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画像石中鱼的寓义

2018-01-12 16:51赵亚璇
文史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寄寓祭祀民生

赵亚璇

摘 要:汉代画像石内容丰富,造型多样,雕刻技法细腻娴熟。而鱼的表现手法出现在众多画像石的刻画内容里,其优美的雕刻融入丰富的寓意,为汉画像石的灵动展现增添了不可或缺的一笔。鱼的刻画既出现在汉代人的现实生活中,又生动表现出汉代的神仙灵异和升仙思想;既反映了日常生活的实用功能,又折射出超现实的精神追求。

关键词:导引升仙;祭祀;民生;富贵有余;寄寓

鱼是汉画像石中常见的题材之一,因其优美的造型,美好的寓意,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还是表现神仙灵异的思想,都在汉代人大胆的想象中得以生动展现。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反映升仙思想的鱼龙升仙图、鱼车出巡图等;反映祭祀文化的祭案、盘鱼图等;表现汉代人民日常生活的庖厨图、鼓乐宴饮图等;表现墓葬文化的铺首衔环双鱼图等。以下就这几个方面分析其寓义。

一、鱼在汉画像石中的生动展现

1.鱼龙升仙图

尺寸:纵64厘米,横258厘米,厚23厘米,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藏。鱼龙升仙图是东汉画像石中具有鲜明特色的题材之一,阴线刻,表现的是墓主人在方士的导引下,在众神灵的簇拥护卫下,飞升天国的情景。画面主要刻有鱼车、鸟车、龙车、鹿车,并有虹龙、星象蟾蜍、风神、伏羲、女娲等,一派天国景象。

画面中央刻画了三条鲤鱼,头尾朝向一致排列,鱼嘴微张,鱼身丰腴,鳞片刻画分明,侧身鱼鳍清晰可见,鱼尾活泼,形象生动。画面下方还刻有鱼车和仙人骑鱼,鱼车驾海,导引升仙,生动展现出墓主人由众神灵导引,浩浩荡荡飞升天国的场景。古人认为死后若想归入天国,最理想的交通工具就是屈原诗中的“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驾八龙之婉婉兮,载去旗之委蛇”。

2.鱼车出巡图

尺寸:纵84厘米,横248厘米,厚28厘米,出土地:江苏邳州占城,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藏。在汉画题材中,反映此类升仙思想的还有很多,比如出土的祠堂顶盖“鱼车出巡图”,画面分三格,中间一格刻两道龙形彩虹,彩虹下为三鱼驾车,车舆上前面为驭者,后面一位为雨师。车轮为蛇身,左右两格对称刻有莲花,为藻井的装饰,莲花的四角刻有四条鱼,画像石背面雕刻屋脊和瓦垄。(图一)

此画像石中的三鱼驾车刻画鲜明,三条鲤鱼依次排开,最上方一条体形较小,活泼灵动。中间一条负载缰绳,鱼尾下弓,奋力前行,线条优美。而最下方那条体态肥美,与上方之鱼相互呼应,鱼鳍处互相牵拉,并驾齐驱。仙人驾车紧随其后,车后饰有云纹,生动展示了仙界云雾缭绕的景象。

画像石左右两格刻有莲花边饰四尾鲤鱼的图案。鱼儿头尾相连,鱼眼圆睁,鱼嘴微张,鱼鳞分布均匀,双鳍朝向莲花,鱼尾强劲有力。整个画面展现了对称之美。

鱼车出巡图为汉代祠堂顶盖。祠堂是汉代祭祀祖先神灵的重要场所,祠堂内壁一般是刻画神仙灵界,迎宾拜谒、庖厨乐舞、历史故事等画面,而在屋顶常刻有升仙、灵异等神话场景。這也重点反映了汉代人的升仙思想和寻求神灵庇佑的情感需求。

3.百戏图

尺寸:纵149厘米,横282厘米,厚25厘米,出土地:江苏徐州铜山洪楼,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藏。此画像石为铜山县洪楼祠堂屋顶坡面,画面中刻有人物扮演的神仙灵异,有雨师布雨,转石成雷,象奴戏象;右面刻有三鱼驾云车、三龙驾鼓车等。

4.河伯出行图

尺寸:纵46厘米,横154厘米,出土地:河南南阳卧龙区王庄墓,河南省南阳汉画馆藏。墓室盖顶石,四大鱼拽引一车,车上高树华盖,一驭者双手挽缰,河伯端坐舆中。前有二水神执盾操刀,为河伯开道。左右各有一鱼相随,后二水神以鱼为乘骑,荷戟保驾护航。画间饰以云气、星宿,似出巡天河之意。[1]

5.祭案

尺寸:纵69厘米,横83厘米,厚20厘米,出土地:江苏雎宁古邳,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藏。此画像石为一完整的祭案,上刻两鱼相向摆放,雕刻线条流畅,鱼眼清晰可见,鱼鳍和鱼尾线条粗犷,鱼鳞刻画写实。鱼下方各刻有一个耳杯,用于供放祭品,两盘中间刻一只龟,祭案四周刻有穿璧纹,画面丰满,布局合理。(图二)

6.盘鱼图

尺寸:纵59厘米,横133厘米,厚16厘米。出土地:徐州铜山区青山泉,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藏。画面中央刻有三尾鱼,鱼头向上,鱼尾朝下,各自放入盘中,鱼身稍稍弯曲,栩栩如生。另刻十字穿环纹贯穿盘鱼四周,纹路立体对称,富有动感。

7.庖厨图

尺寸:纵57厘米,横68厘米,厚24厘米,出土地:江苏徐州铜山汉王乡东沿村,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藏。正、侧两面刻画,正面分三格:上、中格刻庖厨场面,有炙肉、汲水、炊火等。下格为躬迎场面。右侧面为双重门阙,阙上立一鸟,阙下一门吏。(图三)

8.鼓乐宴饮图

尺寸:纵104厘米,横53厘米,出土地:河南南阳,河南省南阳汉画馆藏。上端一人正襟危坐,旁有建鼓,二人击鼓起舞。画面主体为一方案,案上摆满美味佳肴:一条大鱼尾远出盘外,三支肥鸭造型生动,四个圆饼,边有成串炙肉;两只耳杯,象征醇酒。[2]

9.战争、七女、捕鱼图

尺寸:纵167厘米,横68厘米,山东省莒县东莞镇东莞村出土,山东省莒县博物馆藏。四周有边栏,画面由界栏分为六层:最上层,羽人戏凤。第二层,战争图,右边为二层楼阁,楼内下层坐一指挥官,楼上挂一弩;中部三骑兵左行冲杀,左边胡兵隐于山中射箭。第三层,中部为一浅方坑舆正面相对,左右各有三人跪坐,有榜无题。第四层,桥上战斗,有榜题“七女”,当是七女为父报仇的故事。第五层,二船捕鱼,左船上一人持叉正叉中一条大鱼。第六层,三条大鱼,三条小鱼。阙身右侧面顶部一人正面蹲坐;其下方框内上部为一人首龙身者,下部为一翼虎,一个小羽人执虎尾,空间饰祥云。[3](图四)

10.铺首衔环墓门一组

尺寸:(左)纵109厘米,横55厘米,厚10厘米,(右)纵108厘米,横50厘米,厚10厘米,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藏。这两块画像石是东汉出土的一对墓门,画面雕刻精细,上刻铺首衔环,铺首眼睛圆睁,威严肃穆,环内刻双鱼,鱼身圆润对称,鱼眼刻画清晰,鱼鳞呈块状分布,鱼尾呈扇状。边饰幔纹,画面雕刻精细,对称工整,是汉画像石墓门中最具代表性的雕刻之一。endprint

11.双铺首、双鱼图

尺寸:纵84厘米,横171厘米,厚16厘米。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藏。此画像石与上述描写的一组墓门有异曲同工之妙。画面中央刻有双鱼,鱼身两边各刻有一个铺首,边饰幔纹。画面布局紧凑,富有层次感。双鱼刻画与铺首尺寸相当,鱼身紧贴,刻画细腻。鱼尾修长,线条精细。两旁铺首口衔圆环,造型简练。最外侧刻有常青树,寓意长寿健康,富贵常有。

12.铺首衔环、双鱼图

尺寸:纵108厘米,横140厘米,厚12厘米。出土地:江苏徐州微山湖,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藏。画面为单铺首,脸部刻画较圆润,口衔圆环,两旁各刻一鱼,鱼身对称,精细之处在于鱼鳃刻画分明,活泼灵动。画面四周刻有菱形纹、幔纹、长条纹等纹饰。(图五)

二、鱼在汉代升仙思想中的具象化

鱼在古代被视为祥瑞,被人们赋予了美好的象征。传说中鲤鱼跳过龙门可化身为龙,即可升到仙界,也可喻为飞黄腾达,金榜题名,青云直上。将鱼和莲花在同一画面中出现,莲花之处亦有鱼儿游弋其间,寓意着子孙繁衍,年年有鱼(余)的民生渴望。鱼在汉代升仙思想中被具象化,有鱼龙驾车、雷公、风伯、雨师的助阵,方士的导引,而从容升至仙界……各个导引的神灵也因其在现实中的神圣美好,被赋予了重要的角色。(如图一)

升仙是汉代神话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代人的思想里,存在现实与虚幻两个世界;人死后不是消失,而是可以借助仙灵到达另一个美好的所在。不管是达官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可以在经历或荣华富贵,或贫困潦倒的短暂一生后,在死后找到天国的归宿。

升仙思想是人们追求极乐世界的愿望。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有对升仙的思想追求。现实的冷酷与想象的自由催生了仙界这一虚幻的所在。《汉书·艺文志》有云:“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人们赋予了升仙美好而大胆的想象,认为人是可以经由努力、修持、导引而幻化为仙,从而脱离现世的困顿和苦难,得享逍遥。死亡对人们来讲就不再是消逝,而是羽化成仙,脱离苦难的媒介。对于达官贵人来说,升仙可以延续生前富足的生活,得享平生所拥有的一切;对于贫苦百姓来说,升仙更是离苦得乐,重新开始的美好彼岸。正是汉代升仙思想的社会氛围,使得汉画像石的升仙题材生动而有诗意。

三、鱼在汉代祭祀活动中的寓意

祭案常见于汉代祭祀活动,常放于祠堂之前,用于摆放祭品。《礼记·祭统》云:“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记·曲礼下》又云:“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岁遍。诸侯方祀,祭山川,祭五祀,岁遍。大夫祭五祀,岁遍。士祭其先”。不论是天子诸侯,还是平民百姓,祭祀都成为祈佑福祉,寄托信仰和情感的重要活动。祭祀活动有固定的仪式,祭品主要包括谷物、玉帛、牺牲等种类,祭品的供奉被普遍认为是向神灵和先人致以敬意,博得神灵欢心,进而达成祈求愿望的重要途径。(如图二)

鱼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食物,经常会出现在祭品之中。鱼在古代一直被赋予富足、丰盛之意。民间以鱼为主题的活动颇多,比如以鱼形制成花灯,刻成玉佩,做成鱼符,过年时蒸面鱼等等。鲤鱼产子众多,以此意味“子孙满堂”。因着这些美好的寓意,汉人将鱼作为祭案上的祭品来表达对生活富庶的期盼,希望通过虔诚的仪式、丰盛又有寓意的祭品,得到祈福的一切。古人相信,祭品摆上祭案,其香气可袅袅飘上天宫,神灵即可享用;借着丰盛的祭品,祭祀人的心愿也会被神灵所知,进而得到接纳。

鱼被祭祀者赋予了太多美好的寄寓,鱼儿活泼,也被寓为如鱼得水,代表官场上的得意和受宠;鱼儿产子众多,代表儿孙满堂;鱼谐音“余”,代表年年有鱼,吉庆有余。当这些美好的寓意在人们心中被激发后,便顺理成章地被用于祭品中。

在古人眼里,富贵常有、吉祥如意是美好的人生追求;将鱼和十字穿环的铜钱放在一起,更是财富有余的写照。所以在祭品的选择上,有吉祥寓意,能表达祭祀者生活和情感追求的物品经常被选作祭品用于祭祀活动之中。财富、吉祥对古人来说非常重要却难以把握。人们通过祭祀,将寓意吉祥的祭品连同虔诚的敬畏之心,来表达对天地神灵和祖先的敬意。通过这些祭祀活动,古人企求美好的愿望得以实现。所以祭祀完成的不仅是仪式,更是满足了心灵上的安全感。

祭祀,上可通神灵,下可通祖先。古人幻想在现实之外的世界里,凡人所不能做的事都可以借由神灵来实现。现世的束缚,阶层的差异和沟壑,贫富的差距,以及无力解决这一切问题的挫败感,都通过祭祀这一仪式达到内心的稍许平衡。上自天子诸侯,通过祭祀祈佑神灵让富贵延续,子孙世袭,福祉绵长;下至黎民百姓,通过祭祀达成心愿,求得内心的安抚和平安。因此,祭祀的仪式和祭品的选择与内心的愿望结合起来,形成汉代的祭祀文化。

四、鱼在汉代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鲜活展现

不管是反映汉代民生的庖厨、鼓乐宴饮,还是反映战争和捕鱼场面的刻画,鱼在其中都有着鲜明的特色和象征。魚作为人们日常的饮食之一,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寓意美好。以庖厨图为例,画面上方醒目刻有两尾鱼,旁边还挂有肉块和其他家禽、家畜。炙肉汲水,炊烟袅袅,一派鲜活的生活场景展现眼前。家人们忙碌地准备酒菜,这边门吏迎来尊贵的客人,庖厨图正是反映了汉代民间生活丰裕的美好场景。(如图三)

国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中写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指出人们所追求的正是太平盛世下知足常乐的生活。鱼的鲜活反映了人们鲜活的生活追求和美好愿望,就像鼓乐宴饮图中所刻画的:人们在建鼓乐舞中陶醉,几案上摆满了美味佳肴;尤其将鱼刻画得夸张,远远溢出盘子,象征吉庆有“余”。

表现捕鱼场景的战争、七女、捕鱼图则是用丰富的层次刻画了众多场景。其中捕鱼的表现手法生动活泼,渔夫坐船出海,手起叉落,捕获大鱼;又在水下刻画数条大鱼和小鱼游弋其中,象征丰盛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辛苦劳动、丰衣足食的民生愿望由此而融入汉画像石之中。(如图四)endprint

五、鱼在汉代墓葬文化中的寓义

以铺首衔环、双鱼为造型的画像石普遍用于汉代墓门中,特点是对称工整,画面丰富。铺首一般以虎、螭、龟、蛇等形状为主,用于驱妖辟邪,避祸求福。铺首的形象最初源于先秦的饕餮纹。到了汉代,此类驱邪镇宅的形象被称为铺首,《汉书·哀帝纪》就有“孝元庙殿门铜龟蛇铺首鸣”的文字;至于铺首所衔圆环则为来客叩门之用。(如图五)

常青树在墓门中也是经常见到的,《太平经》云:“人有命树生天土各过……有欲长不死,易改心志,传其树近天门,名曰长生。”[4] 《山海经》里也有“不死之树”的传说:神仙以树为梯,上下于天地之间;又说吃了常青树的果子可以长生不死。这也是古人对神树的崇拜。所以人们用常青树来寓意长生不死,通神通灵。“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松柏为百木长,而守门间。”因为常青树的神性,所以担当着守护陵墓的责任。墓门上刻常青树,既有装饰作用,又有辟邪保护的作用。

双鱼的造型一般为两鱼并游,象征夫妻同心,相亲相爱;又具有两性生育繁衍,子孙腾达之意,象征家庭美满、夫妻和睦。双鱼用于墓门,寓意墓主人希望在阴间也可以拥有圆满的家庭和亲密的情感。从古至今,家庭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地方,以鱼为寓,寓之团圆;以鱼为寄,寄之圆满。

结 语

纵观汉画像石中有关鱼的表现手法,乃或写实,或夸张。写实在于鱼出现在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饮食、祭祀还是墓葬,贯穿了人们生活的起始;夸张则将鱼塑造为神仙灵异,能驾车驭骑,乘龙入海。

无论是写实还是夸张,都反映出当时汉代人的精神面貌。当现代人看到距今两千多年前的画像石,从中了解到的不仅是造型的优美及深层的寓意,亦可进入汉代人的生活场景,体会到那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背景,以及在此条件下那充满张力的艺术表现;还能透过画像石的雕刻线条,感受到其时的生活气息和精神追求。总之,汉代人对鱼的寓意及想象,可激发现代人充分的思维空间,使之超越时空,与古人息息相通。

注释:

[1]《中国画像石全集6—河南汉画像石》,河南美术出版社、山東美术出版社,第126页。

[2]《中国画像石全集6—河南汉画像石》,河南美术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第171页。

[3]《中国画像石全集3—山东汉画像石》,河南美术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第121页。

[4]《太平经合校》卷一百十二,王明编,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78页。

作者: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助理馆员endprint

猜你喜欢
寄寓祭祀民生
一年明月始今宵
如何城市,怎样乡村?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试论《蛙》中的民间文化
浅析《九歌》祭祀与戏曲之关系
红山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明起源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