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西北地区生态造林示范项目造林技术方案

2018-01-14 00:47张国增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8年3期
关键词:测报栽种整地

张国增

(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林业局,辽宁朝阳 122000)

以辽西北生态造林示范项目为研究背景,现在将项目实施过程中总结的技术要点做些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1 选择造林树种

合适的造林树种,要求:根系发达、抗逆性强、扎根深,较强的固土能力,有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而且,以落叶丰富的乡土树种为主。

根据这样的遴选标准,在部分立地困难的水土保持林,宜选择抗逆性较强的乡土针叶林树种如油松、侧柏等。这样的树种,成活率高,适应性强,固土能力高,能在造林地快速成活。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块,可选择表现优良的乡土树种如小钻、昭林类、赤杨类等,经济林树种有大扁杏、山杏、大枣等。

2 造林模型的建立

根据地方造林立地情况的不同,可选择的造林模式,应综合考虑主栽树种、树种类型、整地方式、抚育措施等等。

立地困难的水土保持林,栽种苗木用3年生以上容器杯苗,主栽树种以油松、侧柏、樟子松为主,严格控制栽种初植密度,应控制在833株/hm2。可混交的树种,有山杏、刺槐。后期修剪枝条,每间隔3~5年修剪1次。

储备林的造林,栽种苗木用1、2年生裸根Ⅰ级苗,主栽树种以杨树为主,严格控制栽种初植密度,应控制在667株/hm2。造林当年浇水、干旱时浇水,成活率低于85%补植,根据有害生物危害实际情况进行防治。期修剪枝条,每间隔3~5年修剪1次。

杏经济林的造林,栽种苗木用2年生以上嫁接苗,主栽树种以大扁杏、山杏为主,严格控制栽种初植密度,应控制在833株/hm2。造林当年浇水、干旱时浇水,成活率低于85%补植,根据有害生物危害实际情况进行防治。期修剪枝条,每间隔3~5年修剪1次。

3 选择造林地

项目造林地主要是项目区内的宜林荒山荒地、采伐迹地等。本项目中的困难立地水土保持林主要选择在辽西北地区坡度大于15°,地面植被部分多为杂草,靠天然或常规造林措施难以形成林分的荒山荒地。

杨树大径级材储备林主要选择在立地条件较好的采伐迹地;经济林造林地尽量选择在土层相对较厚、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且坡向尽量朝阳的地块。

4 对林地的清理

造林整地前,处理好在种地。基本原则,是不破坏造林原有植被环境。经处理的杂物,应集中堆积,避免腐烂。值得注意的是,陡坡、山顶、河边的植被,尽量不要被清理。

5 造林地整理

整地方式以穴状整地为主,小于或等于5°平原地区可以采取全面整地或者带状整地。坡度大于5°以上,整地根据坡度的不同,可以采用等高水平梯田、反坡梯田的方法,在坡度大于15°以上且地形复杂的坡地,采用鱼鳞坑整地方法。此外,在辽西立地条件差的地区,必要时还需采取客土方式进行项目整地。

6 造林方法的选择

6.1 造林季节

不同季节选择栽种树种不同,春季或雨季为立地条件差的地段最佳造林时间。秋季是树径大且用于贮存林造林的合适借机,经济林同样应选择春季造林。

6.2 栽种管理

栽种前根系,经生根粉、保水剂等处理,对后期发育效果较好。

栽种深度要适中,根系垂直,不要有折损,不要有窝根。根填埋入土后,用脚踩压实。

起苗栽种,务必当天用完。有剩余的,借用假植措施,保证根系湿润。选容器苗栽种,注意防养土松散,很好保护根系。

入土后,根据墒情确定是否浇水。通常情况下,每穴应浇水10~20千克。选择的水源,本着就近的原则,尽量选地下水或河水,确保高成活率。对于墒情较好的地段,可不浇水,减少浪费。

造林地栽种密度的控制,一般情况下,初始栽种密度应在每公顷833株为适宜。根据株距、行距的确定,应根据分局造林地块的实际情况而定。这样的选择,能确保造林树种充足的营养空间,便于后期的下种、补苗、更新。

6.3 后期浇水

后期浇水,应根据干旱情况而定。

6.4 科学施肥

肥料是各林种生长养分的重要来源,科学施肥有利于确保后期好的长势。一般情况下,栽植时穴内施肥,土杂肥每次可用10~20kg。用足基肥的基础上,注意每年的合理追肥。以杨树为例,在生长高峰期来临前,建议每年4月底~5月上旬,追施尿素。用肥量,每株用0.2kg。条件允许的话,可在7月中旬左右,追施复合肥,要连续2~3年。对山杏、大扁杏,每年5月中下旬用尿素,每次追施0.2kg。7月中旬前,追施复合肥,每次0.1kg,连续用2年,效果更好些。

在用肥管理期间,应注意用肥的科学合理,做好适时适量。尽量不要在土壤板结时用肥,不要直接在地表用肥。合理用肥,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避免有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

7 后期整形修剪

通常情况下,冬春季节是林木复苏生长的关键期。此期,应重点做好林木的养护管理,提升生态林的造林质量。整形修剪,注意剔除枯死枝、剪除过密枝、病残枝等等,留下实生苗、萌生苗,形成合适的栽种密度,确保多种树种的栽种效果。

幼林的抚育管理

生态林幼林的抚育管理,通过对幼林的干涉管理,改善其生长条件,而起到丰产优产的目的。具体的工作,有间苗定株、除萌抹芽、平茬、修剪枝条等等环节。

间苗定株,造林内1~2年,分次间苗,确保充足的光照,留足足够的光照时间,保证幼苗好的长势。间苗的安排,宜选择在雨后,结合除草松土。

除萌抹芽,对萌蘖能力强的林种,应自根部去除多余的萌蘖条。通过除萌去芽,选留长势好、干形圆满的主干。将多余的萌蘖去除,可减少多余的营养损耗。

通常在造林后,幼林的管护很重要,是确保茁壮成长的关键。为确保造林的高成活率,应根据情况的不同,采取对应的养护管理措施。比如:成立护林组织、注意封山育林、防控各类火灾、预控病虫害的发生等等。

8 造林地病虫害防治

保护造林地生态环境,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协调运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措施。

早期农业防治,注意遴选立地条件,合理搭配树种,减少病虫害的威胁。同时,注意栽种林木的适度修剪,合理间伐,改善造林环境。

化学防治,根据地方防治专家合理诊断,对症选择防治药物。选择的农药,务必到符合农业部检疫注册登记的销售商处购买,禁用伪劣药品。

生物防治的应用,更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此,建议尽量以生物防治为主,重视病菌、天敌害虫等的培育,起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比如:用眼蜂防松毛虫,用茧蜂防舞毒蛾、管氏肿腿蜂防治天牛害虫等等,都有不错的应用效果。其他的捕食性天敌昆虫,还有螳螂等,近年来都有不错的应用。此外,微生物治虫同样为不错的选择,细菌、病毒、线虫、原生动物等等,在虫害防治方面都有不错的效果。以苏云金杆菌为例,防治效果不错,而且对人畜无害,不污染周边环境。

物理防治,同样为实用、简便、高效的防治措施。具体的措施,有人工捕,可动员周边民众,配合做好防治工作。比如:人工剪除青杨天牛虫瘿、人工捕杀松毛虫虫卵等等。诱灯捕杀,用灯诱杀有趋光性的虫害、利用信息素干扰虫害的交配等等。

此外,还应注意做好病虫害的测报工作,只有提前测报病虫害的发生,才会有足够的时间用于预控。为此,应建立健全病虫害测报系统,同时选聘专业技术人员,对生态造林后期的生产情况做详细的测报,运用高科技的测报设备,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确保测报信息的安全可靠。针对发生的疫情,能做到及时预报,及时采取应急预案。

9 生态林的管护

营造生态林的管护工作,应纳入现有林业保护系统中去。其中,防火工作的安排很重要。本着预防为先的原则,一要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和巡查力度,持续保持高压态势,要加大野外用火管控,落实各项包保责任制。二是新建生物防火林带一定要严格按照防火带技术标准,科学设计,保证质量,按要求施工,严格核查验收;三是各地要对现有防火装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战时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同时,注意各护林项目的实施,都要落实具体到个人,设立专职护林员,签署长期管护合同,明确具体的责任义务。此外,注意病虫害的测报,制定详细的防控预案,提升森林管护能力。

[1] H.A.I.MADGWICK AIH,林民治.辐射松林分干物质与养分的关系[J].广东林业科技,1989,(4):42-44.

[2] 刘潇潇,李国庆,闫美杰,等.黄土高原主要树种树干液流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研究,2017,24(3):369-373.

[3] 汤景明,孙拥康.不同更新方式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迹地主要树种生态位的影响[J].湖北林业科技,2017,46(4):1-5+10.

[4] 张震宇.穆棱主要树种叶量分布的研究[J].林业科技情报,2015,47(2):60-62.

猜你喜欢
测报栽种整地
北方落叶果树最佳栽种时间及栽植技术要点
综合流量法在金沙江下段水文测报中的应用
孝义市草地贪夜蛾高空测报灯投入使用
小议农业机械化整地技术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凭空”栽种的绿色宠儿
简析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秋整地的技术
夸夸咱们的测报员
栽种了一个长在心尖尖上的花园
天祝县地面测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