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思考

2018-01-15 09:52江俊
智富时代 2018年11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大学生

江俊

【摘 要】“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人才的主要源头成为了高校,不论是国家经济发展或是科技进步,都提出了必须强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的要求。可以说,在推动我国整体创新能力提升的各类途径中,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这一部分是极为重要的。而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不但需将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落实,同时也要积极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并开展创新竞赛,以此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思想与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

在社会发展进步的推动力中,创新能力十分重要。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不但能为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提供基础,同时也能使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更为迅速。这也使得高等教育内容中,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已具备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首先,能为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奠定基础。在社会与人类文明不断发展和进步下,人们也逐渐具备了更强的主观意识,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上也更为强烈。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有着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对于创新创业的欲望也更为强烈。他们迫切希望能在自己的努力下将就业岗位上的愿望实现,并以独特的方式将自己的才华展现给世人,以此将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大学生的同时,更为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通过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推动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其次,能使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更为迅速。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创新使其发展的原动力。当前背景下,科技与人才的竞争是最为根本的竞争,而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皆为大学生,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这一责任承载在他们身上[1]。故而,高校必须落实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创新创业意识的提升,以此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最后,能将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满足。我国市场经济当前为工业经济过渡至知识经济的转型阶段,市场经济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不足。知识经济相比工作经济来说有着更高的专业人才要求,国际环境有着激烈的经济,我国企业要想站稳脚步,就必须积极建设企业人才队伍、培养人才综合素质。同时,在不断调整的城乡产业机构下,企业人才掌握专业技能水平的基础上,还需具备技术创新能力。而通过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可使大学生与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为高校教育体系的发展提供帮助。

二、现阶段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系统认知不足

高校个别管理人员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认识不足,通常以就业指导、课程规划等方式为主,对于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无法提供可靠的帮助。同时,高校在理解、分析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上也有一定的欠缺,认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仅需在创新活动、创业设计大赛下便可实现。此外,个别高校是以学生就业问题的缓解来定位创新创业教育,以期通过各类理论知识的传授实现学生教育的强化,针对学生实践能力并未予以重视,也就无法实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培养。

2.缺乏健全的课程体系

我国有关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缺乏完整的系统。个别高校是以书本知识为主讲解创新创业,同时大部分教师也缺乏创业经历,以致于无法开展具备权威性、实效性的专业培训。课程设置中,也没有系统分析各个专业、阶段的学生,无法将创新创业教学价值凸显。再加上较为单一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

3.未能落实实践平台的搭建

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必须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完整、系统的理论知识课程系统能为学生的高质量学习提供保障,但是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由于我国高校的重视不足,所开展的课程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效果不佳。尽管有部分高校组织了实践活动,然而过于浅显的内容、深度和维度,使得学生思维模式得不到深入拓展,如此一来也就频频出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的问题。

三、个性化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路径

1.转变意识观念,彰显自我个性

首先,转变大学生观念。依据现有就业情况而言,大学生需坚持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理念,以“创新多元”的就业观将传统“专业对口”观念取代。在校期间不断进行知识面的拓展,充分明确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道路中,创新创业也是一个重要内容[2]。而在具体创新创业中,也需对相关观念进行有意识地更新,如勇往直前、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心态平和等品格力量。

其次,重视自我培养。在培养能力时,需将课堂内外彰显自我的机会牢固抓住,对创新创业所需的组织、管理和协调等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在学习理论知识时,需将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通过观察力、联想力的充分利用,推动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意识的提升。同时,就实践活动而言,需积极、主动参与,以便创新创业经验的累积,将重要的机会提供给创新创业精神的发挥。

2.完善双创体系,服务个性发展

首先,高校应立足于经济社会、国家发展战略上,进行教学理念与模式的全新构建,围绕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提升,就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其次,落实双创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效建设。在融合双创、专业及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上,落实多层次、立体化双创教育体系的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有特色、多样化、与大学生特点相适应的高质量教材选择。

最后,推进双创师资队伍建设。积极组织专职教师研究双创教育理论、案例,为他们提供创业的体验条件,如挂职锻炼、组织学生体验创业活动等[3]。使其双创意识、能力得到提升。同时,通过企业家、专家学者、成功创业人士的聚集,以专兼结合的方式完成高素质双创教育的组建。

3.设置双创保险,增添平台特色

一方面,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保险制度的构建,降低风险。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大学生仅有2%~3%的就业成功率,相对于美国的20%远远不足。而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包含大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创业准备不足等多方面。而要想将大学创新创业的顾虑消除,何友增(全国政协委员)提出了设置大学生创新创业保险制度的建议,将保底机制提供给创业失败的大学生。然而,由于该保障制度与商业保险机构涉及到了合作,如何设置险种及债务限额最高为多少等相关政策问题尚未妥善。

另一方面,结合创新创业保险制度,進行多层次、广覆盖的公共创新创业服务特色平台构建,以此将大学生创新创业中所遭遇的融资、场地等各类难题协调、解决。同时,高校也可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的构建,积极联系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将有关创新创业项目培训、政策咨询、导师辅导、心理辅导等各类服务提供给高校。以“私人定制”的方式,在信息化、科学化双创平台的运用下,以大学生个体为对象进行差异化双创保险的制定,以此将其后顾之忧消除。

四、结语

未来发展取决于教育的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得以进一步建设的关键。个性独特、特性明显的大学生,使得教育逐渐朝着个性教育改革。该背景下,高校需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逐步结合个性化教育,将人才培养中个性化教育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同时,积极结合理论与实践,深入研究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个性化教育的影响、作用,以此实现创新创业教学的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晟硕.基于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J].新校园(上旬),2017(11):158-158.

[2]刘言福.论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J].丝路视野,2017(35):69-69.

[3]李旭.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问题与对策研究[J].知识文库,2017(18).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