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调查研究

2018-01-15 09:52吕健吴跃明
智富时代 2018年11期
关键词:空巢养老老年人

吕健 吴跃明

【摘 要】提升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水平是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短板,中西部农村普遍存在空巢老人养老服务潜在需求大、现实需求小,且供需不匹配的问题,本文针对性地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空巢;养老服务

切实提升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水平是我国农村发展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但在实际工作中,其重要性被大大低估,各类设施的投入、运转以及服务的内容、效果等与预期目标相去甚远,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的发展阶段滞后于理论研究,与实际需求不相匹配。学术界从1991年就开始研究空巢老人相关问题,2003年以来,空巢老人养老服务持续成为研究的热点,并且因为城乡发展差异,与城市空巢老人相比,农村空巢老人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类,第一类是研究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及其应对措施;第二类是比较分析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模式;第三类是分析单个因素,如社会支持、精神赡养、心理健康等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影響。这些研究深化了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认识,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转型时期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积极的解决办法。但这些研究忽视了农村与城市的发展不平衡,主要运用研究城市空巢老人的方法,使得结论与实际有所偏离,因此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有进一步深入探讨的价值。本文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出发,调查了典型的中西部地区安徽省旌德县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情况,并结合我国农村空巢老人服务的一般性情况,对问题进行梳理,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以及提出对策建议。

一、农村空巢老人基本状况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调查研究报告(2009)根据家庭成员将农村空巢家庭分为老年空巢家庭和老年类空巢家庭,老年空巢家庭主要包括未婚、丧偶等独居户以及无子女或子女大部分时间不在身边的夫妻户,类空巢家庭则是指存在子女之外其他人的同住户,如老年人的未成年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照料者等。本文的分析具有一般性,但侧重于从狭义的农村老年空巢家庭概念。西方一些学者认为,“空巢期是一个发展阶段,中年父母期待子女离开家庭,更加独立并能成功地进入他们的人生阶段,”因此,“空巢是一个普遍又正常的家庭事件”。但是随之而来的养老问题使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严峻的挑战,日益引起人们的担忧,空巢家庭被逐步“非正常化”了。

当家庭空巢化遇到“老龄化”社会快速来临,空巢家庭的养老问题更为集中爆发,冲击着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是全球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根据《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2017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41亿,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58亿,占总人口的11.4%。预计到203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25.3%,到2050年,这一比例达到36.5%。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则显示,“我国农村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共有空巢家庭1 495.79万户,占农村家庭总户数的68%,空巢老年人口有2 179.39万人,占农村65岁及以上人口数的69%;‘空巢家庭正逐渐成为我国农村地区老年人家庭的主要生活模式。”因此,如何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特别是解决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是我国政府、社会和家庭都面临的紧迫问题。安徽省旌德县老龄化及农村空巢养老问题更为严重,全县户籍人口14.98万人,60岁以上老人3.33万人,占人口总数的22.3%,是国际标准的2.2倍,其中农村老人年2.58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77.5%。农村老人中60%以上属于空巢老人,普遍存在经济收入低、缺乏生活照料以及患有慢性病等问题。随着城镇化的加快,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在城镇买房定居,农村空巢老年人口预计未来突破老年总人口的70%。

二、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空巢老人问题的核心是养老问题,以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体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养老服务在农村普遍供给不足,空巢老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处于较低水平。主要的问题表现为农村养老服务的需求与供给的不匹配。

不同于城市,当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是潜在需求大,但是现实需求小。一些研究强调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需求大,准确而言,应是养老需要大,需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将需要转化为现实需求。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生活需求,特别是高龄、失能的空巢老人在吃、穿、住、行等方面都需要人力照顾,全面解决老人的日常生活问题;第二是健康需求,空巢老人在身体体检、小病防治、大病照护、精神慰藉等身心健康方面面临不同程度的现实困难;第三是社会需求,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不足,孤独感远甚于非空巢老人,渴望老有所依、老有所靠、和睦融洽的养老环境。

相比于养老需求,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第一是老年人口数量增多与养老服务数量有限存在矛盾。现有的养老机构数量和床位只能使少部分老人享受专门的社会养老服务,截止2017年底全国有养老服务机构42.9万个,床位714.2万张,而2018年全国60岁以上老人为24090万人,平均每名老人的床位数为0.03张。第二是农村养老服务的内容与空巢老人实际需求不完全匹配。居家养老的空巢老人除了子女有限的经济支持外主要是依赖自我养老,而原本就因陋就简的养老机构为了减少成本投入,提供的服务项目单一,通常以解决老人吃住为主,很少关注老年人精神需求,服务质量低下。尤其是因为资金、组织管理等原因,大多数养老机构无法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如预防、诊疗、护理、保健等,一些条件好的机构也只是配备简单的医疗设施,且大多数没有规范的医疗管理。第三是农村中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缺乏,大多数空巢老人会选择邻里互助,而在养老机构中有专业护理知识的养老服务人员也很少,工作人员往往身兼多职,员工老人比达到1:20以上,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农村中空巢老人养老服务漠视了真实需求,形式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为切实满足空巢老人养老需求,探究问题背后的原因就有其必要性。

三、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问题产生的原因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供给不足有个人、家庭、社会、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首当其冲的是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空巢老人固守家庭养老观念,不愿意接受新的养老形式。传统家庭中,子女与父母同住,养老能得到基本的保障,但随着青壮年到城市寻求更高的收入机会,代际分离成为常态,家庭的生活模式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而观念却没有随之改变。这个观念也包括社会的观念,认为养老只是家庭的事,因此也没有丰富的养老服务可供选择。观念没变责任义务也就没有变,但现实上是农村家庭无论从经济支持上还是精神慰藉上都是“失责”的,这不完全是家庭个体的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养老社会化已成為必然的趋势。

然而,农村养老事业发展长期停滞,无论是商业化的养老还是公益性的养老都处于较低的层次,突出表现在商业化的养老组织稀缺,服务项目种类少、品质低,公益性的养老则是投入不足、基础薄弱。以所调查的样本为例,全县10个乡镇共有10所敬老院,68个村中有47处村级养老服务设施,以及2所民办养老机构,敬老院主要是保障农村中无子女或失独的空巢老人的基本生活权益,全县这一部分空巢老人为809人,占农村老人的3.1%,其中敬老院集中供养233人,仅占农村老年人总数的0.9%;2所民办养老机构共有床位170张,入住129人,利用率为76%,入住的老年人仅占全县农村老年人口的0.5%。其他各类空巢老人主要是依赖家庭养老,村级养老服务设施提供了一定的补充。已经建成的村级养老服务设施主要由县民政局发放一次性建设补助和运营补贴,免费为辖区内的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但总体来说,由于资金投入少,村级养老服务设施规模小、配备不完善,也没有专人进行管理,社会认可度低,老年人参与活动较少。

在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社会化养老成为最重要的补位途径,但现代养老产业未能辐射到广大农村,这是我国农村养老问题恶化的重要原因。前面提到样本县只有2所民营养老机构,而且规模非常小,运营模式也是复制敬老院,根本谈不上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这也是广大中西部地区的普遍现状。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的居家养老是最温情的方式,但在我国农村老龄化程度加深并且呈现高龄、失能、空巢特征,以及快速城镇化的情况下,以产业化的方式提供灵活多样的高质量服务是最现实的选择。我国曾提出的构建“9073”养老格局——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实现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社区照顾服务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至少在当前的农村是不合适的,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劳务输出规模大、周期长,90%以上都难以在家照顾老人。

农村存在广大的未开拓的养老服务市场,但是养老供给服务却严重不足,其最根本原因是我国,特别是农村处于“未富先老”的困境之下。根据样本县调查所得,全县民营养老机构主要按照全自理、半自理、不能自理三类老人进行收费,平均标准分别为900元/人·月、1500元/人·月、2300元/人·月,而现在农村60岁以上老人的社会保障金,每月为80月,全年才1020元,除此之外,子女会有少量的经济支持,基本上再没有其它收入来源。非常有限的养老服务因为费用不菲都难以得到充分利用,形成农村养老市场已经饱和的假象。事实上,相对于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的潜在需求来说,这类养老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数量与质量都不足,没有意愿和动力进行转型升级,形成家庭、政府、机构养老鼎立并存的局面,并通过服务优质、收费低廉的优势真正打开农村养老服务市场的大门。

四、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问题的应对措施

提升空巢老人晚年生活质量水平,增强他们的辛福感,关键在于以发展为基础、政策为导向、制度为保障,释放并满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实现供需有效衔接。根据分析的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以下几点应对措施。

1.转变农村传统养老观念,认可社会养老方式。这是农村社会养老扩大服务范围,将养老从家庭解放出来的关键性一步,对老年人以及子女、社会具有积极的效应。

2.在促进城乡公共养老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下,增加政府投入,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保障水平。尤其是要分阶段、分层次、分级别建立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依据农村空巢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承受能力、个人喜好等创新不同的养老服务模式。同时,也要强调个人和家庭的养老服务责任,在合理水平上将部分养老服务成本内部化,提升家庭养老服务效能。

3.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服务领域,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政策扶持等方面一视同仁,实现养老机构投资与经营主体多元化,拓展农村养老服务市场。

【参考文献】

[1]杨静慧 《欠发达地区农村空巢家庭养老的困境与应对》,《甘肃社会科学》,2017(06),p.177-181;

[2]陈媛媛 《空巢问题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兰州学刊》,2018(02),p.199-208.

猜你喜欢
空巢养老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空巢生日不孤独
养生不是养老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