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茬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2018-01-16 09:11邢百梅
种业导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棉铃虫定苗玉米螟

邢百梅

(开封市祥符区农林畜牧局,河南 开封 475000)

1 科学种植

1.1 选择品种,抢茬早播

根据土壤肥力、灌溉水平、播种方式、管理方式,因地制宜选择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选择纯度高、发芽率高、活力强、质量高的种子。

“春争日、夏争时、五黄六月争回耧”。在大蒜收获后,抢时播种,使玉米品种能够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

1.2 合理密植,优质播种

根据品种特性、地力水平,确定适宜的播种密度。一般密植中穗型品种6.75万~8.25万株/hm2,密植大穗型品种6.00万~6.75万株/hm2,稀植大穗型品种5.25万~6.00万株/hm2。

一般采用宽窄行的方式播种,即宽行80 cm、窄行40 cm或宽行70 cm、窄行50 cm。

播种应深浅一致,播种深度控制在3~5 cm;要求下种均匀,避免缺苗断垄。

1.3 酌施种肥,科学灌溉

集中施用种肥,选择质量有保证的三元复合肥,N-P-K(15-15-15)600 kg/hm2。种和肥左右分开,上下错开,防止烧种、烧苗现象的发生。

土壤墒情不足时播后当天立即浇水,应小水细浇,禁止大水漫灌。

1.4 化学除草

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用50%乙草胺乳油1 500 mL/hm2,对水750 kg/hm2,均匀喷洒地面,进行土壤封闭。无论选择哪种除草剂,都要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一次喷均匀,不要重喷、漏喷,以免产生药害。

2 田间管理

2.1 出苗前管理

玉米在播种出苗前期,要采取措施预防玉米粗缩病。在玉米播种后,立即清除田边及邻近沟边杂草,用扑虱灵或蚜虱净或高效氯氰菊酯等兑水喷洒地表、地头,防治灰飞虱、蚜虫等虫害。

2.2 苗期管理

玉米播种出苗后,要及时进行查苗补种。对于常规播种的,要及时进行间苗定苗。间苗要早,一般在3~4片叶时进行,间掉小苗、弱苗、病苗。5~6片叶时进行定苗,留壮去病弱苗。间、定苗最好在晴天进行;中耕2~3次;根据杂草类型选择适宜的除草剂,药量、水量适宜,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在晴天无风时喷施。

采取治虫防病相结合的方式,在玉米出苗后,喷施吡虫啉、啶虫脒等杀虫剂,防治灰飞虱、蓟马、甜菜夜蛾、玉米螟、棉铃虫等,喷施病毒灵、植病灵等预防粗缩病,连续用药2~3次。

对于地老虎、蛴螬、蝼蛄、二点委夜蛾等,可以采取毒饵防治法,用90%晶体敌百虫1 500 g/hm2或50%辛硫磷乳油750 mL/hm2,与炒熟的麦麸或豆饼30 kg/hm2均匀拌在一起制成毒饵,傍晚时撒到玉米行间进行诱杀。

2.3 穗期管理

2.3.1拔除分蘖,防治病虫害玉米在播种后20 d,茎基部的分蘖伸出地面迅速生长,夺取茎的养分,应及时趁晴天拔除。

注意防治玉米螟、粘虫、棉铃虫、蚜虫、褐斑病、茎基腐病、瘤黑粉病、纹枯病、大小斑病、顶腐病等病虫害。

对于病虫害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防治的措施。防治玉米螟、棉铃虫、粘虫等虫害注意在低龄期进行。

2.3.2旱浇涝排,追肥除草玉米穗期需水量较大,如遇干旱天气,及时灌水;如果降雨量过大,及时开沟排水除涝,避免田间有积水,影响根系对水分、养分的吸收。

在喇叭口期追施肥料。采用人工拔除的方式除草,也可以选用草甘膦进行定向喷雾除草。

2.3.3化学调控,控旺防倒对高肥水密植田块进行适度化控。常用的化学调控剂有多效唑类、乙烯利类、缩节胺类、矮壮素类。

要根据玉米的生育时期、长势、肥水条件等选择适宜的化学调控剂,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适量用药,足量用水,一次喷均匀,不重喷、漏喷,药液喷到植株的顶部叶片上。喷药后4 h遇雨要重喷,重喷时药量要减半。

2.4 花粒期管理

2.4.1酌施粒肥,适时浇水对中晚熟品种、前期施肥不足的田块,趁降雨或浇水追施尿素75 kg/hm2左右。

遇干旱,要及时浇水,保持田间土壤湿润,特别在抽雄后的20 d内田间不要缺水。如果降雨量过大,要注意及时开沟排水除涝。

2.4.2人工去雄、剪雄“玉米去了头,力量大如牛”,对于粉源充足、植株整齐度较为一致的玉米田可以采取去雄技术。去雄在雄穗刚抽出但未开花时进行。采取隔一行去一行或隔两行去一行的方式,去雄行内,可以全部去掉,也可以隔株去雄。去雄株数一般不超过总数的50%。

去雄时要注意:为了不影响玉米授粉,靠地边几行不去雄;连续阴雨天气不去雄;高温干旱天气不去雄;雄穗分枝少、花粉少的品种不去雄;植株整齐度很差的田块不去雄。

剪雄在授粉结束后进行,以减少顶端优势,增加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危害。

无论是是去雄还是剪雄,都不要损伤玉米叶片。

2.4.3人工辅助授粉,防治病害,拔除杂草加强人工辅助授粉,可给花丝授以大量花粉,能促进花粉粒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提高玉米结实率,减少秃顶、缺粒,增加粒数。

一般在雌雄花期不遇、阴雨天气、高温干燥无风、雄穗发育不良、花粉量明显不足、病虫危害严重、雌穗顶部和基部花丝抽出时间晚而错过大田授粉期等情况下进行人工授粉。可采用同田人工拉绳法或异田人工采集花粉授粉法。

继续防治玉米螟、棉铃虫、玉米叶斑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并人工拔除田间杂草。

猜你喜欢
棉铃虫定苗玉米螟
亚洲玉米螟对Cry1Ac蛋白抗性适合度代价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二代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
芦笋田棉铃虫药剂筛选试验探究
玉米棉铃虫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玉米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出苗后昨管理
关于加强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技术指导建议
我们与棉铃虫的战争
棉铃虫重发频次趋高原因探析与综合治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