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学生就业适应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2018-01-15 19:24闫朝辉
职业·中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技工院校就业培养

闫朝辉

摘 要:本文对技工院校学生就业适应能力的内涵外延、构成要素以及现存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对提高学生就业适应能力的培养策略、训练技巧、实现路径、保障措施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引领广大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进而实现高质量就业和创新创业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技工院校 学生 就业 能力 培养

学生就业适应能力培养的问题,是技工院校针对学生未来就业和创业必然遇到的问题的超前谋划。职业培训新常态下,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既是学校贯彻落实技工教育办学宗旨,服务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未来就业的现实需要,也是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更好地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对技术技能型劳动者的迫切需求。笔者认为:技工院校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主要包括专业技术能力、高效率的工作能力、一定程度的创新能力和健全的智力、充沛的体力等满足就业岗位需求的各种能力的总和。探索技工院校学生就业适应能力的基本内涵、构成要素、培养策略、训练技巧、实现路径和保障措施,对学生实现顺利就业提前做好思想准备、知识准备、能力准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技工院校学生就业适应能力的基本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现代企业制度下,从学校教育教学角度分析,学生就业适应能力的基本内涵及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本专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本专业岗位的适应能力是技工院校学生就业适应能力的核心内容,也是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最基本的标准和最起码的要求。现代企业作为生产经营单位和商业服务的提供者,无不希望新招收的员工思想作风好、技术技能精、综合素质高、理论知识宽泛、专业操作娴熟,“来了就能用,上岗就能干,将来挑大梁。”也就是说,技工院校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仅需经过短期的岗前技能培训,或根本不需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熟悉企业的作业面,把握企业的生产流程、产品特性、技术标准、经营模式、产销策略。并能熟练运用在校期间学习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达到快速上岗、独立顶岗、完成生产任务、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标。

2.多个专业岗位适应能力

技工院校学生多个专业岗位适应能力的提出,是源于科技进步的要求。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经济结构调整提速,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缩短,新产品开发速度加快。致使企业的生产力布局和人力资源配置处于频繁调整之中。在这种客观环境下,职工岗位调整、专业变更和工种转换的概率大增,尤其是随着企业生产的高端化、产品的多样化和工艺的复杂化,企业某一种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某一个作业面的设计与展开,往往需要多个专业人员相互协作、密切配合、能力互补、交叉作业,急需那些精通某一专业、掌握相近专业、熟悉相关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这就愈发地要求技工院校所培养的毕业生,应同时具备多个专业岗位的技术技能适应能力。

3.对企业环境的适应能力

学生出校门进厂门,从技校的学生变成了企业的职工。伴随角色的转换,毕业生的社会身份、工作环境、生活空间、作息规律等在短期内均发生了急剧变化。一般来讲,技校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都要经过一个熟悉新环境、进入新角色、掌握新技能、走入新生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毕业生不但要经受住岗位技能、工作效率的评估考核,还要经得起企业生产劳动强度、企业特殊文化和各项规章制度的检验。相应地要求,学校应在学生在校期间,弥补学生环境适应能力教育缺失,补足学生就业短板,培养学生的劳动强度适应能力、企业文化适应能力、企业规章制度适应能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如常夜班、三班倒)适应能力等生存环境适应能力。

4.再就业和创新创业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机制的转型,尤其是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重组合并、改组改制、竞争失败、企业破产,导致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毕业即失业、上岗即下岗”。与之相适应,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的完善和新兴产业的崛起,也在客观上保证了技能人才的合理流动和失业人员的再开发利用,这就给学生提出了将来可能出现的转岗转业和再就业能力问题。随着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活动的深入人心,挖掘潜能、自主创业,开辟创造社会财富的新渠道,已成为当代大多数青年的追求和向往。自主创业作为新生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途径之一,同样也为技工院校学生提出了创业适应能力问题。

二、当前技工院校学生就业适应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学生就业适应能力培养问题缺乏系统性研究,存在认识不高、重视不够等问题

有的学校认为:技工院校的办学目标就是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完成理论知识传授、专业技能训练,学生职业鉴定合格、被企业录用后,学校的全部任务已经完成。至于学生到企业工作后,是否适应企业环境,能否胜任工作岗位,已不再是学校应考虑的问题。有的学校因其毕业生短时间内被企业大量辞退,或其毕业生大量跳槽、辞职,倒逼学校领导不得不重新审视技工院校的培养目标,直面学生就业适应能力培养问题。但因重视程度不够、投入力量不足,致使可操作性不强、实质性效果不佳。

2.教学硬件设施不足,教学过程缺乏与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整体办学水平不高

一些技工院校专业建设基础薄弱、优质办学资源匮乏,校内实训基地数量稀少、训练场地狭小、设施设备陈旧、装备水平差。有的学校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补充机制不畅、师生比例失调,尤其是“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结构失衡,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无法满足企业需要;有的学校,长期固守原有的专业设置,办学模式陈旧、专业开发滞后,对企业吸引力不强;有的学校,校企合作机制不牢,教学过程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缺乏有效对接,导致专业设置与当地产业需求接口不畅。

3.技工院校普遍存在忽视学生劳动观念和吃苦耐劳精神教育,造成毕业生就業安置难

目前,技工院校普遍忽视对学生的劳动观念教育,专门开设劳动教育课的极少,致使部分学生贪图安逸而轻贱体力劳动,“娇气”“惰气”充斥校园现象,这与劳动者吃苦耐劳的职业特点格格不入。近年来学生就业实践表明:毕业生到企业后,有的是因为职业意识不强而被企业辞退,有的是因为职业素质不高而被调整到技术含量较低的岗位。但更多学生自动辞职或被企业辞退,是因无法适应工作岗位的劳动内容和劳动强度,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就业安置难。endprint

4.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还停留在课桌上、书本上,教学活动缺乏有效性和实践性

有的学校就业指导课、创新创业课教学不同程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学做脱节现象,致使这两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在教学方法上缺乏自身特色;有的学校在就业指导课师资配备上专业性不强、经验不足、素质不高,教学内容缺少实战性,教学过程缺少情景性。教师授课案例缺乏,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程作用发挥不够;有的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没有考虑到学生年龄小、心智不成熟、应对挫折能力不强等特点,有的师资配置不足,课时量被随意压缩,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三、技工院校学生就业适应能力的培养路径与方法策略

学生就业适应能力培养问题涉及学校的专业能力开发、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教师整体素质、教育教学质量、实习实训装备、校企合作机制、就业安置方式、就业企业选择等诸多问题。就学生个体而言,涉及道德素质情操、知识技能水平、工匠品格养成、创新创业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应对挫折能力、再就业技能技巧等方面。笔者认为,培养学生就业适应能力,必须在总体思路上,坚持校企合作、推进学岗直通;在具体策略上,坚持重德强技、实现理实一体;在实现路径上,加强就业指导、开展创业培训;在方法措施上,加强师资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根据市场需求开设专业,切实保证学校专业设置与本区域产业需要有效对接

首先,要深入人力资源市场和企业开展调研。2016年人社部印发的《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管理规范、质量提升、特色鲜明、环境优化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的目标,为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创造了机遇、提出了挑战。因此,技工院校要对本地区人力资源市场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摸清产业需求底数、掌握行业发展规律、搞好企业需求预测、稳步开发新兴专业。同时,借助校企深度合作平台,开展现代企业用工性态研究,开阔眼界、反馈教学,形成“办学跟着产业走、专业跟着行业走、课堂跟着岗位走”的全新办学格局。

其次,要实现教学标准与用工标准的无缝对接。技工院校要坚持课程内容与产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原則,围绕为区域经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这一目标,突出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抓好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和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要以“双师型”教师建设为重点,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实训基地和专业建设,要立足校内和校外两个维度,一方面,要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推进新型学徒制,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加大资金投入、优化专业布局、完善硬件设施、提高装备水平等方式,着力提高校内各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质量,提升专业基础能力建设水平。

最后,要正确处理好骨干专业与热门专业建设之间的关系。骨干专业是指那些科技含量较高、操作技能复杂、专业能力要求较强的专业,一般开设历史较长、规模相对稳定,但在市场变化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供大于求的专业,如电气技术、数控技术、机电一体等专业。而学校为抢抓市场短期热点,新上的一些热门专业,如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幼儿教育等专业,学校尽管底子较薄,但是属于社会急需的短线专业,大多技术要求不高,投资少、见效快。解决这一矛盾的原则应当是长短结合两手抓,骨干专业要坚持不懈上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热门专业要大干快上抓机遇,不失时机占领市场。

2.做到各类课程有效衔接,着力培养“一专多能”“一人多技”的复合型人才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主基调。技工院校的学生群体代表着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未来和希望,技工教育阶段的学生时代正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因此,技工院校要围绕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这个核心,针对在校生所学专业标准、年龄结构特点、心理心智特征和日常行为模式,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大纲要求、课程教学性质、课堂教学内容、职业道德纪律、职业行为特点等,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政治高度和战略考量出发,认真落实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书育人全过程。

二是加快在校学生“一专多能”的培养。要针对目前部分专业划分过细,单一课程学制过长,学生知识面过窄,专业实践能力不强等客观情况,对“一专多能”型人才的培养,可以考虑合并相近专业,在理论教学上浓缩合并、优化组合,扩大知识范围;在实习实训教学中以一个专业工种为主,兼学其他专业内容,在其顶岗实习中再专门进行本专业岗位训练,提高操作技能。此外,还要立足于学校现有专业实训基地、设施设备和师资力量,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和职业体验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多地涉猎其他专业知识,从而练就自身多方面的能力。

三是积极探讨“一人多技”培养的新路径。学校可以利用第二课堂、业余时间,开设多种形式的培训班,组建兴趣小组,学生可以根据爱好兴趣自愿选择。要把实习教学尽可能地定向安排在校企合作企业,并纳入企业的生产经营之中,让学生在“学中干”和“干中学”,保证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紧密联系。由于企业提前介入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纪律观念和劳动态度。同时,学生对企业环境、工作岗位、生产任务、产品质量、企业文化、劳动纪律、作息时间比较熟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技能,毕业后迅速适应岗位需要,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3.充分发挥好校内课程教学的协同作用和组合效应,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首先,要增强教学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在专业课和文化基础课教学过程中,要有机融入企业生产过程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比如对于电子商务专业,任课教师要通过学生对商标法的学习,指导喜欢书法美术的学生进行商标设计制作。对于符合我国《商标法》的商标注册条件的,鼓励学生向国家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甚至向相关生产经营、销售企业推介、转让自己的商标权,从而打通学生从“学知识”到“高技能”、由“适应性”到“创造性”的成长通道,打造学生高端发展成才的教学模式,进而培养大批“道德深厚、知行合一、文武兼备、德艺双馨”的高技能人才。

其次,要选好配足职业指导课程教师。技工教育是产业与教育、学校与企业、学习与工作之间的“跨界教育”。在这一教育类型中,职业指导课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职业指导课要选配专职负责学生就业的工作人员担任主讲老师,发挥他们与企业联系多、企业情况熟、了解国家就业政策等专长,增强该门课程教学的直观性和实效性。同时,还可以聘请合作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本地杰出工匠、创新创业标兵、优秀毕业生代表作为校外辅导员,以专题讲座、传授经验、现身说法等形式,突出教学的社会性和实践性,使学生身临其境、融入其中,培养能力、拓展才华,塑造人格、砥砺品行。

最后,要突出对学生的劳动观念教育。技工院校要以“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教育为抓手,将劳动观念教育引入课堂,将其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并将其提升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劳动者和实现技工教育目标的高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主动融入优秀企业员工标准元素,引导学生向企业“准员工”的身份转变,以现代企业员工的标准进入学习、工作和生活状态,从而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感受工作的本质、顿悟工匠的真谛、塑造完美的心灵、享受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的爱岗敬业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和吃苦耐劳、严谨细致的匠心品格。

技工院校学生就业适应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内涵丰富、外延广阔、涉及面广、预见性强。如何立足于自身办学资源现状,科学构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符合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适应当前在校生文化基础实际,保障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策略和机制,还需要技工院校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邓小彬.基于校企合作的技工院校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研究[J].职业,2016(2).

[2]李赛.技工院校学生职业指导现状调查与思考[J].中国培训,2016(5).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高级技工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技工院校就业培养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