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蜡疗配合作业疗法对小儿臂丛神经损伤患儿的治疗效果

2018-01-12 09:10黄耀革
关键词:蜡疗蜡块臂丛

黄耀革

(濮阳市妇幼保健院,河南 濮阳 457000)

小儿臂丛神经损伤是一种以肢体功能障碍为比主要表现的新生儿产伤[1],给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造成沉重负担,患儿的生长发育、身体和心理健康也因此受到影响。造成臂丛神经损伤的因素较多,患儿的手部与上肢普遍存在感觉、运动障碍,最终影响手功能。康复治疗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肢体功能,对患儿日后的成长意义重大。我科在小儿臂丛神经损伤患儿中联合应用蜡疗与作业疗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我科接收的80例小儿臂丛神经损伤患儿,经神经电生理检查并结合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所有患儿均予以确诊。排除重大器官基础性疾病与脑性瘫痪导致的上肢运动障碍。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2个月~3岁,平均(1.02±0.11)岁;8例全臂损伤、19例上臂丛神经损伤、13例下臂丛神经损伤。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1个月~3岁,平均(1.05±0.09)岁;9例全臂损伤、17例上臂丛神经损伤、14例下臂丛神经损伤。两组臂丛神经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通过低频脉冲疗法改善患肢的肌力,同时应用SA9800型生物反馈仪修复患肢神经。除此之外,给予对照组患儿作业疗法:①训练双手的精细动作以及粗大抓握动作;②训练上肢的协调性;③通过人工结合器械的方法训练上肢功能。观察组在作业疗法的基础上配合蜡疗:应用Y-8160LQ型全自动智能蜡疗仪,设置功率为3000 W。指导患儿摆放俯卧位,将蜡块的温度保持在48℃,使用0.1 cm的塑料薄膜紧紧包裹住蜡块,以免蜡液流出,将蜡块置于患儿的损伤部位,每次持续半小时,治疗过程中将厚浴巾盖在蜡块包上。所有患儿均以1个月作为1个疗程,期间休息7d,再继续下一个疗程,总共治疗5个疗程。

1.3 观察评定标准[2]

疗效判定:①显效:患儿的肌力达到5级;肌电图检查显示神经传导功能完全正常,患肢的活动度恢复正常。②有效:肌电图检查显示患儿的损伤神经恢复了一部分,肌肉萎缩和患肢功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③无效:患儿的肢体功能与肌电图检查结果均没有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40例观察组患儿中,显效28例(70.00%)、有效11例(27.50%)、无效1例(2.50%),总有效率97.50%。40例对照组患儿,显效19例(47.50%)、有效12例(30.00%)、无效9例(22.50%),总有效率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蜡疗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首先对石蜡加热,使之溶解,并作为导热体,热能缓慢、持续的传到患儿机体,最终起到治疗效果。石蜡的热容量较大,但导热率却不高,因此不会造成热传到现象[3],散热速度较慢,气体和水分不会迅速消失,效果持久。此外,石蜡的可塑性较强,能够与体表进行紧密结合,在半小时~1h内都能保持理想的热度。蜡疗与作业疗法相结合,有助于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加速受损神经的恢复,在短期内可以避免肌肉萎缩的现象出现,有助于恢复肌力[4]。

综上所述:将蜡疗与作业疗法联合应用于小儿臂丛神经损伤患儿中,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蜡疗蜡块臂丛
蜡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
洪水浸泡后病理切片和蜡块的抢救措施
冲击波联合中药蜡疗治疗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临床效果观察
右美托咪定和地塞米松作为臂丛神经阻滞添加剂的临床疗效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结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患儿上肢手术的价值
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妇科标本脱水试剂最佳轮换时间的探讨
中医外治疗法疗法中蜡疗的探析
3D臂丛解剖动画在麻醉解剖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关节松动手法结合针灸蜡疗在治疗肩周炎中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