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蔬菜集约化育苗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8-01-16 04:53任福森刘贺娟陈昊放郭志伟
蔬菜 2018年1期
关键词:新乡市集约化蔬菜

任福森,刘贺娟,陈昊放,郭志伟,孙 强

(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新乡市地处河南省北部,南临黄河,为豫北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水集中,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资源丰沛;在历史上就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也是重要的蔬菜适宜产区。近些年,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及农业技术的大力推广,新乡市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蔬菜产业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及农民科学技术素质的不断提高使新乡市菜农对高质量蔬菜秧苗的需求意识迅速增强,从而催生了新乡市蔬菜集约化育苗产业的迅速发展。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无论从政策引导、技术研发,还是生产管理、营销模式方面,都表现出了一种积极向上、努力探索的发展势头。在探索发展的过程中,大多数企业都因地制宜地采取了灵活的方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还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深化供给侧改革的进程中,蔬菜集约化育苗无疑是农产品供给侧改革的缩影。本文立足新乡市蔬菜集约化育苗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摸索改进的方向,以小见大,为新乡育苗企业的发展、蔬菜集约化育苗产业的壮大及农产品供给侧改革提供更多实践经验;探索符合本地特色的生产模式,为进一步推动新乡市蔬菜集约化育苗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和引领农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1 新乡市蔬菜集约化育苗现状

1.1 育苗种类

“苗好半收成”,育苗环节是现代蔬菜生产的重点环节之一。蔬菜集约化育苗是在人工相对可控环境条件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采用标准化技术,运用机械化、自动化手段,批量化生产适龄壮苗,具有设施优良、技术标准、装备先进及质量优、效率高、效益好等优点[1]。新乡市的蔬菜集约化育苗基本上以满足本地蔬菜生产需要为主,育苗的种类主要是番茄和黄瓜,辅以辣(甜)椒、茄子等;其中番茄和辣(甜)椒全部为自根苗,黄瓜大多数为(白籽南瓜)嫁接苗,一部分茄子为嫁接苗。

1.2 育苗技术水平

从整体上来看,新乡市集约化育苗的新技术和新品种应用处于中等水平,以常规的番茄、辣椒、茄子自根苗以及常规设施和管理方法为主,育苗技术还存在着水平参差不齐的弊端。目前主要运用日光温室与塑料大棚育苗,极少用智能玻璃温室。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育苗主要采用畦面、竹筏及育苗床架,极少采用自动喷淋系统,管理方式也较落后,但成本相对较低,接受度较高。智能玻璃温室配备相应设施环境控制器,比较先进,能更好地满足育苗需求,但建设及运行维护费用较高,不易推广。

随着育苗产业的发展壮大及育苗观念的转变,传统的育苗方式正在逐步被淘汰,品种更新和技术改进的速度加快,一些自动化、智能化管理设备也开始被投入运营,如黄瓜嫁接育苗技术、自动喷淋系统和环境自动控制设备等;这必将会使育苗技术朝着智能化、精细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1.3 供给能力

目前,新乡市育苗场年生产能力绝大多数不超过100万株,多数在50万~60万株,全市自给率不足1/3,而且随着设施蔬菜产业的持续发展,优质蔬菜种苗的需求量还会进一步加大;这对新乡市蔬菜集约化育苗的供给能力形成较大压力,故急需提高产能,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1.4 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

本地集约化育苗从业人员大部分属于有经验的种植大户,从事育苗行业大多凭借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及来自于山东寿光、河南内黄、河南农业大学和当地技术人员的技术指导;虽然,他们有一定的经验及较高的技术水平,但是缺乏系统的学习,对育苗中出现的突发状况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专业判断和处理,达不到对育苗质量的完全把握。少数规模稍大的育苗场专门聘请专业技术员做指导,或在嫁接等关键时期雇佣外地熟练工进行操作管理;这样虽然增加了成本投入,但是,这种管理模式下能够保证育苗质量,长期来看仍是明智的选择。

2 新乡市蔬菜集约化育苗的发展模式

新乡市蔬菜集约化育苗基本上采用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方法措施灵活多样。总体上看,从设施设备选型、环境调控方法,到运行管理、操作技术,都能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成本低、管理方便的措施,而不是照搬某一种模式。

2.1 设施选择

在设施选择方面,有连栋大棚和日光温室2种,其中日光温室占85%以上。由于日光温室储热保温性能较好,并配合使用多层覆盖和加温设备等,基本上能够满足黄瓜、番茄等常规蔬菜育苗需要。如果只在出苗期利用地热线加温,出苗后采用多层覆盖而不采用其他加温方式,仍可确保茄果类蔬菜育苗的正常生长。日光温室加温成本较低,容易管理,是目前适合新乡市的最为经济实惠的育苗设施之一。

连栋大棚由于建造成本高、储热性能稍差以及加热保温成本较高等原因,使用者不多,甚至有前期尝试使用过,后来又弃之不用的现象;但是有个别专业合作社利用地热温泉加温,有效降低了加热成本,而且以耐低温的芹菜育苗为主,使连栋大棚冬季低成本育苗成为现实。

2.2 加温方式

新乡市蔬菜集约化育苗加温方式主要有“煤炭-小锅炉-散热片”“天然气-燃烧炉-散热片”“柴油-热风炉”“地热温泉”“电热线”“电暖器”等,其中以“煤炭-小锅炉-散热片”较为普遍。保温方式主要是温室内多层覆盖(二道膜)。

2.3 基质和穴盘选择

所使用的基质绝大多数是市售商品基质,极少数为自配基质[2]。所使用的穴盘规格以50孔/盘为主,少数企业的辣椒、茄子、番茄使用72孔/盘。

2.4 经营方式

采用以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主,辅以家庭农户的经营方式。销售方式以订单形式为主,先期预付一定费用;有的采用自主育苗方式,育苗方根据市场走向及往年经验和来年预判,自主选择所育品种及数量;还有一部分根据客户所需进行来料加工,进行定制服务。另外,部分育苗场还利用分布于各乡村的农资经销店以及长期活跃在田间地头的“技术服务人员”作为销售中介来为自己增加订单。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很多场家还发展了淘宝店铺及微信微店的网上订单业务,为走出本市奔向全国提供更大平台,微信群、朋友圈、公众号正在成为信息发布、经验交流、技术指导、销售服务的重要沟通方式。

3 存在的问题

3.1 规模较小

从新乡市蔬菜产业规模、发展趋势和目前育苗场订单数量上看,目前现有育苗规模远远不能满足本地需求,每年还有大量菜苗仍需从外地购买,这反映出新乡市集约化育苗规模太小。从客观现实情况来看,由于资金不足,大部分育苗场都还处于家庭经营模式,面积小,技术落后,硬件差,效益低。虽然有些育苗企业以合作社方式经营,但缺乏资金支持,设施水平与技术水平跟不上,不能完全保证育苗质量,不能形成规模;此外,种植品种及规模的限制使种植户偏向于就近选择育苗方,这造成育苗场散且小,无法集中分布。

3.2 设施简陋

受条件限制,多数育苗企业的设施设备都采取“因陋就简”的形式,没有移动式苗床,将育苗盘直接放于地上(或塑料薄膜上),导致水分管理不均匀和病虫害隔离不彻底等问题发生。

新乡市地处太行山南麓,受雾霾天气影响大,冬季光照不足是影响幼苗生长的重要因素,而全市育苗场绝大多数没有补光设备,建议探索使用生物补光设备和技术,逐步解决这些技术瓶颈和障碍。

生产管理成本中的工人工资占很大比例,如基质的配制、播种、覆盖、浇水等操作环节基本是靠人工完成,而采用机械化、自动化设备是减少用工量、减轻劳动强度的最有效方法;但是在很多育苗场中由于认识不到位、缺乏资金、使用者素质不高等,根本没有机械化、自动化设备的配置,有的虽然有设备,但是因“不会用”“不好用”等原因而使这些先进设备成为摆设。

3.3 技术缺乏

有很多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对种苗标准化生产认识不足,只是采取简单模仿的方法,形似而神不似,导致操作管理不科学、不规范。有的根本不了解幼苗不同时期的生长特点,缺乏环境及幼苗调控技术,没有严格按照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管理措施的原则,肥、水、温度管理简单粗放,造成幼苗生长不良。将育苗盘直接放于地上、在基质里随意掺土、施肥时期元素配比凭感觉等现象时有发生。还有的只看重幼苗外观质量,而不注重内在品质,对品种特性如定植后的抗病性、管理要点及产量特性等方面也不甚了解。

3.4 规划和流程设计不合理

大部分育苗场都存在建场布局规划不够科学,工作流程不合理、不完整,缺乏严格的操作规程的问题,相当一部分育苗场甚至根本没有规划、流程和操作规程。

多数育苗场以合作社的名义进行经营,但是其实质是以个体家庭为主体,虽然“自食其力”形式的经济收入要比公司化运作高一些,但是建设规模、场地和资金投入都受到严重限制,组织化程度极低,内部运行管理很不规范,工作人员随意性强,导致管理存在空白地带,业务协作不畅,效率较低,从而影响了技术和管理在提升经济效益中应该发挥的积极作用。

3.5 缺乏政府统一规划、引导与扶持

目前,新乡市蔬菜集约化育苗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但是适合本市的最佳发展模式、管理方法和集约化育苗的产业格局尚未形成,迫切需要政府部门统一规划、引导、组织协调、资金扶持和技术推广与交流等。

4 对策

4.1 扩大规模

政府应加强对蔬菜集约化育苗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项目支持、专项资金扶持等途径加强对育苗设施的投入,根据实际情况整合相关育苗资源,通过合并育苗场、互助合作等方式扩大育苗规模。相关院校和科研单位要加大对蔬菜集约化育苗的研究和技术推广力度。育苗企业也应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资源,提高效益,对外寻求投资和信贷支持,积极争取项目;通过与种子销售公司进行合作推广等方式进一步扩大规模,满足市场需求。

4.2 完善设施

利用项目资金与政策支持及院校科研单位的帮扶,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如增加遮阳、湿帘风机等降温和加温设备,环境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喷淋及水循环系统,生物补光设备,移动育苗床等;引进机械化、自动化设备并采用能耗低、环保节能设施。当然,任何新鲜事物都有一个熟悉和适应的过程,针对这个问题,应重视新设备的调试和员工的培训工作,使用者只有熟悉、了解设备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才能用起来得心应手,从而达到省工、省时、降低成本的目的。

4.3 提高育苗技术水平

育苗技术水平的提高需要政府、农技推广部门进行积极的宣传和引导,统一组织系统的理论培训和实践经验交流活动,充分利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提高育苗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如近几年新乡市农业局曾多次组织本市合作社人员赴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进行考察学习,积极引导本市蔬菜集约化育苗产业发展。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在技术引进和集成创新的基础上起草编写了茄果类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这些都及时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信息和技术支撑;同时,育苗企业更需要立足本市,放眼全国,紧跟市场导向,提高竞争意识,积极参加培训及外出参观先进示范基地,学习并引进先进技术,不断提高育苗水平。

4.4 合理规划布局和科学设计流程

在大多数育苗场缺乏合理规划及流程设计的情况下,补齐规划和流程设计短板将会极大提高整个育苗场的生产和管理效率。要对各功能区进行合理布置,保证育苗工作的有序和高效;有条件的育苗企业可以请相关专业人士进行规划和设计。流程是体现企业业务模式的有效途径,也是帮助企业分析和诊断业务运作中存在问题的工具。科学设计流程要求育苗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制度、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应急方案等,以确保工作组织化程度高、内部运行管理规范、工作人员针对性强,进而充分发挥出技术和管理在提升经济效益中应该发挥的积极作用。

4.5 政府统一规划、引导和扶持

对于已建的育苗场,政府可以统一进行调查,收集信息并登记,通过沟通进行资源整合,建立连片区,并给予资金补偿,淘汰落后场地,对有价值场地进行改造升级。对于以后的育苗场地建设制定相应标准,应考虑建在地理位置适宜、周边交通发达、供排水流畅、水质空气较好的地方;同时,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保护环境、节约土地、集中连片的原则建设一批高标准、高起点的育苗场,为新乡蔬菜集约化育苗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此外,在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科技攻关立项方面优先考虑重点扶持蔬菜生产及集约化育苗,为发挥新乡市蔬菜集约化育苗产业的巨大潜力提供有力的外部保障。

5 展望

蔬菜产业的不断发展,对保障市场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劳动就业、拓展出口贸易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蔬菜集约化育苗既是蔬菜栽培高新技术的最先应用者,也是蔬菜产业进步的引领者,为蔬菜高品质、高收益提供有力保障[3]。作为起步较早、发展势头较猛的新乡市集约化蔬菜育苗产业更应抓住这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市场潜力,正视所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提高硬件设施和技术水平,合理规划布局以扩大规模,形成集约化程度高、专业技术过硬、影响力大的蔬菜集约化育苗平台。在满足本地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寻求对外输出的可能,把新乡市蔬菜集约化育苗产业做强做大,推广农业新技术,引领农业新发展。

[1]陈海旺,刘殿功,张艳玲.夏秋季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J].天津农林科技,2013(3):19-20.

[2]武征远.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的应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4(14):21-22.

[3]刘永富,任福森,石娟化,等.河南新乡蔬菜穴盘育苗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2(12):38-39.

猜你喜欢
新乡市集约化蔬菜
秋季蔬菜集约化育苗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奇怪的蔬菜
河南省新乡市老干部大学校歌
新乡市
蔬菜
基于集约化的电费电价管理措施探析
探究县供电企业财务集约化实践分析
新乡市中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现状研究
集约化育苗助推现代农业
新乡市锂电池专利情报分析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