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产融结合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模式的政策设计

2018-01-15 10:14董亮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4期
关键词:产融控股公司辽宁

摘要:企业实施产融结合可以较为高效地发挥资源优化配置作用,这使非金我们所处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因此产融结合后实体经济中的企业和虚拟经济中的金融机构在这种条件下的结合存在着诸多风险,产融结合后的效应很难得以预测。因此,对有效的产融结合模式进行政策完善迫在眉睫。

一、辽宁产融结合在推动辽宁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辽宁经济结构效率低下

目前,辽宁省内的企业所实施的产融结合目前尚处于低端水平,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更多的是来资本回报率、管理水平与结构有效率。要想进一步扩大产融结合的作用,就必须从结构效率入手,忽略资本效率和管理效率。辽宁省目前的产融结合不能很好的对资源进行有效配资,本区域投资为主的银行机构业务面狭窄,经济结构没有得到有效优化,在这种不良的金融环境下,企业无法实现产融结合所应发挥的作用。

2、辽宁经济基础条件缺乏

辽宁省当下的资本市场相对落后,尤其是在我国现有经济体制下,市场经济有待进一步完善,在资本融合方式创新应用上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随着国际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由此而帶来的金融风险也随之增加,而且我省在金融监管制度上还不够健全,在很大程度上阻碍辽宁企业产融结合模式的发展进程。除此之外,现行市场机制无法充分发挥产融结合的作用。金融市场中介组织就现行体制下发展也并不能满足目前发展需求,无法为产融结合提供动力支持,也制约这产融结合模式与世界接轨。

3、目标不合理,形式不集中

目前很多产融结合的案例,大部分产融结合形式都趋于表化,缺乏深层次的融合,是一种分裂式的融合。其目的大多以追求短期利益,背离了产融结合是以实现长远战略目标为宗旨的初衷,就辽宁省现阶段企业实施产融结合所处的阶段来看,和发达国家和地区企业实施产融结合阶段相比仅仅处于初级阶段,企业缺乏大局观、协同意识和战略眼光,在一体化进程中处于发展的慢车道。

4、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有待完善

辽宁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实施产融结合模式能力的企业大多采用企业集团成立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而我省对金融控股公司在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仍是空白,监管部门无法根据会计报表获得企业经营的真实信息,对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极有可能为了追逐利润钻法律的空子,而金融市场本身就具有相对较大的风险,这就加重了企业面临风险的可能性,导致企业不但没有从实施产融结合中受益,反而使企业经营可能面临巨大损失的局面。

二、实体经济实现产融结合有效模式的政策设计

(一)完善辽宁省资本市场

辽宁资本市场在经历的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对我省的经济社

会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建设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作为环东北亚经济带的重要节点,近些年随着老工业基地的不断衰退,经济状况不容乐观,加之大环境的资本市场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制度不健全、结构缺乏合理性、层次不明晰、市场监管不到位、信息披露不及时等影响因素,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产融结合的效应值。因此,只有不断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体系,对于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要资本市场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逐步完善,加快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的步伐,在这种环境下的实施产融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推动辽宁省实体经济和金融机构的赶超发展。

(二)完善辽宁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协调发展机制

产融结合作为企业战略发展的最终发展模式,将成为辽宁实体经济融入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新趋势,国内外的经济发展史已经证实了经济发展必须以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前提,只有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虚拟金融产业作为实体经济的润滑剂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因此,只有实体经济和金融业协调发展,互为补充、互为促进,才能使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当前社会环境下,辽宁的企业实施产融结合的目的大多以参股获利,短期的资金融通,拓宽融资渠道等。并没用以长远的战略角度考虑产融结合,要想真正达到产融结合的目的必须完善辽宁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协调发展机制,以实体经济发展为导向,扩展金融业务,实现产融结合模式的效用最大化,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两者互为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环境。

(三)完善金融控股公司内控机制

金融控股公司通常控制管理相关的各类金融机构所开展的经营业务,不过由于银行机构、证券机构、保险机构、信托投资机构各自具有不同的管理模式与经营目的,难免的在利益述求方面无法得到相应统一。此外,实施产融结合后的各个相关企业处于金融控股公司统一的管理权范围下,在内控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所开展的金融业务相互交叉关联,很有可能在单一业务产生风险时,发生连锁反应,是风险迅速扩散到金融公司内部其他业务上,从而产生系统性风险。因此完善金融控股公司内控机制,让内控机制渗透到各个业务环节当中去,一旦产生风险可以迅速熔断,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因此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是实现信息的安全性、资本的流动性、交易的流畅性、经营的稳健性的保障。

(四)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管理机制

风险管理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到了企业未来发展的生死存亡,企业的风险管理涵盖企业全方位的动态管理过程,主要考量资源配置效率、风险防范手段、风险指标设定等因素,这些因素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除此之外,由于金融控股公司结构的多重关联性,实体企业在实施产融结合模式时,需要双方相互配合、互为支撑才能产生化学反应。基于以上原因,实体经济和金融机构在合作实施产融结合时,首先要构建符合双方诉求的产融结合组织构架,然后通过将组织框架进行细分,考量每层节点以上的组织可能存在的风险,通过拆分分析风险,从而实现对整体的风险进行防控。第一层要对资本流动性进行有效管控;第二层必须加快完善内控体系,以保证对风险的有效管控;第三层对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情况进行有效管控。

参考文献:

[1]马国川.青木昌彦:中国经济“新阶段”[J].财经,2015(1).

[2]陈启清.正确理解和适应新常态[J].中国国情国力,2014(10).

[3]孟庆轩.从产融结合到产融双驱:企业的资本化扩张模式[J].国际经贸探索,2011(1).

作者简介:董亮,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政策性金融、服务业研究.

基金项目:2018年度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8zx029.

猜你喜欢
产融控股公司辽宁
金融监管新形势下城投公司产融结合路径探讨
辽宁之光
我国产融结合研究的脉络与趋势
——基于CNKI文献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产融结合如何服务实体经济——基于商业信用的证据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辽宁舰
大型企业集团对控股公司的管理模式及措施
产融结合进程、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
——基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逻辑
河南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可行性及风险监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