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磐石市气候特征综合分析

2018-01-15 11:44庞旭龙李博宇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2期
关键词:平均气温降水量强降水

庞旭龙 李博宇

摘要 利用磐石市气象局近30年全要素气象资料,对2017年磐石地区降水、气温、日照等气象数据进行分析比对。结果表明,磐石市2017年年降水量574.1 mm,较常年偏少137.7 mm;年平均气温5.2 ℃,较常年偏高0.2 ℃;年日照总时数2 223.1 h,较常年偏少126 h;2017年磐石市主要气象灾害为夏旱、旱涝急转、夏涝,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分析得出,水分条件、特别是夏季水分条件会对农业生产产生重要影响,生产中应予以充分重视。

关键词 气候特征;气象灾害;吉林磐石;2017年

中图分类号 P4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2-0223-01

磐石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吉林市南部,地处长白山区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于丘陵半山区。受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的影响,磐石市气候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磐石市气候的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热而多雨;秋季凉爽多晴朗天气,白天温度较高,夜间温度较低,昼夜温差较大;冬季漫长而寒冷。

1 2017年全年气候特征

2017年磐石市气候主要特征:年降水量574.1 mm,较常年偏少137.7 mm;年平均气温5.2 ℃,较常年偏高0.2 ℃,其中冬季1—2月、春季3—4月气温稍低,夏、秋季及12月气温均偏高;年日照总时数2 223.1 h,较常年偏少126 h,除5月、7月、9月偏多外,其他月份均偏少或接近正常;积温多于常年,初霜日期与常年接近,但终霜日期早,无霜期长。2017年作物生长期由于降水不稳定,主要是6月降水特少,气温偏高,持续高温少雨致使磐石市出现了严重夏季旱情[1],作物生长受到严重制约,而7—8月数起短时强降水及连续降水引起局部洪涝灾害;同时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出现了局地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对作物产量也造成一定影响[2]。

2 全年气候分析对比

2017年磐石市春季(3—5月)气温偏高,回温初日(连续3 d温度≥10 ℃)出现在4月14日,日照时数偏多,降水量略多;夏季(6—8月)气温正常,日照时数偏少,降水量明显偏少;秋季(9—11月)气温略低,日照时数偏少,降水量偏少;冬季(12月至翌年2月)气温偏低,日照时数偏少,降水量偏多。

2.1 降水

2017年磐石市春季(3—5月)降水量130.0 mm(图1),较常年同期多14.0 mm,尤其5月降水充足,土壤湿度正常,没有出现旱象,促使春播生产进度快、苗情好,是磐石市春季难遇的雨水条件。夏季(6—8月)降水量349.7 mm,比常年同期少118.1 mm。主要表现在6月降水特少,仅有37.4 mm,较常年同期少71.3 mm,致使磐石市出现了旱情,作物生长也受到严重制约。从7月开始随着局部地区对流天气增多,降雨量也有所增加,使全市旱情有所缓解,但进入7月中旬后,数起短历时强降水导致旱涝急转,对处于发育期的农作物影响极大。进入8月,尤其仍处于农作物生长发育期,继7月短历时强降水后连续阴雨天气,农作物生长受到夏涝的威胁。秋季(9—11月)降水量50.2 mm,比常年同期少54.8 mm,主要体现在9—10月明显偏少,较常年同期少55.3 mm。冬季(12月至翌年2月)降水量44.2 mm,较常年同期多11.2 mm,冬季由于降雪多、地面积雪时间长,对牧业有一定影响。

2.2 温度

2017年磐石市年平均气温5.2 ℃(图2),较常年同期偏高0.2 ℃。春、夏季(3—8月)平均气温14.4 ℃,较常年同期偏高0.5 ℃,但3—4月偏低,分别较常年同期低3.1、3.4 ℃。由于3—4月气温偏低,大田播种期稍微滞后。进入5月以后,气温持续回升,并且土壤墒情良好,没有影响作物生长发育。进入6月中旬,气温陡升,6月14—17日连续4 d气温超过30 ℃,最高气温达到31.5 ℃。6月各旬最高平均气温分别为17.6、25.2、25.5 ℃,蒸发量正常,未出现旱情。秋季(9—11月)平均气温5.4 ℃,较常年同期偏低0.5 ℃。冬季(12月至翌年2月)平均气温-17.2 ℃,较常年同期偏高3.0 ℃,连续4年为暖冬。

2.3 积温与日照

2017年磐石市全年≥10 ℃活动积温为2 878.5 ℃,较常年(2 843.1 ℃)多35.4 ℃。终霜日出现在4月29日,比常年同期早8 d;初霜日出现在9月28日,较常年晚6 d;全年无霜期151 d,比常年同期多15 d。全年日照时数2 223.1 h(图3),较常年(2 349.1 h)少126.0 h。

3 气象灾害及危害

2017年磐石市主要气象灾害为夏旱、旱涝急转、夏涝。6月因降水量严重偏少导致夏旱,农作物正处于决定产量的营养生长期,严重制约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7月中旬后多起强降水导致旱涝急转,包括7月14日暴雨,降水量为59.8 mm;7月21日暴雨,降水量为51.7 mm,对生长發育期的农作物影响极大。8月份多起连续降水导致夏涝,包括8月2—7日降水,降水量为56.0 mm;8月15—19日降水,降水量为24.6 mm,同样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局部地区形成涝灾。干旱和夏涝都会对农作物产量造成严重影响,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4 结语

磐石市春季干旱多大风,多年来持续建设的水利设施基本可以解决春季抗旱问题[3-4],所以春旱已不是主要问题。夏季,农作物处于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的关键时期,这个过程对秋收产量起着决定作用,不但农作物需水量增大,同时也是高温和水分大量蒸发的集中时期。而磐石市夏季降水变率小,发生夏季多雨的几率很高,尤其近几年连续出现夏涝或旱涝急转。磐石市凭借目前的水利条件可以抗御夏涝,不会造成农作物大幅度减产,故而磐石市粮食产量处于稳定的水平。根据2017年磐石市气候特征,并结合农业生产状况进行分析,发现水分条件、特别是夏季水分条件会对农业生产产生重要影响,生产中应予以充分重视,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5 参考文献

[1] 徐亚敏,毛荣华,许炳南.贵州夏旱成因初步分析[J].贵州气象,1994(2):17-26.

[2] 孙旭映,渠永兴,王坚.地理因子对冰雹形成的影响[J].干旱区研究,2008(3):452-456.

[3] 郭丽莉.水利设施在抗旱减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39(5):217-218.

[4] 李强.水利设施在抗旱减灾中发挥重要作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13):48-49.

猜你喜欢
平均气温降水量强降水
2020年主汛期长江流域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立春
基于小时精细常规资料对廊坊6~9月短时强降水预报预警指标研究
1961—2018年高密市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1987—2016年丰镇市降水演变特征分析
从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看莱州市30a气温变化
阜新地区短时强降水时空特征分析
1981—2010年拐子湖地区气温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近50年来全球背景下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1956—2014年铁岭县降水变化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