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跃钢教授运用温阳解郁消痤汤治疗阳郁寒凝型痤疮经验

2018-01-14 08:13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解郁枢机温阳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 210029

痤疮,别名“肺风粉刺”“暗疮”“青春痘”等,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疾病,多见于青春期,好发于面部及胸背。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儿童及成年人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临床表现亦复杂多样。现代中医学家多将其证型分为肺经风热、脾胃湿热、热毒炽盛、血热偏盛、痰湿阻滞、痰瘀互结等[1],认为病位涉及“肺、胃、脾”,致病因素中多夹杂热邪,常与“风、湿、毒”等合而致病,辨证多属阳证、实证、热证。但临床上阳郁寒凝型痤疮患者表现为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主证和全身症状存在多重矛盾,虚虚实实,病机复杂,常致医家遣方用药时颇为棘手,若单纯以热或寒药治之,则功效难以周全,甚至有害。

魏跃钢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皮肤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治疗痤疮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尤其在阳郁寒凝型痤疮的治疗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对于此型痤疮,魏师认为可从阴证、虚证、寒证角度论治。笔者跟随魏师学习,获益匪浅,现将魏师诊疗本型痤疮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1.1 阳虚为本 魏师认为,阳郁寒凝型痤疮“阳虚是根本原因,由内外二因共同作用而成”。人们“起居无常,食饮无节”,如嗜食生冷、夏季汗出贪凉、冬季衣着单薄等,“竭其精,耗其真”,如颠倒昼夜作息,滥用激素、抗生素类药物等,此均耗伤人之阳气[2],是为外因。内因则多为患者先天禀赋不足、体质阳虚、下焦阳气亏虚等。“阳气虚则不能荣”,即阳虚则无鼓舞温养之能,阴寒内盛,津液代谢失常,气血运行不畅,生痰生瘀,痰凝血瘀,则使面部皮损颜色呈暗红或紫暗,以结节、囊肿为主,缠绵难去,消退后常可见色素沉着及瘢痕。下焦阳虚,阴盛于下,则阳浮于上,面部阳热盛则痤疮新疹易发,局部红肿热痛。若仅以苦寒直折,则损伤本不足之阳气,加重上热下寒,此法虽可一时减轻症状,但终成凉遏之势,冰伏之弊,缠绵不愈,整体由阳证、热证变为阴证、寒证。

《黄帝内经》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阳气为生命根本,在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过程中,居主导地位[3]。阳郁寒凝型痤疮除颜面部出现丘疹红肿之热象外,整体可见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小腹冷痛、大便溏泄、小便澄澈清冷,甚者可见神疲乏力、倦怠懒言,女性则兼有月经后期、痛经、量少色暗等症状。此因阳虚不能温煦,水湿不化而致津液代谢失常,水谷精微不能濡养,血脉不利而瘀血内阻等共同作用而成。因此,魏师认为此型痤疮虽局部出现热象,但总体以阳虚为本,表现为虚寒证,治疗中强调温补下焦阳气,此为重中之重。

1.2 阳郁为标 魏师认为,“阳郁是发病关键,可致少阳枢机不利”。《素问·生天通气论》中指出:“汗出见湿,乃生痤疿……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王冰注曰:“时月寒凉,形劳寒发,凄风外薄,肌腠居寒,脂液遂凝……此皆阳气内郁所为。”阳郁者,阳气郁结失宣,不能畅达,失去鼓舞温阳之能也。阳郁寒凝型痤疮患者感受风寒之邪,汗出不畅,又兼遇湿邪,卫阳不固,气化失司,阳气被郁,阳郁日久则致少阳之气不足,抗邪能力减弱,经气不运,少阳郁结,即“枢机不利”[4]。枢机不利易致肝胆输泄失常,肝气郁滞,气郁化火,火热上冲犯肺,阻塞毛窍,终致气血运行不畅,津液凝结,毛窍壅塞闭合,则见面色潮红,发为丘疹、结节,热盛肉腐,化而成脓,则为囊肿。三焦不畅,继则气化失常,水液不行,痰浊凝滞,结节难消,瘢痕难退。同时患者常伴胸闷不舒、胁肋疼痛、烦躁易怒、善太息等肝气郁滞的临床表现[5]。魏师认为阳郁寒凝型痤疮发生的另一重要原因为阳气郁滞失于宣通,上焦郁热,强调治疗中不忘和解少阳,开郁散结,给邪以出路,使内热得泄。

1.3 二者相互影响 《黄帝内经·举痛论》中指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阳郁寒凝型痤疮的发生在于阳虚和阳郁,亦即“不荣”和“不通”,二者互为因果,循环不休。

魏师认为,阳气郁滞失宣,不得通达,则致脾失健运,肺失宣降,水饮内停,久则痰浊内生,其性阴寒,而脾土喜温喜燥,阴寒盛则脾阳受损。脾阳衰败,不能助肝木温升,可致气机闭阻;同时脾阳虚日久可累及肾阳,母病及子,肾阳虚则无以生木,木虚则火衰,火不生则土不得暖,土不暖则无以化生万物[6]。阳气亏虚,温煦气化失司,津液难以布散,血行不畅,湿浊、瘀血内生,此病理产物属阴邪,既可进一步损伤阳气,又可影响气机运行,加重阳郁之象,使得新的结节、囊肿不断出现,形成瘢痕疙瘩,时轻时重,使痤疮屡治难愈。

阳气郁而少阳枢机不利,肝失输泄,气机不畅,日久化生火热毒邪,火性炎上,则阳浮于上,上则头面阳气盛,又因阳郁于玄府,合则面部痤疮加重,即“上热”。阳浮于上则阴盛于下,下焦阳气亏虚,温煦气化失司,无力推动气血运行,血脉痹阻,而致寒凝血瘀,则见下半身冷甚,即为“下寒”。故阳郁与阳虚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导致上热下寒、寒热错杂,发为阳郁寒凝型痤疮。

2 治宜温阳解郁

治病必求于本,阳郁寒凝型痤疮常有结节、囊肿,中医辨证为痰凝或血瘀,但查其根本,应为阳虚和阳郁共同导致,以虚寒为主,兼有阳郁。魏师认为此病中,阳虚为本,“热因热用”,必当温补脾肾阳气,即温下焦之寒,制上浮之阳气;阳郁为标,少阳枢机不利,气血津液流通不畅、气滞血瘀,治宜和解少阳、疏肝解郁,即通上焦之郁,引阳气下行以散寒。

2.1 温阳解郁消痤汤立方依据 魏师根据阳郁寒凝型痤疮的病机,在肾气丸合小柴胡汤加减的基础上,自拟温阳解郁消痤汤,其基本药物组成为:熟附子(先煎)6g,肉桂 6g,熟地 10g,山药 15g,炙山茱萸10g,泽泻 10g、茯苓 10g,柴胡 9g,黄芩 10g,党参15g,炒白术 10g,丹参 10g,白花蛇舌草 15g,皂角刺6g,炙甘草 5g。

郑钦安云:“人之所以立命,惟此阳气也,阳气无伤,百病自然不发,有阳则生,无阳则死。”[7]阳郁寒凝型痤疮以阳虚为本,因此魏师认为治疗当以温扶阳气为首要。肾为水火之脏,阳无阴则不化,方中附子为“回阳第一要药”,肉桂引火归元、温经通脉,可治下焦虚阳上浮,二者皆味甘大热,合用则温命门之火、助气化之复、治阳虚之本,改善下半身畏寒怕冷、四肢不温的症状,以散“寒凝”,共为君药。熟地滋肾填精,山茱萸既补肾益精,又有固精之用,山药性味甘平,既补脾气、益脾阴,又兼涩性,可补肾涩精,与肉桂、附子相配伍,补阳药少而滋阴药多,温阳之中佐以滋阴填精,乃重在温补阳气,取“少火生气”,达“阴中求阳”之效,可调节肾宅之水火平衡,减轻上热下寒,故此三味为臣药。泽泻及茯苓可利水渗湿,于补中寓泻,可制滋阴药之滋腻,以防痰湿凝聚不散加重皮疹,故为佐药。

《伤寒论》曰:“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可与小柴胡汤。”魏师认为阳郁寒凝型痤疮“木郁”,当“达之”[8]。“木郁”,即卫阳不固,寒湿之邪直中厥阴,少阳枢机不利,肝胆疏泄失常;“达之”,即行气以解郁,恢复肝木疏发之性,予小柴胡汤加减和解少阳,以开其郁结。柴胡气质轻清,苦味最薄,能疏肝郁,防止郁久化火,生成脓疱。黄芩苦寒,气味较重,能清上焦蕴热以除面部潮红,去新生皮疹红肿疼痛。柴胡、黄芩合则外泄内透,乃和解少阳枢机不利之代表药对,为治疗少阳病最佳配伍,以治阳郁之标。党参益气和中、扶正祛邪。以上诸药,可协调升降,达宣通内外、和畅气机之功,使阳气升而郁热消[9],辅佐君药,故为臣药。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魏师认为,肝木郁而不疏,则“木郁土壅”,脾气虚弱,致“肝郁脾虚”。故疏肝同时,不忘实脾,可佐以补土之品,白术甘温补虚,为“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兼顾脾虚湿滞之标本,与山药合用则倍增实脾之功,以防“木盛侮土”,肝病传脾,脾虚而大便溏泄。“瘀血不去,新血不生”,魏师认为,阳郁寒凝型痤疮常病程日久,面部多发结节、瘢痕,缠绵难愈,丹参主入血分,“破宿血,补新血”,祛瘀消肿,方中佐以活血之品,瘀血去而新血生,破除陈旧病灶,促进新生。白花蛇舌草可清热解毒,消痤疮肿毒;皂角刺可托毒消肿排脓,“痈疽未成者,能引之以消散,将破者,能引之以出头,已溃者能引之以行脓”,为疡毒药中为第一要剂,诸药共用则补脾扶正、祛瘀生新、解毒散结,防止结节、丘疹复发,故为佐药。炙甘草益气、补脾、缓急,亦可调和诸药,故为使药。

2.2 临床加减 四肢不温甚者,此为寒凝血脉,可合当归四逆汤养血通脉;痰湿明显者,可加法半夏、茯苓、陈皮、苍术;皮肤油腻者可加山楂、茵陈、薏苡仁;热毒严重者,可加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有囊肿者,加海藻、昆布、莪术、三棱软坚散结、破血行气;皮疹肿痛明显者,可加连翘、漏芦、紫花地丁;炎症后色素沉着、瘢痕明显者加桃仁、红花活血化瘀。

3 验案举隅

患者李某,女,27岁,2017年10月15日初诊。主诉:面部粉刺反复发作5年余。症见:面部潮红,散在结节及囊肿,色暗红,部分新发丘疹,伴有红肿疼痛,可见色素沉着及瘢痕,以面颊及后背部为重,伴有下半身怕冷,四肢不温。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多次口服中药及西药治疗,未见明显好转,甚至加重。平素暴躁易怒,精神压抑紧张,喜喝热饮,受凉后易腹泻。月经后期,经行腹痛,色暗红,量中,有血块,伴乳房胀痛。夜寐尚安,小便调,大便稀溏,舌淡暗,苔薄白,脉弦细。根据病史、症状诊断为:痤疮。辨证:阳郁寒凝型。处方:熟附子(先煎)6g,肉桂 6g,熟地 10g,山药 15g,炙山茱萸 10g,茯苓 10g,柴胡 9g,黄芩 10g,党参 15g,炒白术 10g,丹参 10g,益母草 10g,皂角刺 6g,炙甘草5g。共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饭后温服。2周后二诊,患者面部及后背丘疹、结节较前缩小,暴躁易怒、畏寒、痛经症状好转,大便成形,舌质稍暗,苔薄白,脉弦细,故原方续服14剂,再次就诊时,未见新发皮疹,丘疹及结节明显缩小,留有色素沉着,手足不温、畏寒及痛经基本缓解,大便正常。考虑患者手足不温、畏寒症状已不明显,予去附子、肉桂,加海藻、昆布各10g,继续治疗2周,痤疮基本消退,无新发皮疹,留有少许色素沉着,大小便均正常。

按:此患者痤疮属阳郁寒凝型,上热下寒、寒热错杂。患者素体阳虚,又多次口服中西药治疗,损伤本不足之阳气,下焦阳虚,不能温煦,故见下半身怕冷,四肢不温,喜喝热饮。平素又暴躁易怒,精神压抑紧张,致使少阳郁滞,枢机不利,气滞血瘀,冲任受阻,则见小腹冷痛,月经不调,痛经伴有血块,阳郁化火,阳浮于上则发为痤疮。治宜温阳散寒、行气解郁,予自拟温阳解郁消痤汤加减,并佐以益母草养血通经,海藻、昆布化痰散结,共同达到治疗效果。

4 结语

现代社会,人们面临巨大压力,饮食起居无常,临床上痤疮产生了诸多变证,故当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及症状,辨证论治,不应一味重视苦寒清热。阳郁寒凝型痤疮上热下寒、寒热错杂,既有不荣即阳虚,又兼有不通即阳郁,故治疗中当温阳解郁并举,魏师在肾气丸与小柴胡汤的基础自拟温阳解郁消痤汤,随症加减,标本兼治,疗效显著。此外,此病以阳虚为本,除治疗中固护阳气外,同时应嘱患者避风寒、慎起居、节饮食,少食生冷寒凉,保养阳气;同时需注意保持心情平静、愉悦,以畅情志,通达阳气。

猜你喜欢
解郁枢机温阳
基于“开阖枢”理论浅析乌梅丸通利枢机之用
五谈肝与咳、喘、哮
——肝与枢机密切相关对肺之影响*
冯明教授解郁化痰法论治月经后期经验初探
贝西•黑德《枢机》中的爵士之声
从少阳主“枢”论小柴胡汤治疗荨麻疹的应用
露已冷 草木在喊固本温阳
开郁二陈汤治疗中医妇科疾病验案举隅
解郁消痞汤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
健脑解郁黄花菜
再见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