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及思想政治教育引导

2018-01-15 09:52丁晶晶
智富时代 2018年11期
关键词: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丁晶晶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高校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近年来愈加凸显,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本文就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弱势群体虽然是大学校园里为数不多的学生,但其思想政治教育却是现代高等教育不容忽视的问题,他们同样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对其思想政治的教育引导关系到高等教育能否健康有序发展,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一、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定义

2002年3月5日,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这是我国官方首次提出“弱势群体”这个概念,接下来被社会各界广泛使用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2005年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弱势群体教育研究”专题组,把大学生弱势群体初步定义为:“由于家庭、社会、学校和学业方面的影响而导致其处于不利地位的大学生群体。”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生力量,他们的政治方向、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行为趋向正确与否,直接决定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后继有人。大学生“弱势群体”是相对于大学生正常群体而言的一个概念。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呈现上升趋势,已经成为政府、社会、学校和家长共同关心的普遍社会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当前高校的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稳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

二、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分类

(一)心理障碍弱势群体

如今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较多学生从小受到家长溺爱,缺乏体验挫折和失败的经历,加之缺少独立生活经验,造成心理抗压能力较差。进入大学,开始集体住校生活后,常出现不能适应大学生活,不愿主动与同学交往,变得自我封闭、逃避现实、脆弱敏感。这部分学生易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二)家庭贫困弱势群体

大学生弱势群体中的大部分学生是由于家庭贫困,在经济上无法支付各项费用,唯有依靠资助或依赖于亲友帮扶,平时个人生活省吃俭用。除了必要的开销外,几乎没有娱乐休闲,甚至无法和正常家庭的同学参加更多的社会活动,人际关系疏离,没有心理归属感,因此产生自卑封闭的心理。

(三)学业问题弱势群体

部分学生进入大学新环境后,因为自控能力差,纪律观念淡薄等诸多原因,沉迷网络,引起学习成绩大幅下降。再加之课程门类增多,教師授课方法不同于高中阶段等因素,这些学生未能适应大学学习,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逃课厌学等情绪,学业陷入恶性循环,这部分学生形成了学业问题弱势群体。

(四)就业恐惧弱势群体

在大学生就业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或弱势的大学生形成了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由于严峻的就业压力等因素,使大学生心理长期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一群体的存在对于社会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

(五)生理缺陷弱势群体

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导致身体出现疾病,从而产生自卑心理。这类学生虽然数量不多,但心理压力极大,不愿接触社会,担心受到伤害,脆弱敏感。

三、大学生弱势群体进行思想政治引导的途径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调节

大部分弱势群体来自于社会弱势群体家庭,由于自卑等原因不愿意与他人交谈,隐藏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不愿与其他人沟通。加强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调节,有利于弱势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更有利于促进弱势群体大学生的和谐发展。建立院校弱势群体长期帮扶体系,对弱势群体学生定期进行针对性心理指导,使他们逐渐融入集体,感受到师生的关爱。

(二)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学校要加强对贫困生的帮助,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要充分开展“奖、助、贷、补、勤、减、免”等各种奖助政策,给弱势群体提供勤工俭学等岗位,帮助学生自立自强,脱离弱势。同时,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生活帮扶层面,通过展开励志个人先进事迹报告会,弘扬正气,树立典范,使得获资助学生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达到物质和精神双丰收的目的。

(三)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学校在重视对学生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帮助学生增强克服困难和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促进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身心健康,发展健全的人格。尊重弱势群体学生,发掘其创造性和闪光点。

(四)注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从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来看,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家庭各方面有着重要的联系。其中,家庭又是影响个人性格品质的重要因素,家长的文化程度及教养方式都对子女的人格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家庭的参与,形成家校合力,家校互补、融合贯通的局面。

(五)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

针对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应当立足专业,使求职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积极大胆投身社会实践,踊跃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拓宽知识层面,学会适应社会。政府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建立向就业弱势群体倾斜的就业政策,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助力度,形成健全的大学生就业政策体系。

【参考文献】

[1]鲁守栋,李楠,张怡炜.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界定的思考[J].当代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8(06):216-217.

[2]高萌,黄秀娟等.关爱大学生弱势群体与对策[J].赤子.2015(21):103.

[3]刘庆.人文关怀视野下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2017(10):95-101.

[4]吴紫苑.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大学生弱势群体精神救助[J].价值工程.2015(34):185-187.

猜你喜欢
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法价值分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民粹风下,台军成岛内“弱势群体”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