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活动载体 提升新闻品质

2018-01-15 07:32徐素新
记者摇篮 2018年11期
关键词:科技兴农新闻策划创新

徐素新

【摘 要】多年来,葫芦岛日报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每年都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有组织有计划的采访活动,比如“360行记者体验”“园区行”“科技兴农百村行”“家乡行看变化”“军营一日”等,有力地提升了新闻品质。仅以“科技兴农百村行”为例,谈谈创新活动载体对提升新闻品质的作用。“科技兴农百村行”是葫芦岛日报精心组织策划的大型新闻采访活动,历时5个月,在6个县(市)区中采访了55个乡镇的100个村,参与记者60多人次,投入人力之多、涉及面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在新闻采访活动中绝无仅有。通过这次活动,记者做到身入、心入、脑入,汲取了更天然的营养,锤炼了职业作风,提升了职业水准,升华了职业精神。

【关键词】科技兴农   新闻策划   活动载体   创新

一、认真组织,精心策划,一以贯之是采访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

任何一项好的活动不经过认真精心的组织策划就会打乱仗,无章法可循。而一旦有了好的策划方案,让其躺在那里睡大觉,不去落实,不去实践,那无异于一纸空文,落实得不到位又只会停留在形式上。为此,我们制定了详细的策划方案,与市农委沟通确定100个农业各业先进村,召开5次采访对接会,各乡镇宣委把意见反馈乡镇领导并对采访对象进行反复筛选调整,做到采访有方向有目的有对象,做足功课,减少了盲目性,提高成功率。采访记者做到了三见面,与乡镇领导见面,与采访对象见面,与主管部门见面,广选重采,重中选特,优中选精。整个活动经历了春的播种、夏的耕耘、秋的收获,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有重点,取得了预期的传播效果,较好地实现了新闻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南票大枣建昌中草药稿件见报后,有读者打电话询问相关情况,要批发大枣种植中草药,南票宣传部还把我们采写的稿件收集发在他们网站上,作为推介他们地区农业产业特色的资料。可以说,没有前期的精心策划,没有精心组织落实,没有这样的创新活动作为载体,采写出的新闻作品不可能有这样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这样的效果使我们感到欣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是农村,重点是农民。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道上,作为媒体如何去担当去作为?我们感到责任重大。这次创新采访活动,我们帮助农业部门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宝贵材料,发现挖掘出好多在农业生产中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很多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得以推广应用,媒体的作用得到了发挥,有力促进了“三农”工作的开展。

二、思考,心入,走下去还要跳出来,是采访出精品的关键

没有思考就没有高度,不能心入就会漂浮。这次采访活动尽管主题很明确,方向很清晰,但在活动启动之前,参与采访的记者集中进行了预热,集中培訓,组织学习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人手一份,认真研读,深刻领会,抓住要点,这对于深入采访,把握主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用心倾听,虚心请教,认真思考,深度挖掘,仔细观察,把每一次采访都当作是一次学习的过程,做到了采访不到位不放弃,思考不到位不动笔,写得不到位不出手,为了挖掘素材,有的采访要进行二三次,有的稿件要反复研究写作角度,甚至修改几次,直至满意为止。正是身入、心入、思考,才写出了叫响的作品。比如,《多彩的菊花身价倍增》《一盘鲜食杂色蛤31道工序始出来》《紫苏不休眠出口到日韩》等,这些作品紧扣主题,视角独特,写作手法精巧,用生动活泼的语言、鲜活的事例,反映了科技兴农的丰硕成果、典型事迹及成功经验,现场感强,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感染力,挖掘出的事例具有很强的引领示范作用,给读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记。正所谓脚踏实地,作品才能出人头地,也充分证明了好作品都是靠两个脚板跑出来的,都是在两脚泥一头汗中采写出来的。正如记者感言,作为记者,只有到了一线,扎根到一线,才能真正抓到“活鱼”,只有深入到百姓当中,倾听他们的心里话,真正俯下身,才能深切体会群众,才能更好地转变作风,以更加敏锐的眼光和视角升华报道主题,才能靠平日深厚的积淀丰富报道内容。也只有在真正唠嗑中学说家常话,劳作中感受冷暧,才能更好地采写出好作品,因深入而生动,因真切而感人。

三、大型主题策划活动是提升形象、锻炼队伍、锤炼作风、历练本领的有效方法

这次采访活动由葫芦岛日报社要闻记者承担完成,这是对队伍的一次锻炼,一次大检阅。根据采访的人员特点,分成六组,以老带新,进而提升整体水平。这样的组合,产生了三个非常好的效果。其一,在学习中提升进步。新记者向老记者学习,学习扎实的采访作风,学习他们具有的职业敏感,从而在政策把握、提炼主题、写作技巧、表现手法上都有很大提升,同时,老记者有针对性指导,要比单纯就理论说理论更有效、更管用。其二,自加压力,形成一种竞上的氛围。六组100个村,难免出现同质化、同题化,但在采访过程中,各组之间有一种比劲,在同质上找角度、找新意,在同类上找特色挖亮点。开动脑筋,挖掘素材,他们白天深入大棚内、果树下、鸡舍中、猪棚里,田间地头,进行采访,与农民心交心,拉家常,听民声。晚上伏案写稿,把鲜活、鲜为人知具有突出特色的典型事例呈现给广大读者,在他们看来,这次采访是最辛苦也是收获最多、感触最多的一次采访活动,这是创新活动载体的实际成果。其三,团队意识增强,更加注重团结协作。各组长能够担负职责,既采访写稿又要指导修改,任务很重,没有怨言,体现了吃苦奉献精神。此外,组团采访代表体现报社记者整体形象,比单兵作战更具影响力。通过这次采访活动媒体与各县(市)区乡镇记者与通讯员搭建了沟通的桥梁,也真切地听到了他们对宣传工作的诉求及很好的建议,记者扎实的采访作风也给基层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提升了媒体的影响力,因作品精彩也增加了报纸的美誉度。

不惧艰难,不惧繁琐,不辞辛苦,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挖掘,追求其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这就是在“科技兴农百村行”采访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促进新闻业务不断提升的不竭动力。经验告诉我们,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提升新闻品质,是实现新闻最大传播功效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科技兴农新闻策划创新
董敏芳:在科技兴农的道路上大步前进
科技兴农?促进乡村振兴
新闻策划让新闻报道深一度
石门:科技兴农打出“特色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