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县红脂大小蠹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方法

2018-01-15 10:29张朋飞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23期
关键词:发生原因防治方法特征特性

张朋飞

摘要 本文分析了河北省兴隆县红脂大小蠹的发生原因,介绍了红脂大小蠹的特征特性,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以为红脂大小蠹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红脂大小蠹;发生原因;特征特性;防治方法;河北兴隆

中图分类号 S763.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3-0104-01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occurrence causes of Dendroctonus valens Le Conte in Xinglong County,introduc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est,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thod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its prevention.

Key words Dendroctonus valens Le Conte;occurrence cause;characteristic;control method;Xinglong Hebei

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 Le Conte)又称强大小蠹,主要为害生长衰弱的油松,在新鲜伐桩和伐木上危害尤其严重。兴隆县于2014年首次在六里坪林场发现红脂大小蠹危害状,并捕捉到成虫。2015年,在六里坪林场发现有危害致死树,开始在六里坪林场进行全面防治。2015—2016 年,结合有害生物普查,在全县范围内的油松林中布设了120个红脂大小蠹诱捕器。通过监测调查,发现全县多地油松林均有零星发生。

1 发生原因

1.1 对油松的采脂行为

20世纪90年代,对油松林采脂后,伤口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受伤面积较大,树势减弱,为红脂大小蠹营造了生存条件。

1.2 2012—2014年油松林间伐

油松林间伐后,伐区楞场设在了林区中间,停放时间较长吸引了红脂大小蠹。

2 特征特性

2.1 形态特征

成虫:雄体长5.3~8.3 mm,为体宽的2倍;雌体稍大,长7.5~9.6mm,平均8.3mm。初羽化时棕黄色,后变为红褐色,少数黑褐色。头窄于前胸背板。触角第1节延长,呈膝状;无喙。额面不规则隆起,粗糙,有3堆瘤起。口上片有2个泡状突起。鞘翅前缘弧形突起,并有高起的堤,堤上二有齿1排[1-2]。

卵:乳白色,椭圆形,长约1.6 mm。

幼虫:蛴螬形,无足,体白色。老熟时体长11.8 mm,头宽1.8 mm。尾部有臀棘。

蛹:平均体长7.8 mm。初为乳白色,后渐变为浅黄色、暗红色。

2.2 生物学特性

2.2.1 寄主。主要为害生长衰弱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亦危害白皮松(Pinus bungeana Zucc.ex Endl.)和华山松(Pinus armandi Franch.)。

2.2.2 生活习性。以1年发生1代为主,部分个体2年发生3代。以成虫、老熟幼虫和3龄幼虫在树干基部或根部的皮下越冬,极少数个体以2龄幼虫或蛹越冬。以成虫形态越冬的群体是害虫传播和危害的主要群体。

越冬成虫于4月中下旬开始扬飞,5月中旬为盛期,6月中下旬基本结束。初孵幼虫始见于5月下旬,6月下旬为孵化盛期。8月下旬为化蛹盛期,9月中旬为羽化盛期。大部分成虫取食韧皮部补充营养后,直接进入越冬状态。少数新羽化成虫可在适合的条件下扬飞,侵袭新的寄主。

越冬老熟幼虫于5月中旬开始化蛹,6月下旬为化蛹盛期,7月上旬为羽化盛期。因幼虫大部分在温度较低的干基和根部皮层内越冬,发育较慢,且不平衡,故而成虫扬飞期较长,7月至10月上旬林内一直有成虫扬飞、危害。8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8月中下旬为卵孵化盛期。最终大部分以老熟幼虫(4龄)和2~3龄幼虫越冬,一小部分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化蛹、羽化为成虫越冬[3-4]。以成虫、蛹或幼虫越冬。

该虫嗜食新鲜伐桩,一般为害胸径10 cm以上的油松活立木的主干基部(50 cm高),侵入孔直径5~6 mm。成虫取食形成层,虫道向下钻蛀,长30~65 cm,宽1.5~2.0 cm。坑道内红褐色粒状虫粪和木屑混合物随松脂从侵入孔排出,形成中心有孔的红褐色漏斗状凝脂块,其颜色由深变浅,直至呈灰白色。幼虫亦取食形成层,形成扇形共同坑道,2~3龄幼虫即可环食树干一周,造成树木死亡,幼虫向下取食可达主根和侧根。幼虫老熟后,沿坑道外缘做彼此分离的肾形单独蛹室化蛹。

3 防治方法

应根据红脂大小蠹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防治方针。一是严格执行检疫制度,杜绝带虫苗木的调运和栽植,防止红脂大小蠹的传播扩散。二是悬挂红脂大小蠹诱捕器。每年5—10月,特别是5月、9月2个扬飞高峰期,在有红脂大小蠹发生的油松林林缘,每隔50 m悬挂一个诱捕器,利用诱芯将红脂大小蠹引诱到诱捕器内,定期收集,集中灭杀。三是磷化铝熏蒸。在地势平缓、作业方便的林地进行磷化铝熏蒸。对侵入孔较多的树,选用厚≥0.1 mm的塑料布(聚氯乙烯薄膜)围绕树干一周。在最高侵入孔15 cm以上的部位,用胶带将塑料布上端与树干贴实,不留缝隙。用胶带把塑料布接缝处粘牢,在塑料布与树干之间投入磷化铝片3~5粒。用土将地面的塑料布边缘掩埋密实。四是高效氯氰菊酯与废机油混合液。受害株集中的林地,用高效溴氰菊酯与废机油以1∶20的比例混合,均匀涂抹于有红脂大小蠹侵入孔的油松树干上。要求从最高侵入孔15 cm以上开始,向下至树干底部全部涂上混合液[5]。五是伐根处理。当发生地点为公园景区核心区域时,为不影响景区美观,可以伐除红脂大小蠹危害致死树,并对伐根进行处理。主要方法是采伐后用聚氯乙烯薄膜内置磷化铝熏蒸,第2年春天统一清理,包括侧根要彻底挖除销毁。油松采伐后的伐桩也要按照此法处理。

4 参考文献

[1] 郭建荣.芦芽山保护区红脂大小蠹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J].山西林业科学,2007(1):22-25.

[2] 賀红,李孟楼,郭新荣,等.红脂大小蠹生物学特性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1):140-142.

[3] 王霞,郝映春.关帝林区红脂大小蠹生物学调查初报[J].山西农业科学,2016,44(7):100-1014.

[4] 韩国忠,曹建军,杨爱玲.红脂大小蠹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3(4):47-48.

[5] 李东霞.泽州县大小蠹生物学特性研究[J].山西林业科技,2009,38(1):23-25.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生原因防治方法特征特性
朝阳市玉米苗期常见病虫害及除草剂药害防治方法
丰农啤1号大麦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医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研究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