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微距

2018-01-15 10:48
知识就是力量 2017年12期
关键词:阅读障碍科学家

前沿

供稿/驻外记者李青

地震给人类和自然环境带来的灾害是巨大的:1906年发生在美国旧金山的大地震,引起了大火,使城市的80%毁于一旦;1976年发生在中国河北的唐山大地震,将整座城市瞬间夷为平地,死伤惨重;近十年来发生的有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2011年日本沿海强震引起的海啸,造成福岛核电站严重核泄漏;还有2017年9月发生的墨西哥大地震。如果我们能在震前及时准确地发布地震预警,留出足够的时间做撤离准备,那么我们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可问题来了,我们能预测地震吗?答案是:目前还不能。不过,利用科学数据,我们可以估算出未来发生地震的概率,并在震后數秒内发出警告,为人员和牲畜的撤离争取宝贵的时间。

虽然地震还不可预测,但是古往今来,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都没有放弃对地震监测的研究。中国东汉时期的张衡,在公元132年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地动仪,开创了人类使用科学仪器测报地震的历史。英国地理学家约翰·米尔恩于1880年发明了第一台精确的地震仪。之后,随着英国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提出电磁感应原理,俄国王子鲍里斯·格里芩于1906年发明了第一台电磁地震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家们不断改进地震仪,现代的探测系统已经能客观、及时地监测和记录地震波的波谱。

地震监测系统需要安装很多的传感器,而装备这些传感系统是很昂贵的。最近,斯坦福大学地球物理学教授比翁多·比昂迪(Biondo Biondi)和他的团队发现了一种廉价的方法。他们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里铺设了4.8千米的光缆,利用光缆因地表振动会伸缩的原理,再排除其他产生振动的因素(比如路过的汽车),从2016年9月到现在记录到了800次地震,包括最近发生的墨西哥地震。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光缆不但能传输数据,还能用作地震传感器。要知道,世界各地已经铺设了成千上万千米的通信光缆,所以材料是现成的。不可否认,光缆的监测效果目前还不如标准地震传感器,但其造价便宜,敏感度也更高。比昂迪和他的团队将于2018年展开另一项测试,试图监测到那些传统地震观测台监测不到的小地震。

给钢板穿上防火的“油漆”大衣

供稿/朱崇恺

钢结构房屋最大的问题是:一旦起火,高温将迅速降低钢材料的结构强度,使其面临倒塌的危险。建筑物中现有的钢结构通常涂有阻燃层,即使着火,它们也能保证给钢材提供2小时的保护,从而确保屋内人员有足够的安全撤离时间。但是,科学家们并不满意其效果,因为要达到安全需求,涂层必须相当厚,价格也很高昂。近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工业地产发展商裕廊集团(JTC)联合发布了他们新研发的钢材表面涂料,并将其命名为FiroShield。

新涂料的基材由合成树脂制成,使用起来就像油漆一样。为达到防火和耐腐蚀性能,团队在其中增加了一些常见化学品的组合,当材料吸热时它们会发生化学反应,使涂层牢固地黏附在钢表面上。“虽然传统的防火阻燃层也会形成烧焦层,但这些阻燃层是泡沫状的,容易脱落,并将钢暴露在火中。我们的目标与传统的膨胀型涂料不同,它可以在高温下长时间地黏在钢表面上。此外,我们还可以添加颜料到混合物中,从而达到类似油漆的美观功能。”研究团队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教授阿拉文德(Aravind Dasari)和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陈江海(Tan Kang Hai)这样介绍他们的新涂料。

除了耐火性能和易用性外,FiroShield还可以保护钢表面免受腐蚀,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其他防火涂料可以做到。由于显著降低了防火层的厚度,FiroShield实现了降低材料价格的目的。同时,类似于油漆的性质使它能方便地涂覆到钢材表面,从而降低施工成本。

科学家提高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的世界纪录

供稿/朱崇恺

量子点是一种纳米级别的半导体材料,由于其尺寸惊人的小(通常为3~20纳米),原来连续的能带因为量子限域效应而变得分立,在有外界激发时电子会表现出一些有意思的光学和电学性质。日前,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化学材料和纳米科学组运用量子点材料,创造了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的新世界纪录,达到13.4%。

量子点太阳能电池作为新技术出现在2010年。最初的量子点太阳能电池使用硫化铅材料,效率为2.9%。之后经过不断改善,使硫化铅的效率突破2位数,2016年多伦多大学创下了12%的纪录。

最新的技术发展来自于完全不同的材料——三碘铯化铅(CsPbI3),它属于最近出现的卤化物钙钛矿材料家族。在量子点形式中,三碘铯化铅在开路时产生特别大的电压,约1.2伏特。科学家兼项目负责人约瑟夫·卢瑟(Joseph Luther)表示:“这种电压与材料的带隙相结合,使其成为多结太阳能电池顶层的理想选择。”顶层的电池必须是高效的,且对较长波长的光是透明的,以允许这部分阳光到达下层。串联工作的电池可以提供比传统的硅太阳能电池板更高的效率。

数字

2000吨

全球首艘2000吨级新能源纯电动船在广州南沙区龙穴岛下水试航。该电动船实现了五个“第一”:世界上第一艘全部采用锂电池作为全船动力的内河货运船舶;世界上第一艘采用直翼舵桨推进系统的内河大型运输船舶,直翼舵桨为国家发明专利产品;国内第一艘采用新型轻型移动式货舱盖的内河货运船舶;国内第一艘采用封闭式卸煤运输系统的自卸式运煤船;国内第一艘具有绿色…标志的内河大型运煤船。

该船安装有重达26吨的超级电容+超大功率锂电池,整船电池容量约为2400千瓦时,相当于40台比亚迪E6汽车的电池容量,理论上2小时可以充满电。船舶在满载条件下,航速最高可达12.8千米/小时(约7节),续航力可达80千米。船舶在航行中全程不消耗燃油,实现碳、硫等废气污染物及PM2.5颗粒零排放,达到《内河绿色船舶规范》中的最高等级。endprint

7天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日前宣布,将开始部署联合极轨卫星系统(JPSS),该系统第一颗卫星JPSS-1已于11月10日发射升空。NOAA官员称,JPSS-1卫星将极大地提升NOAA天气预报的精准度,使气象学家能够提前7天预报极端天气事件。

JPSS是美国最新一代气象卫星系统,计划包括4颗卫星。据JPSS首席项目科学家米奇·戈德堡介绍,JPSS-1卫星上将装备多种先进仪器,包括先进技术微波探测仪、可见光红外成像辐射仪套件、交叉跟踪红外探测器、臭氧监测和廓线装置,以及云与地球辐射能量系统等。这些先进仪器将极大提升卫星的监控能力,为科学家提供全面的全球气象观测数据。

根据NOAA计划,JPSS系统的另外3颗卫星JPSS-2、JPSS-3和JPSS-4将分别于2021年、2026年和2031年发射。

声音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深度学习的崛起,大数据成为行业绕不开的话题,更有“数据是不是越大越好”的讨论。面对争论,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在“JDD-2017京东金融全球数据探索者大会”的演讲中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高文院士判断,只要满足上述三个条件,就不需要外部数据,系统本身产生的数据就足够使用。可以想见,只要满足上述三个条件,机器就一定会赢,不管是得克萨斯扑克,还是围棋等类似的比赛。

高文院士还重点介绍了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的五项关键技术:第一个是大数据智能;第二个是群体智能;第三个是跨媒体智能,要把声音、图像、文字、自然语言等联结在一起研究智能;第四个是人机混合增强智能,人和机器混合起来后怎样让智能能力更高更强;第五个是自主智能系统,其实就是无人机。

趣闻

视力缺乏不对称性或是阅读障碍主因

阅读障碍是一种最常见的学习困难现象,全世界共有7亿多人深受其苦。近日,法国雷恩大学科学家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上发表论文称,缺乏人类视力中的一种基本不对称性,或是阅读障碍的主因,并据此提出克服阅读障碍的方法。

研究人员解释称,因缺乏必要的不对称性,阅读障碍者无法让主要图片与镜像图片同时成像后传送到大脑,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发音与视力表现上的不足。这个基本不对称性,是指两只眼睛中只有一只会关注并记住所看到的内容。有阅读障碍的学生,两只眼睛的视锥细胞因不具有系统不对称性,从而使视锥细胞与不同神经细胞的连接没有偏好性。

他们认为,使用脉冲调制发光二极管,可让两种图片到达大脑时出现些微延迟,从而能有效抑制阅读障碍症状,未来有望成为克服阅读障碍的新策略。

冒充黑洞吞噬光鲜的天体

在天文学家所有的观测记录中,会吞噬光线的只有一类天体——黑洞。黑洞之所以会吞噬光线,是因为黑洞的引力是所有已知天体中最大的,大到足以吞噬光线,使其无法逃逸。然而,在最近的天文观测中,科学家们竟意外地观测到一颗“冒充”黑洞的天体,它居然也会“吞食”光线。

这颗奇异的天体距离地球1100光年左右,是一颗围绕着名叫WASP-12的恒星公转的巨行星。它由气体构成,体积是木星的2倍以上,表面温度在2600℃,科学家将这类行星统称为“热木星”。但是真正神奇的是,它距离恒星这么近,恒星照射到它表面上的强烈光芒居然几乎都被它“照单全收”。科学家经过测定发现,仅有不足6%的光线被它反射出去,其发射率低到0.064!因此,这颗行星看上去是黑乎乎的一团,仿佛就是一个“黑洞”。

吃恐龙的青蛙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国际生物学家研究团队的科学家最近在《科学报告》上发表论文称,生活在7000万~6500万年前恐龙时代的大型青蛙竟然以恐龙为食。

科学家将这种神秘的青蛙命名为“魔鬼蛙”,又叫“魔鬼蟾蜍”。早在2008年,科学家就怀疑这种“青蛙之王”可能以恐龙幼崽为食,现在这种假设得到了证实。科学家认为,魔鬼蛙会借助草丛、泥地等环境伪装自己,一动不动地盯着周围的状况,假如看见大型动物路过,就会保持不动,如果碰见蜥蜴或小恐龙通过,便会迅速出击。

根据对史前青蛙化石强有力的下顎和牙齿的分析,以及按青蛙体型大小比例推算,研究人员估计已经灭绝的魔鬼蛙的咬合力有2200牛顿,这样的咬合力相当于50千克的水放在一根手指指尖上带来的压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阅读障碍科学家
明明的学习为何如此困难?
小学生阅读障碍的成因及矫正对策
假如我是科学家
学生阅读学习困难: 教师知多少?
阅读障碍
与科学家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