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以上人群要定期筛查肠癌

2018-01-11 03:34辽宁省金秋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陈凌主治医师宫大为
乐活老年 2017年11期
关键词:高脂肪潜血肠癌

文/辽宁省金秋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陈凌 主治医师宫大为

前段时间,曾主持过《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社会经纬》等节目的央视著名主持人肖晓琳因直肠癌不幸离世,终年55岁。这则消息让喜爱她的人们非常悲伤,也带给了大家许多疑问:肠癌怎么治疗?能不能预防?

结肠癌与直肠癌合称大肠癌,多发生于40~65岁年龄段的人群。近年来,我国大城市居民的大肠癌呈现发病率高和发病年龄越来越小的趋势,中国人大肠癌平均发病年龄为48.3岁,其中直肠癌的发病率比结肠癌高,约占60%。

导致大肠癌的原因有很多,经常吃高脂肪食物是主要原因之一,胃肠道在消化高脂肪类食物时,需要更多的胆汁,多余的胆汁被肠道细菌分解后,产生有致癌作用的二级胆酸,这种致癌物常年作用于肠黏膜,就容易使肠黏膜发生癌变;而腌制食品中有较多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可与肉中的二级胺合成亚硝酸胺,也是导致胃肠道癌的直接元凶;饮食中缺乏新鲜蔬菜及纤维素类会增加机体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各种肠道息肉、慢性肠炎、血吸虫病、慢性痢疾、便秘、炎症性肠病等都是危险因素,特别是长在大肠中的腺瘤性息肉,易恶变为大肠癌,应及早摘除;长期酗酒、吸烟以及生活无规律、精神过度紧张、压力过大、不爱运动,这些不良生活习惯都可以直接导致大肠癌的发生;目前还有文献记载,曾行阑尾炎手术及胆囊炎手术的患者罹患大肠癌的风险较正常人群升高。

研究显示,中国人的大肠癌发病率虽明显低于美国,但移民到美国的第一代即见大肠癌发病率上升,第二代已接近美国人的发病率,这就说明大肠癌的发病与环境因素,特别是饮食因素关系密切。有这样一位女患者,37岁,在美国生活10年,近期回国,因便血住院,肠镜检查后即发现直肠癌。目前,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大肠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列于恶性肿瘤前5位,且仍在不断提升。

临床上将40岁以上且有以下任一表现者列为高危人群:①Ⅰ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②有癌症史或肠道腺瘤史;③大便潜血试验阳性;④以下5种表现具两项以上:黏液血便、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慢性阑尾炎史及精神创伤史。建议这类人群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大便常规潜血试验和结肠镜筛查。没有家族史和肠病史的人,从40岁开始应当每5年做一次肠镜并保持每年进行大便潜血的检查。以目前的医疗水平来说,大肠癌的治疗还是以手术为首选,理论上讲,越早发现,越早治疗的患者预后越好,甚至可以不影响寿命。

最后,最关键的还是如何预防。

首先,要减少摄入高动物蛋白、高脂肪的食品,减少食用精粮及腌制、烟熏类食物,建议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食用粗粮。

其次,控制烟酒,控制体重,避免久坐,加强运动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猜你喜欢
高脂肪潜血肠癌
含糖饮料或可增加女性患肠癌风险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高脂肪饮食和生物钟紊乱会影响体内的健康脂肪组织
金属离子/环糊精包合物在潜血指纹显现中的应用
高脂肪膳食引发的疾病在临床中的表现
——评《油脂营养健康》
高脂肪食物让你成为暴食者
尿潜血“+”是肾炎吗
男性长期看电视更易患肠癌
尿潜血如何诊断治疗
洋葱能分解脂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