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短期来华游学项目中文化体验活动定位的思考

2018-01-14 03:20李晓露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3期
关键词:思考定位

李晓露

【摘要】文化体验活动是短期来华游学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项目参与者文化认同感普遍较差,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浮于表面,究其原因是文化体验活动定位不清所致。本文对文化体验活动的三种误解和五大任务进行探讨,分析文化体验活动特点,确立文化体验活动的定位,并对将来文化体验活动的研究提出些许思考。

【关键词】短期来华游学项目  文化体验活动  定位  思考

【基金项目】本文为云南大学校级项目“文化体验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研究成果,项目号:KW180031。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3-0010-01

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17年共有48.92万留学生到中国进行学习,其中50.62%为非学历学生[1]。短期来华游学项目是非学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由语言教学及文化体验两个部分构成。文化体验活动的质量直接决定了短期来华游学项目的成功与否,但目前文化体验活动存在组织理念模糊、活动内容零散以及项目质量把控缺失等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短期来华游学项目中的文化体验活动定位不清所致。本文将对短期来华游学项目中的文化体验活动(以下简称文化体验活动)的任务及特点进行探讨,针对文化体验活动的定位问题展开思考。

一、短期来华游学项目的定义

短期来华游学项目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在汉语目的语环境中面向母语为非汉语的学习者进行的汉语教学项目,这些项目或进行汉语语言强化,或体验中国文化和传统艺术。本文对游学时长不做明确界定,只对短期來华游学项目的特点进行梳理,以加深对文化体验活动的认识。

二、对文化体验活动的三种误解

目前国家汉办和全国高校都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来组织短期来华游学项目,但文化体验效果不佳,难以引起参与者的文化认同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部分组织者将文化体验活动简单地等同于语言练习课、普通文化课甚至是旅游观光,参与者“入眼不入心”。厘清文化体验活动与语言练习课、普通文化课以及观光旅游的联系与区别对准确把握文化体验活动的认识有重要意义。

首先,文化体验活动应根据组织活动目的划分为文化体验主导型活动和语言实践活动,在活动伊始就对文化和语言目标有所偏重。单纯文化体验活动重在了解中国文化,弱化甚至没有对语言的要求,比如英文茶文化讲座;但语言实践活动是借用文化体验活动增强语言输入与输出,提高汉语水平,比如北美语言强化项目中广泛采用的“中文桌子”。

其次,短期项目生千里迢迢来到中国,若只局限于课堂上学习文化知识,忽视目的语环境中文化资源的利用,那就与国外第一课堂中的文化课没有区别。只有重视目的语环境中文化资源的利用,文化体验活动设计方案和场所才有可能随资源丰寡和四时不同而变化,也才能扭转“全国都在包饺子”的文化体验怪象。

最后,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固然属于文化的一部分,但受语言水平限制以及自身文化影响,国际学生对这些“可见的”物质文化背后的“隐藏的”文化内涵的理解高度依赖于符合他们语言水平及认知习惯的讲解和体验方式。鉴于此,文化体验活动断不是休闲为主的观光旅游,而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三、文化体验活动的任务

既已明确文化体验活动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就必须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组织者的出发点,因此有必要依据主要组织者对文化体验项目进行分类。短期来华游学项目大致可分为国家汉办团组项目、北美语言强化项目、高校接待型项目和国外文化交流型项目。这四类项目中的文化体验活动肩负着以下五大任务,但侧重有所不同。第一,提高汉语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项目参与者的全球视野及文化宽容度;第二,通过“走进来”短期汉语项生将中国文化“带出去”,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培养“知华、友华、爱华”国际友人;第三,打造短期来华游学类教育产品,参与以其它语种为依托的语言文化项目的国际竞争;第四,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第五,通过文化体验进一步认识中国,打消国际学生留学顾虑,促进学历生的转化,从而优化国际学生结构,服务国家战略。

明确了文化体验活动的任务才能回答“为什么国家花那么多钱请外国人到中国玩”,“为什么学校几乎不盈利还要继续组织短期项目”等问题。文化体验活动的任务和作用是综合考量的结果,其效果不可能立竿见影,尤其是高校和非盈利机构不能简单地将盈利视作组织文化体验活动的唯一目标。

四、文化活动的特点

短期来华游学项目不同于学历生教育,它具有以下特点:首先,项目参与者汉语水平普遍较低,但对中国文化兴趣浓厚;其次,文化体验内容呈现一定规律性,但不受学分和教学大纲限制;再次,师资队伍构成复杂,涉及多个专业领域;最后,项目立足于目的语环境,文化资源丰富。因此短期来华游学项目的总体特点决定了文化体验活动方案设计应充分考虑参与者的语言及认知水平,以参与者的兴趣点为文化体验切入点,整合多学科知识,充分利用目的语环境中的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域特点的系统活动方案 。

五、文化体验活动定位及思考

本文将短期来华游学项目中的文化体验活动定义为组织理念指导下,以加深中国文化认识为导向,充分利用目的语环境中的文化资源,由专业师资团队开展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定位为相关工作者设定文化体验活动目的、构建文化体验活动大纲,选择活动内容、编写活动教材、建设师资团队以及制定评价体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文化体验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面临着许多挑战,比如活动组织理念缺失、文化体验内容零散失真以及文化体验项目缺乏质量把控等,但相关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因此相关工作者应充分借鉴第一课堂研究成果,加快文化体验活动大纲建设、细化文化体验需求调查、创新文化体验活动教学方法,编写文化体验活动教材,并在研究基础上建立一批文化体验精品课程,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服务国家战略。

参考文献:

[1]2017年48.92万名外国留学生在中国高校学习. http://www.sohu.com/a/226748010_162522. 2018-03-30.

猜你喜欢
思考定位
定位的奥秘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RFID的室内无线定位识别系统
青年择业要有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