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撒坝猪生态养殖模式探讨

2018-01-16 08:39任文辉
养猪 2018年1期
关键词:抗病力楚雄圈养

任文辉

(楚雄彝族自治州种猪种鸡场,云南 楚雄 675000)

撒坝猪是云南省优良的地方猪种资源,具有全身黑毛、肉质优、抗病力强、耐粗饲、杂交优势明显等优点。于1983年列入云南省畜禽品种志,2006年7月撒坝猪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名录,2008年列为国家级撒坝猪保种场,“楚雄撒坝猪”2017年1月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楚雄撒坝猪生态养殖和普通养殖不同,生态养殖在养殖过程中抗生素使用很少,特别是放养阶段几乎不使用抗生素,大幅降低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程度。现在人们对身体健康比较关注,对猪肉的品质和安全问题也较为关心和重视。楚雄撒坝猪生态养殖的肉产品相对健康、安全,符合人们的食用要求,特别是通过放养后肉质、风味等优点得到进一步体现,生态养殖的黑猪在未来猪肉市场中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对楚雄撒坝猪生态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进行具体论述。

1 养殖模式

1.1 养殖方式

通过近几年的养殖归纳总结,充分利用楚雄撒坝猪的肉质优、抗病力强、耐粗饲等特点。采取圈养与生态放养两阶段模式,圈养阶段在4月龄(45千克)以前,生态放养4~12月龄。

1.2 饲喂方式

采取圈养阶段4月龄(45千克)以前饲喂全价配合饲料;生态放养阶段4~12月龄饲喂精料加青饲料(紫花苜蓿等牧草)的方式。

1.3 养殖规模

结合楚雄州地理、气候等条件,楚雄撒坝猪比较适合于自繁自养、能繁母猪20头年出栏肥猪400头的适度规模养殖户和广大山区或半山区农户饲养。

1.4 销售方式

开设生态猪肉专卖店进行定点销售;加工优质冷鲜分割肉、火腿、火腿肠、腊肉、酱肉等产品销售;代养年猪等方式。

2 养殖技术

2.1 场地选择

场地选择离村庄5千米以上、交通便利、水源丰富、用电方便、通风好、有一定面积的土地用于种植紫花苜蓿等牧草、有一定面积的土地用于建盖圈养猪舍、有一定面积的林地或荒山能够用围栏围成放养场加盖简易猪舍。青饲料种植用地以10头猪1亩为宜、圈养猪舍(含配种、妊娠、产床、保育、肥育舍)以每头母猪15~20米2为宜、放养简易猪舍以每头1米2为宜、放养场以每亩3~5头为宜,放养场可用铁筛网、水泥桩等围成2米高的围栏。

2.2 圈养阶段4月龄(45千克)以前,采取常规养殖模式进行饲养饲喂

2.2.1 饲养管理 母猪用全价配合饲料加青饲料妊娠和哺乳两阶段饲喂,仔猪用教槽、保育全价配合饲料饲喂,中猪用中猪全价配合饲料或浓缩加玉米饲喂。按照常规饲养方式认真做好母猪配种、妊娠前期、哺乳期的饲养饲喂工作;仔猪认真做好接产、保温、诱食、补料、阉割等饲养饲喂工作。

2.2.2 疫病防治 楚雄撒坝猪虽然具有抗病力强、耐粗饲的优点,但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淘汰率,保证猪群的疫病安全,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疫病流行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和预防保健方案,严格按照方案实施即可。免疫程序最好包括猪瘟、猪口蹄疫、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等。

2.3 生态放养阶段,4月龄(45千克)至10~12月龄(上市即150千克左右),采取精料加青料(牧草)养殖模式进行饲养饲喂

2.3.1 饲养管理 在放养围栏内每天每头供给2千克精料(根据膘情适当增加或减少,保持7~8成膘)。夏秋季节牧草产量高产期每天每头供给2千克以上新鲜牧草(以紫花苜蓿为主)或自由采食,冬春季节牧草产量低产期每天每头供给2千克牧草青贮和适量(根据牧草种植面积和产量情况)新鲜牧草,保证供给足够的清洁饮水,饲喂精料和青料要定时,使猪群养成规律性的生活习惯。在围栏中设置一定的沐浴池,为猪群提供夏季自由舒适的沐浴场所。保证足够运动量(在放养场内自由运动),保证猪群健康。2.3.2 疫病防治 楚雄撒坝猪生态养殖和普通养殖(全程圈养)不同,生态养殖在养殖过程中由于猪群自由运动,抗病力增强,几乎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由于生态养殖的养殖周期长,放养阶段按照免疫程序免疫时间到的需要补免(一般疫苗免疫注射后的免疫保护期为6个月,最后一次免疫满6个月需要再次免疫)猪瘟、猪口蹄疫疫苗,以保证猪群的健康安全。

2.4 放养阶段精料配制及青料青贮

2.4.1 精料配制 放养阶段精料用60%玉米、15%豆粕、24%谷壳糠、1%发酵松针粉或奥来可等微生态制剂混合而成。

2.4.2 青贮制作 在夏秋季节牧草产量高峰期,除鲜喂的外,牧草收割后用打浆机打成流质状供制作青贮使用。青贮制作以100千克为例,新鲜紫花苜蓿草浆70%(70千克)、玉米面30%(30千克)、食盐0.8%(0.8千克),若水分过多时添加5~10千克米糠来调节水分(水分以手捏成团碰即散为适宜),拌均匀后,装袋密封待用。待冬春季节牧草产量低谷期,除饲喂适量新鲜牧草外,每天每头供给2千克左右所制作的牧草青贮(根据猪的体重大小调节使用量)。

2.5 合理利用废水粪便形成种养结合产业链

养殖过程产生的废水收集后用于灌溉牧草地或果林、产生的粪便收集发酵后变成有机肥用于牧草地的施肥,变废为宝形成“生态猪养殖→养殖废水、粪便→牧草种植(青饲料)→生态猪养殖”种养结合产业链,既合理利用资源又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土地的合理利用,并形成良性循环,构成生态平衡。

3 总结

种草养畜、圈养与放养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适合适度规模养殖户和广大山区或半山区农户饲养,既能充分发挥和体现撒坝猪肉质优、抗病力强、耐粗饲的优点,又可形成种养结合产业链、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养殖经济效益。通过楚雄撒坝猪圈养与放养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示范场统计,平均每头150千克左右猪可盈利1 000元左右;同时可充分利用牧草、闲置土地、剩余劳动力,减少环境污染、减少蛋白质饲料的使用量、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养猪经济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猜你喜欢
抗病力楚雄圈养
新型抗凝药利伐沙班 这些事项要关注
名家与楚雄
名家与楚雄
圈养羊需做好三点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增强家禽抗病力的作用和应用
穿越“四大走廊” 品味古今楚雄
成功圈养羊做好三要点
北方地区池塘主养长丰鲫试验
两个不同品种肉兔TLR4基因多态性研究
四种鲤鱼对柱形病抗病能力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