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心底的秋天

2018-01-14 08:35程则尔
传奇故事(上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成蝶样刊励志

程则尔

生活里有没有这样一件小事,微不足道,却意义非凡,被你极具仪式感地坚持了很久很久,足够能随时骄傲地向别人抬头提起?

随着年龄的变迁,我书架上的陈列风格不断翻新,从最开始的校园小说、流行CD,到现在的各类票据证件、瓶瓶罐罐,唯有最上层的一排始终未变,被一摞小开本的金黄色杂志牢牢地占据着,如同一枚精巧的坐标,屹立在岁月的洪流之中。

《破茧成蝶》曾数次改版,最初的形态,是小开本的金黄色封面,低调又精致地排列在报刊亭的书架上,只消一眼,就攫紧了我的目光。那时,我念大三,是单打独斗的业余写手,用青涩的手笔吃力地形容着自己的梦想。报刊杂志,一摞摞地买回研读,按照扉页上的编辑部通联方式逐一投递自己的作品,整个夏天键盘敲擊声此起彼伏,偏偏收件邮箱静默无言。

疑惑这条路还能走多长时,偶然加入《破茧成蝶》的作者群。小心翼翼向群主皆编辑林姐报选题,以为又会被忙碌的编辑忽略,QQ滴滴声忽然接二连三,林姐回复得非常迅速,肯定了选题,并耐心提点我应该如何成稿。

几经双方打磨,一篇讲述高考心路历程的稿件,终于作为人生处女作以铅字呈现在杂志上。直至如今,我都忘不了从快递员手中接过那封装着样刊的沉甸甸的信封时,斜射进收发室的阳光呈现多少度夹角,天上飘着几片怎样形状的流云。

渐渐地,发表的文章多了起来,盲目无着的状态结束,创作进入正轨。那时最开心的事,就是在群里跟同仁们聊文学与梦想,等候林姐发布最新选题,然后一拥而上;收到每期样刊后,迫不及待拆开包装,翻看自己的名字被印上纸页,文章被配了怎样精美的图;或是一个人去图书馆查资料、找灵感,拧亮台灯独坐一室,生活里有着沉甸甸的成就与希望。

一本杂志的出炉,凝聚了许多人精益求精的付出。写手群里常常掀起头脑风暴,分享、论证每条线索灵感,同时,我也见证到林姐反复修改字词结构时的纠结,回复读者来信时的耐心。这个年代娱乐至死,但凡文字工作者稍微愿意拉低下限搏出位,便不必愁销量如何,但被一本杂志所凝聚的我们,都以洁净纯粹的姿态坚持着“高考励志、人生导师”这个方向,为一批批来了又去的中学生们,坚守着一方精神策源地。

得到些什么,又失去些什么?诚然,选择文学创作,就是选择了静水流深。因为文字是寂寞的,本该轰轰烈烈的大学生活里,我不曾打马仗剑,不曾去过远方,没能留下太多青春的镜头。

但文字也是有张力的,生活布满裂缝,何尝不是一场永无止尽的人生大考?写作就是自我实现的过程,那些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晃动另一片云的励志能量,常常在指尖快速流泻间,惊喜地反照于自己身上。

2016年毕业前夕,我去编辑部所在的城市毕业旅行,受到林姐的热情接待。她等待在商场门口,戴一副黑框眼镜,与我想象中的样子别无二致。同行的还有一位女写手,认识了两年有余的三人,终于从遥遥千里,坐到了同一张小方桌前,就着一锅热气腾腾的食物漫谈风霜。编辑与作者之间,不见其人,先闻其心声,因为一篇稿件相识,如同一根鱼线将两人从人海里打捞出来,双方的劳动成果再于字里行间严丝合缝交织在一起,被共同推向读者,这样一种友谊形态,神奇又珍贵。

但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酒尽饭毕,飞机滑翔,离开一座城市的伤感开始漫涌,青春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散场。

随后,《破茧成蝶》休刊一年,这一年,恰也是我身上的学生标签被撕裂,忍痛想在世界一隅站稳脚跟,却又被迷茫反复打劫的一年。刚刚毕业的新人什么都不懂,全新的生活模式,陌生的行业领域,沉重的工作压力,夜夜加班时的焦灼无助,把人消磨得现实又市侩,很难再保有精力与初心,去坚持主流生活方式中不被人理解的文学创作。

意外的是,虽然写作停止,但依旧能不断收到读者的问候,十六七岁的男女学生们,通过信件、邮箱、QQ、微博等渠道找来,倾诉青春里的小烦恼,感谢我从文字中给予的能量。

最远的信件,甚至寄自黑龙江齐齐哈尔,娟秀的字体飞越祖国大半河山来到手中。被信任、怀念的感觉,是难以理解我之选择的周围人永远不可能收割的奇妙体验。

从林姐处得知杂志即将以全新姿态复刊的消息时,我已25岁,是会被00后叫叔叔的年纪,明明毕业不过两三年,却感觉漫长得物是人非,但心底仍旧为它旺盛的生命力而庆幸。

好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沉寂已久的写手群同样炸开锅,许多似曾相识的面孔又活跃而出,大家一起帮着林姐策划栏目主题,像是一砖一瓦重塑自己的家园。

看着本可以选择更多轻松职业的林姐重出江湖,依旧坚守自己那份热爱,我曾一度消亡过的情怀重新死灰复燃,对于新刊的第一次约稿,也毫不犹豫应承下来,并在尝试着重新延续那些未完的文字时,发觉技艺并没有因时间而生疏。

纸上一遇,相守五年。无数读者毕业长大,无数同行挥手离开,不敢再以学生身份自居的我,已明显不适合继续创作高考励志文学,但说出去很难有人相信,迄今为止,我仍倔强地保留着为杂志写稿的习惯,即使编辑部会有样刊寄来,自己依旧会厚着脸皮去书店带回一本杂志细心收藏,并见证它的内容与栏目日益丰富,一寸寸逐光而生,一点点加速奔跑。

无人能懂,也不必有人来懂,这份因不问年龄的执着带来的快乐:现实生活蝇营狗苟,我可以是落败的普通人,但在纸页上顶着不为人知的笔名,像小太阳一样尽量发散光和热,尽其所能影响一代代天南海北的少年,哪怕只能给他们留下转瞬即逝的一瓣馨香,自己的价值也能在怀疑与迷茫被击碎中得到彰显。

原以为早已告别,其实我们从未曾告别,重新捡拾文学创作,初衷却已不尽不同。如果年少时的努力是为了获得肯定,还有着某种虚荣心作祟,那么如今的坚持已铅华尽洗,不过是为了随时能够自我修复,像坚守的林姐,像坚守的写手们一样,守一片秋天在心底。

想起2016年时,在写作热情最饱满丰盛的时刻,看着不断有熟悉的面孔退群,又不断有新的面孔进群,我曾和林姐讨论过一个话题:什么时候,自己才会头也不回地离开?

最终的答案惊人一致:除非内心里最后的那一点倔强都消失不见,否则,也许会漫长得没有尽头。

小编叨叨叨:下笔之前则尔问我,能不能写自己跟破茧的故事,两个地方体现“倔强”:我们对杂志的坚守,他对纸媒的热爱。我说这样的话,你这篇稿子就只针对破茧了,再转投别家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了,他阔气地说无所谓,就想写自己和破茧的故事。一个法学院的国防生,义无反顾地把自己交给文字,这是不是就是倔强本尊?谢谢则尔,把我写得那么明媚,其实我知道我差得很远很远。我不知道自己何时会离开,但心底始终有一个倔强的声音在提醒我:未完成的梦,要做到底啊!—林木木

猜你喜欢
成蝶样刊励志
破茧成蝶,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未化茧成蝶的毛毛虫
生活励志
你若破茧成蝶
“差钱”也演“励志”剧
关于样刊申请邮寄方式变更的通知
关于样刊申请邮寄方式变更的通知
励志之情对里隐 嵌名之趣联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