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

2018-01-13 10:25
关键词:抗凝剂肝素抗凝

李 梅

(广西阳朔县人民医院内一科,广西 桂林 541999)

血液净化要考虑患者是否有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以前是否患有脑血栓、静脉血栓、心肌梗死、动脉栓塞、等血栓性疾病。病患者是否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血药物。对处于血压透析状态的患者,要学会自我调理,完善自身身体功能,能充分吸收营养,补充必要的元素,让身体各种器官正常运行。

1 筛查患者治疗前的凝血状态

凝血应筛查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时间,了解凝血共同途径状态,如果筛查患者上述各项指标均延长,则提示患者的凝血共同途径血中存在抗凝物质及异常。血液高凝状态、凝血、出血、止血,是临床最常遇到的情况。对抗凝药物要正确的使用,以及考虑使用后将出现的结果,结合患者本身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让患者尽快的恢复。

2 抗凝剂选择的合理性

对那些以高血压性肾损害、糖尿病肾病疾病为原发疾病,患者在透析过程中,不要吃大量的降压药物,快速降压影响治疗效果。高血压严重的患者可以使用小剂量、作用温和的降压药,定期检查血压是否正常,要进行监测,间隔在15分钟到25分钟,如果出现血压偏低,要及时处理,让血压恢复正常。

对那些骨代谢正常,没有明显的脂代谢,也没有出血性疾病的发生。凝血酶原时间正常、血小板计数符合标准、国际标准化比值正常、血浆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正常,可以选择普通肝素作为抗凝药物进行治疗。

对那些有明显出血的患者或者出血反复出现的患者,或者凝血时间过长和国际标准化比值明显延长的患者,可以选择阿加曲班,或采用无抗凝剂的方式实施血液净化治疗。

对那些临床上血小板数量基本正常,没有活动性出血性疾病,但是凝血酶原时间不正常,骨代谢和脂代谢的病变程度比较重,国际标准化比值轻度延长,血浆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异常,有潜在出血风险的病人,选择低分子肝素作为抗凝药物是正确的。

3 如何进行抗凝治疗

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确定抗凝治疗。每个患者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工作差异,还有年龄上的区别,性别不同,病人本身的凝血功能不一样,每个患者发病的情况不一样,需要医生制定具体方案,对症治疗,应实施凝血状态监测。

考虑患者的凝血状态,筛查非常重要,在血液净化过程中,体外抗凝一定要充分,考虑是否容易出血,不要让血液净化抗凝治疗受太大的影响。所以,不仅要监测患者全身的凝血状态,而且还要监测体外循环管路中的凝血状态。采集血液净化管路静脉端的样本,疏通患者血液体外循环管路,因此,注重观察凝血指标的检测,体外循环的凝血状态是否达标。同时采集血液净化管路动,要把两者结合才能客观地判断血液透析过程中的凝血状态。

血液净化术后观察,监测患者在进行抗凝治疗后凝血状态是否正常,对于没有恢复正常的,要尽快治疗。同时考虑出血量是否很大,如果效果不佳,重新考虑血液净化过程中抗凝剂的种类和剂量选择,所以,血液净化前和结束后凝血状态的评估是全身凝血状态的监测。

4 抗凝治疗的并发症与对应处理办法

4.1 抗凝不足引起的并发症主要包括

透析过程中或结束后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透析器和管路凝血。

(1)原因分析

①透析过程中抗凝剂剂量不足。②因患者存在出血倾向而没有应用抗凝剂。③患者如果有蛋白尿,而且量很大,有些患者是先天性引起的,抗凝血酶缺乏或不足,在选择抗凝药物的时候,可以考虑用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进行治疗。

(2)预防与治疗

①认真观察患者血液净化前后的变化,检测凝血状态,确保血液净化抗凝治疗成功,对凝血状态充分筛查、确定对患者的抗凝治疗方案。②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有可能出血量大,有条件的单位应尽可能选择枸橼酸钠或阿加曲班作为抗凝药物。采用无抗凝剂时应加强管路的监测和滤器,适当的用生理盐水的冲洗,确保通畅。③出现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抗凝、促纤溶治疗,发生滤器凝血后应及时更换滤器。

4.2 出血症状

(1)常见原因

①抗凝剂剂量使用时不要过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剂量。②出血量比较大,并伴随其它疾病。

(2)预防与治疗

①患者凝血功能是否完备,通过筛查,制定抗凝治疗方案。②血液净化实施前应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③在治疗过程中出血少量属于正常。如果是出血量大,而且止不了,应重新评估患者的凝血状态,先是考虑减少药物剂量,如果还没有止血,可以考虑停止抗凝药物剂量,甚至重新选择抗凝药物。

4.3 抗凝剂本身的药物不良反应

因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诊断使用肝素类制剂治疗后,在一周内血小板下降60%以上,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以及HIT抗体阳性可以临床确诊HIT,停止使用肝素一周后,血小板数可恢复至正常,可以确定病因,即产生抗肝素血小板因子复合物抗体。

因此,在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过程中,一定能减少血液净化过程中的交叉感染。避免将血液净化窗口期的病人扩大化了,这样也许会造成血液净化成本的增加,减少血液透析中心传染病的爆发,让病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

[1] 曾凤琴,控制疾病窗口期献血的策略,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年9月第l9卷第9期(总第236期);42-43.

[2] 黎磊石,季大玺.连续性血液净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65-67.

猜你喜欢
抗凝剂肝素抗凝
为什么献血过程中不可随意更改献血量?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抗凝剂皮下注射腹部定位卡”在预防皮下出血中的应用
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急性心肌梗死伴抗凝剂相关假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
Mutually Beneficial
低分子肝素药理学机制及适应证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