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联合抗风湿类药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01-12 16:17
关键词:类风湿皮质激素关节炎

于 晶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肾病风湿免疫科,吉林 吉林 132000)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临床普遍的具有致残性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前期的炎症病变一般出现在滑膜与关节软骨之间,后期随着病情的加重,甚至对入浸到软骨下极骨组织中时甚至会导致自身体内骨量流失及骨密度下降,造成骨骼脆性升高,使得骨折发生率增强关节发生畸形性病变[1]。据大量研究报道,糖皮质激素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具有一定的功效[2],能够迅速对关节炎症进行控制,然而长期使用该激素将会产生明显的副作用[3]。因此本次研究我院采用糖皮质激素与抗风湿类药物相结合的方式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存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5例。均已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对照组女23例,男22例,年龄29~65岁,平均年龄(43.5±7.5)岁,病情持续1~6年,平均持续时长(3.2±1.5)年;实验组女20例,男25例,年龄31~64岁,平均年龄(44.6±6.9)岁,病情持续1~7年,平均持续时长(3.8±1.6)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病况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制订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2)病程时长少于15个月;(3)之前未进行任何抗风湿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的治疗[4]。

排除标准:(1)出现多种疾病的合并感染;(2)同时患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3)严重肝肾功能障碍;(4)对使用药物出现过敏反应。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抗风湿类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来氟米特片(福建汇天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0175,10 mg),前期三天的治疗的规格是20 mg/d,1次/d。之后的用量为10mg/d,即1片,1次/d。硫酸羟氯喹(上海中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0263,0.1 g),治疗采用的剂量为200 mg/d,1次/d。服用此药物之前需进食。实验组除采用上述抗风湿类药物,还需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采用醋酸泼尼松片(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0675,5 mg×100片/瓶),前期剂量为10 mg/d,即2片,1次/d。待病情有所改善后剂量为5 mg/d,即1片,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服用3个月后对患者的关节炎指标进行评定。

1.4 观察指标

关节炎指标有患者各关节的肿胀数、关节晨僵持续时长、关节压痛数及DAS28评分,DAS28的评分规则为DAS28=0.28×关节肿痛数+0.56×关节压痛数+0.70×红细胞沉降率+0.014×视觉模拟评分。视觉模拟评分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5]。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l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 ±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炎指标显示,治疗前对照组患者关节肿胀数(11.26±7.25)个、晨僵持续时长(60.02±12.07)min、关节压痛数(12.38±7.49)个及DAS28评分(6.67±1.19)。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患者关节肿胀数(8.58±2.45)个、晨僵持续时长(39.67±8.69)min、关节压痛数(10.38±3.52)个及DAS28评分(4.07±1.00)。与治疗前相比,各项评分均有所下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实验组患者关节肿胀数(11.34±7.28)个、晨僵持续时长(59.79±11.64)min、关节压痛数(12.57±7.26)个及DAS28评分(6.76±1.17)。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患者关节肿胀数(5.11±2.02)个、晨僵持续时长(1 2.66±6.3 9)m i n、关节压痛数(6.08±2.32)个及DAS28评分(2.12±0.57)。与治疗前相比,各项评分均有所下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各个指标相比,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由免疫异常所导致的多系统慢性炎症,以滑膜炎为主[6]。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然而大部分调查认为炎性因子是其发病的关键因素,所以要对体内炎症反应进行控制,才会对病情发展产生有效阻止,对其的临床治疗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据大量研究显示,以醋酸泼尼松为主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上有明显的效果,源于其有很强的抗炎作用,能够对炎性反应进行迅速抵抗。有研究证实,糖皮质激素对于渗透因子、黏附因子、细胞因子网络甚至细胞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是长期服用该类药物,便会造成耐药性出现致使停药困难,造成诸如代谢紊乱、心血管系统等严重的不适。对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这一情况,此次研究于我们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基础上,加之使用抗风湿类药物治疗,并以3个月为治疗周期进行治疗。治疗期间,对患者的关节炎指标进行调查。不仅能够缓解临床症状,在很大程度上也降低了糖皮质激素所带来的副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风湿类药的实验组患者的关节炎指标显示以合抗风湿类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较单独使用任何一种药物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临床使用。

猜你喜欢
类风湿皮质激素关节炎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转录因子Egr2/Egr3在类风湿关节炎寒证中的作用机制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类风湿因子阳性是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吗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三七总黄酮抗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的效应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类风湿因子阳性就是类风湿关节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