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勇教授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之经验总结

2018-01-14 08:13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B超卵泡月经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 210029

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teinized unruptured follicle syndrome,LUFS)是指卵泡发育成熟(f≥18mm),在促黄体生成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达到峰值后的48h内,卵子仍然不能排出而继续存在于卵巢中;同时卵泡中的颗粒细胞受LH的刺激,形成黄体并分泌孕激素,出现类似排卵周期的改变,表现为无排卵性月经。谈勇教授从事生殖内分泌工作30余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LUFS并取得满意疗效。笔者读研期间有幸师从谈勇教授,现将谈师治疗LUFS的经验介绍如下。

1 序贯疗法,滋阴补阳

LUFS是排卵障碍的一种类型,也指在经间期重阴必阳转化困难或转化欠利。其根本在于肾阴不及、癸水欠实,即重阴不足。其次在于阳虚,重阴不能让位于阳,或阳不足以推动转化,导致精卵无力排出,发生原位黄素化[1]。经间排卵期属于重阴及阳过程。重阴转阳,必然要阳长,正所谓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是以在阳弱的情况下,必然导致排卵期阴阳转化困难,卵子不能顺利排出。肾中阴阳失调是LUFS的病理基础,燮理肾中阴阳乃是治本之道。治本者,应以补肾调周为基础,按照月经周期之不同分期论治。故谈师在治疗LUFS患者时注重周期疗法,月经后期使用滋阴方(生地黄、山萸肉、炙龟版、菟丝子、紫河车、当归、白芍等),以滋肾阴癸水为主,帮助卵泡发育;月经前期运用补阳方(巴戟天、补骨脂、淫羊藿、续断、杜仲、党参、淮山药等),以补肾助阳为主,以健全黄体功能。现已有实验研究证实,滋阴补阳方序贯治疗可促进卵泡发育,改善卵巢结构及黄体功能,其可能机制是通过调节多种细胞受体的表达,改善激素合成和代谢的过程[2]。

加减:纳少便溏、脾胃失和者,加广木香、炒白术、炒谷芽、焦六曲、陈皮等;夜寐差、心烦不已者,加用合欢皮、广郁金、莲子心、茯神;心肝火旺或伴催乳素(prolactin,PRL)升高者,加丹皮、白芍、炒麦芽、栀子等;肥胖属痰湿偏胜者,加制苍术、广陈皮、法半夏、醋香附等;腰酸胫痛、形寒怕冷者加用狗脊、骨碎补、杜仲等味;若患者存在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可加金银花、连翘、桑白皮、夏枯草等;经间期出血属血热者,加藕节炭、蒲黄炭、大小蓟等;白带量极少或无带下者,表示肾阴严重匮乏,临证治疗时在经后期需加大滋阴力度,选取血肉有情之品,如炙龟板、炙鳖甲、紫河车之品。

2 重视心脑,节律诱导

谈师认为LUFS属于排卵失常之排卵不协调,临床实属难治之病。在治疗方面,从调节心(脑)-肾-子宫轴着手以促排卵,重在调心,为谈师治疗特色之一。经间排卵期主要是在心(脑)-肾-子宫轴的调控下,促使氤氲状气血活动顺利发生,促发排卵。心为君主之官,藏神而主血脉,脑为元神之府。心脑的主宰活动有驭精的作用,尤其是在重阴及成熟卵泡触发下发挥功能。在重阴的冲击下,心脑出现升降迂回形式的氤氲状活动,即阴阳气血均明显旺盛,且经升降迂回螺旋式的冲击与下传,从而促发排卵。

现代医学指出下丘脑、脑垂体虽不能与心脑完全等同,但其靶位是吻合的,是生殖轴中的上级部分。其大致过程是指成熟卵泡分泌的雌激素达高峰,对下丘脑产生正反馈作用,从而释放大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垂体释放LH 峰,同时在孕酮、前列腺素等的作用下,形成排卵。某些学者运用放松疗法等精神心理干预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治疗LUFS取得良效,可以达到改善患者机体功能紊乱的目的[3]。

经间排卵期不仅是阴阳转化关键期,更是周期运动整个环节中的重要一环,与太极阴阳鱼图、八卦图相吻合。故在治疗LUFS患者时需要保证节律转化的顺利,因此不可忽视心脑的影响,配合药物治疗方能取得良效。故治疗时首先保证心脑在此期内形成排卵的条件反射,必要时可刺激乳房及乳头,按摩腰腹尤其是按摩两侧少腹。此外谈师在治疗此病时往往加用针刺疗法,多取足三阴经及腹部穴位,针用泻法,唤起以往形成的排卵条件反射,表现出性兴奋,激发体内产生氤氲育乐之气,从而顺利排卵,这些方法称之为节律诱导。只有经过反复诱导多次应用,才能收到预期效果,成功促发排卵。

3 动静结合,补肾活血

谈师认为排卵期有着复杂的生理特点,存在以下三种矛盾:动与静、升与降、泻(开)与藏(关)。其中动与静,以动为主,是指经间排卵期的血气活动最为显著,前人称为“氤氲状”。故笔者在此重点论述动静之间的矛盾及处理。动是绝对的、主要的,但须辅之以静,动静结合,才能确保正常的动,有动无静,动之过甚,均会出现病变,反之动之失常,动之不足,亦皆为病变,临证当及时处理。只有当动中有静,动静结合,以动为主状态下才能确保氤氲状气血活动正常,从而顺利排卵。动静之间矛盾的处理:主要在于“动”之匮乏,或有静无动,或动之失常,从而导致排卵障碍或者排卵不协调,因而临床治疗时应促“动”以促排卵,最为关键。根据谈师经验,对于经间期的治疗主要有以下五种方法:即一般促动法(轻)、中度促动法、强有力的冲击疗法、补肾助阳法、动静结合法。而对于既往存在LUFS的患者,谈师往往采取强有力的冲击疗法或佐以温肾助阳治疗,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在此基础上加减用药。具体方法如下:

经周第14天左右,或当优势卵泡平均直径≥18mm,雌激素分泌形成高峰,肾之癸水之阴达到极限,刺激脑垂体分泌LH并到达峰值,锦丝状白带增多,基础体温由低温相向高温相转化,重阴必阳时刻,以补肾促排卵汤(当归、赤白芍、怀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川断、菟丝子、五灵脂、鹿角片、红花)补肾助阳、佐调气血以促排卵。有研究证实,补肾促排卵方联合来曲唑(letrozole,LE)/人绝经期尿促性腺激素(human menopausal gonadotrophin,HMG)治疗可使患者LUFS周期复发率降低,同时获得较好的排卵率和妊娠率,并且能改善患者肾虚血瘀肝郁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相关[4]。

4 中西结合,调经种子

LUFS单纯依靠中药往往难取得效果,此外来我科门诊就诊患者多以求子为主诉,精神焦虑,求子急迫。故谈师治疗此类LUFS患者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月经周期第2~3天查血清基础性激素水平及阴道超声,排除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卵巢早衰等;对于卵泡发育障碍者月经周期第2~6天口服克罗米芬50mg/d或来曲唑2.5mg/d,共5d,促发排卵。根据患者血清激素值及B超卵泡发育情况适时加用促性腺激素,同时配伍中药,经净后采用滋阴方。月经周期第8~12天开始阴道B超监测卵泡,当卵泡平均直径达到14mm时酌情加红花、当归、川芎等活血药物,促进卵泡发育、改善卵巢血流、促进内膜增长。目前已有研究表明经后中晚期添加活血药能够提高排卵期LH水平,调控血小板聚集,增加卵巢血供,显著促进卵泡发育及排出[5]。根据卵泡大小酌情加用HMG促进卵泡发育,直至优势卵泡平均直径达18mm,予HCG 5 000~10 000U肌肉注射,同时予补肾促排卵汤,酌情加紫石英、川续断、鹿角片等补阳药物,促进重阴必阳、阴阳转化,利于精卵排出,隔日指导同房。此外对于LUFS反复发作、病情复杂者甚或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治疗。

5 验案举隅

陈某,女,30岁。2017年5月17日初诊。主诉:未避孕未孕1年。现病史:患者结婚2年,婚后夫妇同居,性生活正常,未避孕未孕1年。患者平素月经后期,30~45d一行,2017年2月和3月先后于某三甲医院行自然周期卵泡监测及促排卵治疗,方案为:克罗米芬+HMG+HCG。卵泡监测提示LUFS。月经史:13岁初潮,5~7d/30~45d,经量中等,色暗红,血块少许,痛经时作。生育史:0-0-0-0。末次月经日期(last menstrual period,LMP)2017年5月3日,月经量色质同前。刻下:经周第15天,腰酸、寐差、入睡困难,舌质紫黯、苔白,脉滑。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3.32kg/cm2。男方辅检未见明显异常。患者为求中医调理,来我科就诊。经周第3天辅助检查:雌二醇(estradiol,E2)62ng·L-1,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6.75mU·L-1,LH 12.82mU·L-1,孕酮(progesterone,P)0.53ng·mL-1,睾酮(testosterone,T)70.16ng·dL-1,硫酸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 sulfate,DHEAS)271.5μg·mL-1,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rmone-binding globulin,SHBG)89.6nmol·L-1,PRL 21.08ng·mL-1。B 超示子宫、卵巢大小正常,子宫内膜6.3mm,左侧卵巢基础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AFC):10+枚,f:13mm×11mm;右侧卵巢AFC:12+枚,f:14mm×15mm。西医诊断:(1)原发性不孕症;(2)多囊卵巢综合征;(3)LUFS。中医诊断:不孕病(肾虚血瘀证)。按经后期论治,予滋阴方加减:白芍 12g,生地 10g,山药 15g,女贞子 12g,菟丝子 12g,仙灵脾 10g,炙鳖甲 12g,地骨皮 10g,连翘 19g,夏枯草 12g,钩藤 6g,茯神 12g,当归 10g,红花 10g,川芎10g,丹参10g。共3剂,每日1剂,早晚分次温服,嘱患者锻炼身体,减轻体重,定期监测B超。

2017年5月20日二诊。经周第18天,舌质淡紫,苔白,脉弦滑。B超示:子宫内膜厚度8.1mm,形态分级 B,左侧卵巢 f:12mm×12mm,右侧卵巢 f:18mm×20mm。性激素检测:E2264ng·L-1,LH 12.51mU·L-1,FSH 8.03mU·L-1,P 0.70ng·mL-1。予 HCG 10 000U即刻肌肉注射,联合补肾促排卵汤加减:菟丝子12g,续断 12g,丹参 10g,当归 10g,川芎 10g,牡丹皮 12g,炒白术12g,红花10g,郁金12g,柴胡8g。共3剂,每日1剂,早晚分次温服。嘱患者24~48h内同房,另予血府逐瘀口服液活血化瘀以帮助排卵。

2017年5月22日三诊。经周第20天,舌质淡紫、苔白,脉滑。B超:子宫内膜 8.5mm,形态分级B,左侧卵巢 f:12mm×10mm,右侧卵巢:无回声 22mm×23mm内见网状分隔。按经前期论治,予补阳方加减:续断15g,菟丝子 12g,白芍 12g,白术 10g,杜仲 12g,茯苓12g,淫羊藿 10g,寄生 10g,鹿角霜 20g,覆盆子 12g。共14剂。每日1剂,早晚分服。另予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嘱其月经来潮第2~3天复诊。

2017年6月9日四诊。LMP:2017年6月7日。刻下:经周第3天,行经中。实验室检查:DHEAS 190.2μg·mL-1,SHBG 101.5nmol·L-1,T 63.19ng·dL-1,E272ng·L-1,LH 9.08mU·L-1,FSH 6.54mU·L-1,P 0.23ng·mL-1。经期暂不用药,待月经干净后按经后期论治,服用滋阴方加减。嘱畅情志,锻炼身体,并且定期监测B超。以滋阴方为基础方,据卵泡发育情况,当优势卵泡平均直径≥14mm酌情加用助阳及活血药,平均直径≥18mm时予补肾促排卵汤加减及酌情应用HCG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nalog,GnRH-a),并加用针灸促排卵治疗,嘱患者按摩少腹,加强运动如爬楼梯等,以帮助卵泡排出,后续用补阳方加减健黄体治疗,若监测卵泡排出,14d后根据HCG结果判断是否妊娠。

患者遵从上述方法治疗3个月经周期,其中1个周期出现LUFS,另外两个周期均见优势卵泡排出,同房未孕。

2017年10月23日复诊。LMP:2017年10月5日,量中,色红,血块少许,无痛经。刻下:经周第19天。B超:子宫内膜8.6mm,形态B,右侧卵巢f:20mm×17mm,左侧卵巢无优势卵泡。性激素检测:E2225ng·L-1,LH 10.34mU·L-1,P 0.23ng·mL-1。治疗上予 HCG 10 000U即刻肌肉注射,嘱患者24~48h内同房,同时予针灸及血府逐瘀口服液活血化瘀以帮助排卵。48h后B超监测提示右侧优势卵泡已排卵,予补阳方+鹿角霜15g,覆盆子10g,共14剂,每日1剂,早晚分服。

2017年11月10日复诊。排卵后16d,经周第37天,性激素检测:P 42.13ng·mL-1,HCG 420.2mU·mL-1。现已成功妊娠,保胎治疗中。

按语:患者以“未避孕未孕1年”为主诉,既往月经后期、经色暗、时有痛经,加之平素腰酸、寐差,参照舌苔脉象诊断为:不孕病(肾虚血瘀证)。首诊因B超监测右侧优势卵泡存在,按经后期论治,以滋阴助阳为治则,补肾健脾助卵泡生长;二诊卵泡已成熟,予补肾活血法促卵泡排出;三诊患者出现LUFS,故健黄体同时以活血消癥为要,防止黄素化囊肿存在影响下周期治疗。后期以滋阴补阳为基础,分期论治,同时配以西药及针灸,疗效显著,2017年11月复诊成功妊娠。

6 结语

LUFS患者月经周期往往较规律,故不易早期诊断,多在不孕女性行卵泡监测时明确诊断。LUFS可能在患者的月经周期中反复发生,是导致女性不孕的常见病之一。谈师认为LUFS的发生多由于肾阴不足、癸水欠实、阳气亦弱,加之肝郁气滞、血瘀、痰湿等病理因素阻滞胞宫,冲任气血运行不畅,同时涉及心脑脏腑功能失常所致。故在临床治疗中,应辨病与辨证结合,以滋阴补阳方序贯(经后期采用滋阴方,经前期用补阳方)为基础,经间期重在调心,采取补肾活血法,方用补肾促排卵汤加减,其次对于卵泡发育不良患者,借鉴现代医学对生殖内分泌周期性调节的认识,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良效,成功验案不胜枚举。

猜你喜欢
B超卵泡月经
B超机日常维修案例分析与保养
月经越来越少,是衰老了吗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促排卵会加速 卵巢衰老吗?
PRSS35在鸡卵泡膜细胞中的表达与卵泡液雌激素含量的关系
月经量变少了,怎样可以多起来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写字的尴尬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