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分析

2018-01-12 09:10杜小平
关键词:骨伤肢体有效率

杜小平

(湖北省石首市中医医院,湖北 荆州 434400)

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是骨科疾病治疗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西医治疗是临床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常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肿胀症状的改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治疗效果仍存在局限性[1]。中医能够采用药物、按摩等方式对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实施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局部血运情况的改善,能够产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疗效。本文对本院收治的80例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探讨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措施,给予患者静脉滴注甘露醇。结合患者的病情选用合适的西医药物,一般选择静脉滴注甘露醇250 mL,1次/d,一个疗程为30天。治疗期间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密切观察,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

1.2.2 观察组

采用中医方法治疗,具体内容包括:(1)中药治疗。主要选用能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药物,本次治疗使用的中药方剂为:陈皮、青皮、乌药、香附、柴胡、木香、枳壳、郁金、泽兰、泽泻、路路通,药物的加减依据患者病情的差异适当地调整,上述药物加水煎服,每1剂/d,早、晚各服用1次。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症状出现,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情况,要立即停止用药。(2)按摩治疗。为使患者肿胀症状尽快消退,医师需对患者的肿胀部位进行按摩,采用揉、捏、搓、擦、摩法进行按摩推拿,对患者关节部位进行适度地屈伸,以加快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通过按摩治疗达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消肿止痛的目的,并且使患者的肌肉萎缩逐渐舒展,有效缓解肌肉黏连,软化骨伤疤痕。按摩的力度要适中,避免弄疼患者,要时刻注意患者的感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适当调整按摩的时长[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显效表示无相关临床症状,肢体功能恢复至正常状态,对正常生活不构成影响;有效表示明显改善了临床症状,肢体功能部分受到限制,对正常生活不构成影响;无效表示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出现病情加重,正常生活受到极大地限制。治疗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5%(20例显效,17例有效,3例无效),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7.5%(15例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情况

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症状出现,组间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肢体肿胀是骨伤后期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动脉供血和静脉回流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严重影响患者骨伤的恢复,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还会损伤患者的骨筋膜间隙,造成严重后果。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西医治疗该疾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肿胀症状的改善,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但治疗效果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中医治疗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对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方法治疗后,其治疗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具有较好的效果,有利于患者局部血运情况的改善,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骨伤肢体有效率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中医适宜技术在骨伤中后期患者社区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及影响
整体护理模式在老年骨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肢体语言
很有效率
肢体写作漫谈
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效果观察
中医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分析
面试六禁忌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