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红薯叶片栽培新技术

2018-01-16 05:27宋廷梅
蔬菜 2018年12期
关键词:腋芽薯块种苗

宋廷梅

(重庆市永川区中山路街道办事处,重庆 402160)

红薯亦称甘薯,俗称“红苕”,是一种栽培历史较长、分布面积较广的旱地作物,在全国各地都有大面积种植,是深受人民喜爱的农作物。在过去粮食供应紧张的年代,有“一季红苕半年粮”的说法,为解决当时人们的温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然而近年来,由于种植面积减少、品质下降,导致市场行情不如从前火爆,生产规模逐年下滑;因此,发展红薯生产是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栽培效益的现实需求,也是改善大众食物结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增种秋红薯,采用新技术,减少用种量,提高单产,缩短生长周期,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种植效益的一种独特手段,叶片栽培法及其配套技术是一种改变现有红薯生产状况、提高红薯产量及品质的创新方法。

1 叶片栽培、效益明显

通过试验发现,红薯叶片(腋芽)栽植新技术与传统栽培法有着明显区别,既可减少用种量,提高单产,又能缩短生长周期,提早上市,能有效提高产值和增加经济收益。叶片栽培法的用种量比常规栽培法减少一半以上,常规栽培法每株种苗需2~3个叶片(腋芽),新方法只用1个叶片(腋芽),大大节约了成本,还能提前20 d上市,每千克单价可提高0.5~1.0元,保守估计比常规栽培法每667 m2增收1 000~2 000元;同时,薯茎尖也能卖出好价钱,可显著增加经济收入。

2 优选良种、适时早栽

2.1 适时栽插

适时早插以利增产。早栽能提高红薯对温、光、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增加每667 m2植株数和结薯量,促进薯块的迅速膨大,因此要抢时早栽。利用旱地玉米收获后的玉米带作厢(畦)栽薯,或水稻收获后栽培一季秋红薯,既可增加粮食产量,又增加了一季蔬菜,同时还是解决生猪饲料来源的有效途径。现以秋红薯为例,重庆地区旱地栽秋红薯可在7月下旬—8月上旬进行,稻田栽插秋红薯时应注意及早开沟排水,水稻收获后及时作埂抢湿栽薯,采取边整地、边起埂开厢(做畦)、边分腋芽叶片、边栽植的办法栽插薯苗,降低损耗,以便提高成活率。栽插时期在8月20日前,为了保证成熟、提高产量,不宜延迟至立秋以后栽插。

2.2 优选良种

秋红薯应选用适应性强、病虫少、用途广、营养价值高并具有抗癌防癌功效的优良品种。全国适宜栽插秋红薯的地区较为广泛,一般大面积栽插的品种都可用来作秋红薯的种苗;但立秋以后气温逐渐下降,有效生长时间短,应适时提前栽插并尽可能选用抗逆性强、藤叶长势旺、结薯早、块根膨大快、叶片肥厚、耐湿性好、产量高的早熟高产良种,如渝苏303、渝紫263(紫心薯)、渝薯34、渝苏297、南薯99等。

3 选择地块、培育壮苗

3.1 选地整地

首先应选择轻壤或砂壤土质进行栽培,土层深厚、肥沃向阳的地块更佳;周围土壤、水源必须无污染且远离污染源2 km以上。栽前平整土地,水田可起垄,砂地整平即可。起垄时,垄面宽度、高度要均匀一致,垄宽30 cm,垄高30 cm,沟宽20 cm[1]。

3.2 培育壮苗

利用春薯或夏薯的薯藤叶片,于栽前加强种苗管理,用少量尿素对水提苗,培育无病、浆汁多的壮藤作种苗。选用秆粗节密、老嫩适度、浆汁丰富、无病、无退化、无不定根、节间短密的叶片作种苗进行栽插,也可利用大田疏苗拣出的健壮薯藤叶片栽插,不同的品种要分开栽植[2]。

4 施足底肥、合理密植

4.1 施足底肥

栽前要施足底肥,在平整田块时,每667 m2应施用无污染、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2 500~3 000 kg,或每667 m2浇施腐熟粪水3 000~4 000 kg,也可撒施生石灰50~70 k g和过磷酸钙40~50 kg,或用高效复合肥250~300 kg均匀撒施;肥料施下后,将农田耙细、整平、起垄,深耕26~33 cm,深耕比浅耕15 cm的薯田效果要好,可实现增产20%左右。砂壤土地亦可不起垄,直接平地栽插。

4.2 精心栽植

在晴天下午或阴雨天气栽插,采取边整地边起埂、开厢方式,在立秋到处暑期间,选取红薯茎叶前端新鲜、健壮、大致5~6片叶、叶基部腋芽健壮的部分,把一片叶连带腋芽从基部扯下,必须是带腋芽的叶片才能用作种苗,以确保种苗从腋芽处生根发芽。种植的时候,不用挖穴,用小拇指和食指掐住种苗叶,直接压入土中,使土壤正好埋住叶片基部,壮苗浅栽,入土部分要平,盖土下实上松,露出全部叶片。用叶片法栽插能节约薯苗,植株长势快、生长期短、易收获。栽插后随即将叶片周围的土压紧并浇施淡粪水。每667 m2栽植薯苗7 000~10 000株[3-4]。

5 加强管理、提高单产

5.1 秸秆覆盖

秋红薯栽插正值夏季高温,提高秋红薯的成活率是决定秋红薯高产的关键。用浸苗法栽植叶片可提高成活率;用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浸泡薯苗基部腋芽处10 min,以预防黑斑病和蔓割病。若遇连续晴热高温天气,应实行抗旱保苗栽插,首先沿垄背灌1遍水,种苗栽插后用粪水灌穴;如遇高温强光,栽后可用稻草或玉米秸秆覆盖3~4 d,并且要昼盖夜揭。适时遮光、降温、保湿,防旱保苗,提高成活率,以利全苗成活[5]。

5.2 查苗补苗

栽插成活后,对空穴、死苗要进行补栽。秋红薯施肥管理应按照“前轻、中攻、后补”的原则,以利提高薯块和薯茎尖产量。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实行勤施薄施。每667 m2用猪粪水1 500~2 000 kg,加适量氮素化肥或尿素5 kg(最好用40%高效复合肥7~10 kg)提苗,促使秧苗早生快发。栽后20 d左右开始中耕除草,根据幼苗长势酌情追肥催藤,争取做到既不徒长早衰,又利于薯块膨大。在中后期提倡大面积撒施草木灰和根外追肥,一般于10月上旬每667 m2用草木灰100~150 kg混合过磷酸钙25~30 kg进行穴施,或每667 m2用磷酸二氢钾100 g加尿素500 g,对水50 kg,叶面喷施2~3次,其增产效果明显。

5.3 抗旱保苗

如遇土壤干旱,栽苗时可先开沟灌水,水渗干后栽苗。在适时早插的基础上,要早施追苗肥,促使叶片腋芽早萌发、早分枝,茎叶及早覆盖全田,提高植株防旱、抗旱能力;其次是在薯蔓满田之前做好中耕,防止土壤板结;第三是不翻蔓、不提蔓。很多地区种植红薯时都有翻蔓的传统,其理由是拉断不定根,避免生成小薯,同时便于除草;事实证明翻蔓既扰乱了茎叶自然生长状态,造成人为机械损伤和重叠,又降低了光合效能,同时拉断了不定根,也减少了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严重制约生长,造成减产;因此,在茎蔓管理上应积极改变传统习惯,做到不翻蔓、不提蔓,适应新的栽培管理模式,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5.4 中耕除草

栽后7~10 d进行中耕除草,此阶段从茎叶封垄、茎叶生长达到高峰直到薯块增粗膨大,期间要注意防旱排涝。对于徒长地块,每667 m2用15%的多效唑50~70 g,对水50 kg喷雾,一般喷施2~3次;同时要注意追施催薯肥,每667 m2可施用硫酸钾10 kg或草木灰100~150 kg。长势过旺时可摘薯茎尖销售,以促进块根膨大。为了保证薯叶的鲜嫩度,种植过程中注意勤浇水以保持较高的湿度,重施有机肥,多施、薄施速效化肥;结合中耕除草,可在人粪尿中加入尿素进行浇施,应保持高温多湿环境,以利于茎叶生长。采取摘薯茎尖销售以促进多发分枝,能有效控制蔓长,使株型疏散,从而改善植株群体的受光条件,并且增强群体光合效能,进而提高单产、增加收益。采摘薯茎尖后,应及时追施草木灰或喷施磷酸二氢钾,以利再发新枝,提高单位面积产量[6-7]。

6 综合防治、驱病除虫

秋红薯叶片较嫩,易受红薯斜纹夜蛾、蛴螬、卷叶虫及黑斑病、根腐病和薯瘟等病虫危害,主要防治措施是:在选用抗病品种的基础上,消除田间杂草和合理轮作;田间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补苗,并用敌克松1 000倍液喷淋。田间虫害严重时可用2.5%敌杀死500倍液进行防治。若叶色有发黄现象,应进行叶面施肥,及时喷施磷酸二氢钾,每次667 m2喷施100 g。发现疫病、褐斑病时,要及时采取措施,每667 m2及时用甲基托布津100 g或代森锰锌100 g,对水40 kg进行喷雾。

7 适时收获、提高品质

红薯的收获产品之一是薯块,为无性营养体,没有明显的成熟标志,其收获期主要由气温决定,一般在当地平均气温下降到15 ℃时开始收获,春薯种植一般在栽后60~90 d、夏秋薯则在栽后40~70 d。

根据笔者试验,叶片栽培法比一般栽培方式可提前20 d以上成熟,能抢得先机卖上好价钱。为提高产量可延迟在10月中下旬初霜前收获,产量可增加10%~20%。若收获过早,缩短了块根膨大时间,影响产量和出粉率,同时在高温下收获的薯块容易引起“烧窖”,不能安全贮藏;收获过迟,在低温条件下影响薯块淀粉含量、增加糖分比例,导致薯块出粉率降低,耐贮性变差,经济价值下降。

重庆市由于夏秋季节气温高,蔬菜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致使蔬菜品种单一、市场售价不高,为了满足消费需求、丰富群众的菜篮子,大力推广秋红薯叶片栽培技术,提高红薯单位面积产量,对促使秋红薯、薯茎尖提早上市,增加农民收入,提升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腋芽薯块种苗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基于液—固交替培养的水曲柳快速微繁系统研究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茶树带腋芽茎段组织培养研究
红薯开裂原因分析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甘蔗腋芽外植体生长影响因素分析
甲基托布津SC马铃薯使用技术实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