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某街道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8-01-13 10:16季敏
上海医药 2018年24期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因素

季敏

摘 要 目的:探讨上海虹桥街道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与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94名老年女性(≥60岁)进行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的调查,并检测骨密度判断骨质疏松情况。结果:在94名老年女性中检出骨质疏松症69例,检出率69.15%。80岁及以上女性的骨质疏松症检出率高于80岁以下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冠心病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检出率高于无冠心病的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和冠心病与老年女性的骨质疏松症存在相关性。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老年女性;因素

中图分类号:R6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8)24-0050-03

Analysis of related factors of osteoporosis in elderly women in a community in Shanghai

JI Min

(Ward of Hongqiao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Changning District, Shanghai 20005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steoporosis and hypertensio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in elderly women in Hongqiao Community, Shanghai. Methods: Ninety-four elderly women(≥ 60 years old) in Hongqiao Community of Changning District, Shanghai were investigated for hypertensio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and other diseases and the bone density was measured to determine the osteoporosis. Results: Osteoporosis was detected in 69 out of 94 elderly women, with a detection rate of 69.15%. The detection rate of osteoporosis in women aged 80 years and over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women under 80 years old,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osteoporosis between elderly women with and without hypertension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P>0.05). The detection rate of osteoporosis in elderly women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women without coronary heart disease(P<0.05). Conclusion: Age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re associated with osteoporosis in elderly women.

KEY WORDS osteoporosis; elderly women; factor

隨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既往研究已经证明中老年女性骨密度情况与遗传、年龄、体重、月经史、绝经年龄、运动、营养、激素水平等有关[1,2]。本文旨在探讨社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与年龄、高血压、2型糖尿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及病房就诊的年龄60岁及以上老年女性94名,平均年龄(81±8.4)岁,其中80岁以下老年女性有40名,80岁及以上老年女性有54名。所有研究对象均无骨关节疾病及肢体疼痛,同时排除影响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疾病,如营养性疾病、遗传性疾病、慢性肝肾疾病、药物性疾病、肿瘤及某些代谢性疾病等。

1.2 方法

采用SAHARA跟骨超声BMD仪测定研究对象右足的骨密度(BMD),BMD用T值(T-Score)来表示,T值=(测定值-骨峰值)/正常人BMD标准差[3]。

1.3 判断标准

1.3.1 骨质疏松症

根据WHO的诊断标准,T值≥-1.0标准差(SD)为骨量正常,-2.5 SD

1.3.2 高血压

根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的标准[4]: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日测量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或患者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者为高血压。血压选择符合计量标准的水银柱式血压计进行测量,被测量者至少安静休息5 min,取坐位,肘部置于与心脏同一水平,间隔2 min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

1.3.3 2型糖尿病

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5],空腹血糖≥7.0 mmol/L,或已经确诊为2型糖尿病准备接受治疗或者正在接受治疗者为2型糖尿病。

1.3.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依据心电图有异常Q波、S-T段异常压低、一过性S-T段抬高、T波倒置等者。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老年女性患慢性病情况

在本次研究对象中,有高血压的老年女性71名;有2型糖尿病的老年女性有72名;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老年女性66名。

2.2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及因素分析

在94名老年女性中检出骨质疏松症69例,检出率69.15%。80岁及以上女性的对骨质疏松症检出率高于80岁以下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冠心病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检出率高于无冠心病的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从而导致骨脆性增加,骨骼疼痛,容易发生骨折为特点的一组代谢性骨病变[6]。不同性别和年龄都有可能发生骨质疏松症,但多见于老人和绝经后妇女。既往研究证明,人类骨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分为六个时期,包括骨量增长期、骨量缓慢增长期、骨量峰值相对稳定期、骨量丢失前期、骨量快速丢失期、骨量缓慢丢失期。骨量快速丢失期主要见于绝经后女性,绝经后1~10年,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年丢失率为1.5%~2.5%[7-8]。本次研究发现,老年女性的年龄与骨质疏松症存在相关性。除了与生理原因的快速丢失期有关之外,骨质疏松症可能还与内分泌因素有关,如性腺功能的减退、分泌性激素的水平降低等。另外,年龄的增加导致钙磷代谢的异常,长期卧床等废用因素引起的运动减少和日照减少等都会引起骨形成和骨矿化的降低,进而引起骨质疏松症[9]。

高血压是目前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有研究发现高血压病患者的骨密度低于非高血压病患者[10-12]。但本次研究未发现老年女性高血压与骨质疏松症存在相关性,除可能与本次研究样本量少有关以外,还可能与长期口服降压药物有关,因为某些降压药物可能会影响骨密度值。既往研究认为高血压与骨质疏松症存在相关性可能与高钠饮食有关[13]。高钠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增加肾小球滤过率;由于钙和钠在肾小管的重吸收存在竞争抑制,高钠会导致钙离子的重吸收减少,从而导致钙质流失增加。

2型糖尿病导致骨密度结果报道并不一致[14-15]。本研究没有发现2型糖尿病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存在关联。这可能和部分已确诊为糖尿病患者持续使用降血糖药物,进而影响骨密度值有关。还可能是因为糖尿病对骨骼系统的损害表现为骨强度的改变,而骨密度只能反应骨强度的一个方面[14]。既往研究提示,血糖控制较差糖尿病患者的骨折风险要比非糖尿病患者和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增高47%-62%[16],其股骨颈、脊柱骨折的风险分别比正常人高2.1倍和3.1倍[17-18]。提示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所以应重视和关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变化,及早发现和治疗糖尿病患者的骨质疏松症,避免骨质疏松性骨折和脆性骨折的发生。

本次研究发现,冠心病与老年女性的骨质疏松症存在相关性,可能与老年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更年期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小肠钙吸收减少,尿钙增加,导致体内钙丢失;同时雌激素减少造成骨的代谢紊乱,致使骨吸收超过骨形成,出现骨重建平衡失调及骨转换加快,因而发生骨量减少,骨的微细结构破坏,骨密度下降。另外,绝经后女性随着体内雌激素水平急骤下降,雌激素调节血脂代谢,抑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作用随之减弱,对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减弱;同时,雌激素缺乏时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将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19]。当然,这也只能说明骨质疏松症与冠心病在绝经后女性中的共存率较高,也许是女性绝经后特有的雌激素下降所致。因为女性绝经后冠心病的发生主要取决于雌激素,当雌激素下降时,在导致冠心病的同时也导致了骨质疏松的发生,因而两者呈现同步增长[20],但是否还存在其他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参考文献

[1] 刘顺智, 颜虹, 许鹏, 等. 西安市城区绝经后妇女骨密度与女性生理因素的相关性[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29(1): 106-109.

[2] 张珍珍, 李李, 沈莹. 皖北地区围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影响因素调查及健康教育[J]. 中华全科医学, 2013, 11(11): 1745-1746.

[3] 張智海, 刘忠厚, 李娜, 等. 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专家共识(第三稿2014年)[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4, 20(9): 1007-1010.

[4] 刘力生.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17.

[5] 贾伟平.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 11-12.

[6] Raisz LG. Pathogenesis of osteoporosis: concepts, conflicts, and prospects[J]. J Clin Invest, 2005, (115): 3318-3325.

[7] 刘忠厚. 骨质疏松研究与防治[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4: 10.

[8] 张林, 杨锡让. 人体骨量变化研究发展[J]. 体育与科学, 1999, 20(117): 7-22.

[9] 姜彩云, 吴祝峰, 罗宇燕, 等.?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进展[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 10(3): 45-49.

[10] 张咏梅, 林华, 王春. 高血压冠心病与骨质疏松骨量的相关性研究[J]. 实用老年医学, 2006, 20(2): 116-117.

[11] 贺琳, 黄力. 高血压病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15(2): 1-3.

[12] Yang S, Nguyen ND, Center JR,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hypertension and fragility fracture: a longitudinal study[J]. Osteoporos Int, 2014, 25(1): 97-103.

[13] Woo J, Kwok T, Tang N, et al. Dietary intake,blood pressure and osteoporosis[J]. J Hum Hypertens, 2009, 23(7): 451-455.

[14] Vestergaard P. Discrepancies in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fracture risk in patients with type 1 and type 2 diabetes - a meta analysis[J]. Osteoporos Int, 2007, 18(4): 427-444.

[15] 許曼音. 糖尿病学[M].第2版.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594-600.

[16] Oei L, Zillikens MC, Dehghan A, et al. High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fracture risk in type 2 diabetes as skeletal complications of inadequate glucose control: The Rotterdam Study [J]. Diabetes Care, 2013, 36: 1619-1628.

[17] Janghorbani M, Van Dam RM, Willett WC,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of type 1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risk of fracture [J]. Am J Epidemiol, 2007, 166: 495-505.

[18] Melton LJ 3rd, Leibson CL, Achenbach SJ, et al. Fracture risk in type 2 diabetes: Update of a population-based study[J]. J Bone Miner Res, 2008, 23(8): 1334-1342.

[19] 薛月华, 谢匡成, 许翔, 等. 绝经期冠心病妇女血脂水平与骨密度的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8, 6(14): 388-390.

[20] 李洁, 杨希立, 郭晋爱, 等.?老年冠心病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0, 30(1): 20-23.

猜你喜欢
骨质疏松症因素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解石三大因素
影响进化的因素
骨质疏松症患者种植治疗的研究进展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从治未病悟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滋肝补肾法治疗肝肾亏虚型骨质疏松症40例
超越与反叛——论王尔德唯美主义中“恶”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