本中发现问题线索的蛛丝马迹。2016该局查出的某单位支部书记涉嫌套取补助资金问题,就是通过审计人员深入农村查看现场、走访入户实地调查,发现的重大案件线索,并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处理。二是破除“好人主义”,审计人员在案件线索追查过程中,始终秉持“不看僧面不看佛面,只看国家审计准则”的态度,排除干扰,顶住壓力,彰显了审计人员“铁面无私”的职业品格。三是做好“协作配合”,对审计发现的重大违法违纪线索,该局充分发挥案件协作配合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主动积极与纪检监察、公安经侦、检察反贪和税务等部门协作配合,使涉案人员得到应有的处理。一年多时间,移送案件(问题)线索10起,涉案金额806多万元,6各相关责任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四、以素质提升为依托,锻造过硬审计队伍

审计质量控制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人,审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审计质量的提升。该局提出了“练内功、强素质,打造一流审计队伍”的内部建设目标,开展了比学习、看谁的业务精,比工作、看谁的贡献大,比守纪、看谁的党性修养高的“三比三看”活动,全局上下形成了浓厚的追赶超越工作氛围。一是培养业务一流队伍。该局坚持“例会式”学习,年初制订学习计划,明确各阶段学习内容,形成以党组中心组为龙头,中层党员干部为重点,全体人员广泛参加学习格局。开展“多样化”学习,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体培训结合,坚持请进来授课、走出去培训结合,坚持以老带新、传帮带结合等方式,使培训更具针对性、实用性。依托“载体式”学习,以读书心得体会评比、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青年审计论坛、优秀审计案例、考取审计专业技术资格等载体,鼓励审计人员在审计业务学习培训上出成果。二是培养严以律己队伍。该局抓住审前、审中、审后三个节点正风肃纪。抓审前教育,审计组进点前,组织对参审人员进行廉政纪律教育和廉政谈话,实现提前预警。抓现场监督,明确廉政监督员职责,紧抓审计纪律公示、“八不准”纪律执行、被审计单位廉政意见反馈等环节,做好检查提醒。抓执纪问责,根据审计项目进展情况,定期组织开展廉政巡查和廉政专访,及时通报廉政纪律执行情况,并将此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三是营造文化引领氛围。该局以提升审计人员精神修养、价值取向、激发审计事业活力为目标,充分利用办公室内外墙壁位置,创建了健康向上的“走廊文化”。开展了在党旗下宣誓、审计法制宣传日、审计职工运动会、“三八”妇女联谊会、职工摄影书法比赛等形式多样活动,增强了审计人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切实关心干部职工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帮助审计人员解除后顾之忧。该局还十分注重在政治上关爱审计干部成长,3名优秀审计干部被推上了领导岗位。一系列行之有效举措,提升了审计人员素质,增进了机关干部的凝心聚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审计报告审理廉政
长文式(军队)审计报告改进探索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知名案件法院审理与ICC意见对比
提升审计报告质量的创新对话
中注协秘书长陈毓圭就新审计报告准则全面实施答记者问
廉政之歌
明朝初期的廉政教科书
种好“责任田” 不越廉政线
浅谈基层审计机关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标准审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改进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