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推结合治疗身痛证二例

2018-01-14 06:15蒋海云金瑛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身痛风池膀胱经

蒋海云 金瑛⋆

作者单位:310053 浙江中医药大学(蒋海云)324000 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金瑛)

“身痛”是一身尽痛,是指全身肌肉关节疼痛,为常见临床症状之一。《伤寒论》中对身痛有诸多论述,指出六经病变均可出现身痛。作者回顾性分析2例身痛证患者诊治过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案1 患者廖某,男,11岁,2016年4月15日因“身痛1周”前来就诊。患者于4月8日受凉后出现头身疼痛,后头胀痛,颈项、腰背、四肢关节酸痛,恶寒、发热、 鼻塞、流清涕等临床症状,西医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经输液3d、口服西药等治疗后,热退,但感头身疼痛加重,恶寒,鼻塞、流清涕,前来我科就诊。颏见:患者面色稍淡,穿着较常人为多,无发热、汗出,手足不温,头身疼痛,后枕疼痛明显。两侧足太阳膀胱经颈项、胸背循行处压痛,胃纳可,夜寐安,二便正常,舌淡,苔薄白,脉浮。中医诊断:感冒中医证型:太阳伤寒表实证。

病案2 患者项某,女,49岁,2017年6月4日因“身痛一天”就诊。患者6月3日爬山后受寒出现全身酸痛,未经治疗,次日即来我科就诊。颏见:患者面色自然,后枕部、颈侧、项背、腰腿酸痛绵绵,恶风,颈项部汗出,两侧足太阳膀胱经颈项、胸腰背部、双下肢循行处压痛,无发热、鼻塞流涕,无咳嗽,无肢体麻木、活动障碍,胃纳可,夜寐安,二便正常,舌淡,苔薄白,脉浮缓。中医诊断:感冒 中医证型:太阳中风表虚证。

治疗方法:拟解肌发表,疏通经脉为治则,治疗予针刺、循经推拿。病例一针刺选穴:大椎,风府,肺俞,风门,京骨;病例二针刺选穴:风池,后溪,京骨,申脉,足三里;采用泻法;诸穴留针20min,行针1次/5min。推拿:循经推拿,以滚法、点按、推揉为基本手法循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予以推拿;推揉风池、风府;推头面部,按照先后顺序按揉太阳、神庭、上星、百会等穴;治疗20min。病案一患者针推结合治疗3次,病案二患者针推结合治疗1次,诸症悉除。

2 讨论

《伤寒论》中关于身痛的记载较多,如阳明病身痛,“阳明病欲食……其人骨节疼”,这是太阳伤寒表证未去初传入里而并发阳明病的症状;“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的太阳病身痛;“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的太阳少阳并病所致的身痛,及太阴身痛、少阴身痛、厥阴身痛。病案一患者感寒后出现发热、恶寒、无汗、头项腰背疼痛的症状,正符合《伤寒论》“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虽经西医对症治疗,但只热退,余症未除。因外感寒邪后寒邪闭表,卫闭营郁,理当发汗散寒,但却予输液治疗,寒邪不但未散,反而直入体内,卫阳更损,营阴郁滞更重,筋脉无以濡养,而出现的头痛、身疼加重。病案二患者的症状如“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因其爬山后汗出过多,又受风邪侵袭,营阴耗伤,卫强营弱,肌肉筋脉失于温煦濡养而周身疼痛。

针灸推拿治疗时以六经辨证为理论指导,病案一二则属太阳病身痛。太阳表证主要涉及足太阳膀胱经。该经主要循行于人体的头项、后背,是人体最长、穴位最多的经脉。其脉上连风府,与督脉相通,督脉为阳脉之海;其下络腰肾,与肾相连,肾中藏有元阴元阳,为五脏六腑阴阳之根本,又借助肾中之阳气而主一身表阳[1]。太阳表证分为太阳伤寒表实证和太阳中风表虚证,表实与表虚是由邪气轻重及正气虚实决定,而前者属于邪气重正气实,后者属于邪气轻正气虚,因此治疗当以辨证论治。

病例一选取大椎,风府,肺俞,风门,京骨等穴。大椎出自《素问·气府论》,属督脉,为督脉与手足三阳交汇处,是全身阳中之阳。外邪入侵,多犯阳经,针刺大椎可通畅解表,祛邪退热[2]。风门出自《针灸甲乙经》,为足太阳经与督脉交会处,为风邪入侵素体的门户,针刺风门可疏风解肌,宣肺固表。风府,首载于《素问·骨空论》”大风颈项痛,刺风府”。府者,聚也,即风所入之府也,为督脉腧穴,《针灸甲乙经》云:督脉、阳维之会。又《脉经》谓:“诊得阳维脉浮者,暂起目眩,阳盛实者,苦肩息,洒洒如寒。”故风府治疗督脉与阳维脉共同的病候最佳。然后选取肺俞可疏通背部经气,宣肺解表;京骨[3]属足太阳膀胱经,可生发气血,舒经通脉;主穴合用能发表散寒,汗出则愈。

病例二选取风池,后溪,京骨,申脉,足三里等穴。风池,别名热府,出自《灵枢·热病》,”所谓五十九刺者,……风池二,天柱二[4]”,池者,停水也,即风所入之池也,足少阳胆经腧穴,因“风从上受”,其位于脑后,是风邪汇聚、入脑的门户,故而得名。穴具有通经活络,调和气血,祛风解表,醒脑开窍之功。与京骨相配,发挥散风解热的功效;申脉出自《针灸甲乙经》,为八脉交会穴,针刺能补阳益气,通于阳窍脉;后溪同为八脉交会穴,针刺能通经活络。申脉与后溪相配[5],能疏风解肌,疏调太阳经气与督脉阳气;配以足三里,能补气血,调和营卫,调畅表里,营卫调和则愈。

太阳身痛证,于项背部的风府、风池、肺俞,循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予以推拿,激发体内阳气,疏通局部瘀滞气血。总之,身痛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因为引起身痛的原因众多,在诊治上需详加鉴别。如能在六经辩证理论的指导下,正确的选穴,针推结合,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身痛风池膀胱经
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刺络放血单独应用及联合膀胱经埋线法在跟痛症的治疗效果对比研究
背部刮痧治疗皮肤瘙痒验案一则
抽动障碍儿童风池气池色泽与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三种经典题型带你玩转勾股定理
下午动一动,疏通膀胱经
图解常见病刮痧疗法(十五)
调任通督针法联合膀胱经拔罐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产后身痛怎么办?
墨风池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