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的“粉丝”们

2018-01-16 11:51聂春兰
中国医学人文 2018年10期
关键词:粉丝肿瘤科家庭医生

文/聂春兰

作者单位/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

说起“粉丝”,你一定想那是各路明星的事!其实,做医生的,谁没有几个铁杆“粉丝”呢?

你一定会说,那最忠实的“粉丝”就是自己的家人啰。不对。我爸爸腰椎间盘突出的时候睡在床上做牵引,心里很不高兴,嘴里嘟嚷着:“这么睡睡就好啦?也不带我去看医生!”听到了吧?在父亲眼里,我根本就不是医生,只是女儿。是老人身在福中不知福,谁有这么好的家庭医生?其实某种意义上,我们家都是家庭医生。我老公单位的同事有医疗上的问题都请教他,因为他们到医院看病,医生说的和他说的差不多。这是为什么呢?天天和医生生活在一起,耳濡目染,自然成了半个医生。连我儿子都会指导他爷爷用药。几年前有一次我上夜班,他爷爷牙疼,要我儿子打电话问我吃什么药?小子自己到抽屉里找出一板甲硝唑,要他爷爷“两片,一天三次”。第二天我回来,他奶奶问我这个药吃得对不对?我说牙龈炎可以吃,还有注意口腔卫生。我会的他们也会一点,所以他们才不会做我的“粉丝”呢。

我的“粉丝”当然是我曾经看过的病人。

“聂医生,是你吗?我妈找你找得好苦!”那天在电梯里忽然有人这么喊我,我努力回忆,“哦,你是——你妈是那个什么花?”

“对对,就是。医院搬家了,她跑不动了,这次生病她非要找你,她脑部又出血了,怎么办?能到你那里去住院吗?”

“我现在看肿瘤,不看脑出血了,你让她就在那里住院吧,医生都会尽力的!”

“哦,可我妈就相信你!”

“现在医院都专病专治,比以前技术更好,你放心吧!”

下了电梯,她还有点不舍的样子。我脑海又浮现出她妈十几年前的样子。那时我还是住院医师,有一次值班,来了一个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来的时候一个劲喊头痛,刚开完医嘱就听护士在喊“快来,病人抽筋了”。我过去一看,不好,口唇紫绀,没有了呼吸,立即拿压舌板保护舌头,颈动脉没有了搏动,立即心肺复苏,要护士通知主任来指导抢救,十几分钟后,患者恢复了自主呼吸和心跳,但还是昏迷不醒。经过几天的抢救,患者终于醒过来了,到出院的时候一点后遗症没有留下。每次去查房,她女儿都对她说,是聂医生救了你,她不住地说着感谢的话。以后每隔一两个月她就会来看我一次。我问她哪里不舒服,她说没有,就是来看看救命恩人。我后来进修了肿瘤,肿瘤科搬到后面的小楼,她还是来看我。我对她说,我以后不看脑血管病了,她说没关系,我就是来看看你! 2011年医院搬新址后就没有看见她了,想必是太远走不动的原因,一转眼就是六年多了,没想到她还记着我。她是我最早的“粉丝”,够铁吧?

每次上专家门诊,总有几个熟悉的名字。周阿姨算是一个。因为她这些年住在上海女儿家,她大概一年会来一两次。十几年前得了一次重症胰腺炎,我那时是她的床位医生,对她的住院过程已经没有一点印象了。她却一直记得我,每年回来找我复查。我成了肿瘤科医生,她就挂肿瘤科号找我。我说:“您现在应该看消化科,看肿瘤科您不忌讳吗?”她说:“我女儿要我就在上海看,说跑来跑去不方便。我不肯,每年到你这里查一下,我回去就放心了。挂肿瘤科怎么啦?我到你这查了没有肿瘤才是最安心!”每年跑个几百公里来检查,这“粉丝”,够铁吧?

最有意思的“粉丝”应该是骆姐。她是我2003年进修回来接诊的第一批化疗病人,住院时都不怎么和我说话,因此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大概过了五年,这对肿瘤病人相当于重生呀。她开始变得性格开朗了,一点小毛病就来医院找我,亲戚朋友有什么不舒服也挂个肿瘤科号来找我,完全把我当成了全科医生。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肿瘤病人可以申请低保了,一天她拿着一张白纸找到我,要我帮她写低保申请书,她说她小学文化,不会写。我说你儿子不是上中学了吗?他可以写!她说“我儿子也不会写,还是等你忙好了帮我写吧!”看看,这完全不把我当外人,把我当成她妹妹使唤,这一使唤就好几年。今年我说,你手机不是可以拍照吗, 把我写好的拍下来,明年你照抄就行了。要医生开诊断证明的病人天天有,要医生帮忙写低保申请书的患者大概仅此一个吧。这样的“粉丝”,你见过吗?

我的“粉丝”有各种风格的,但都有一个特点,对我都特别信赖。当医生这么多年,有苦有累,有不被理解的时候,也有想放弃的想法但每每看到这些粉丝,我就不舍。医者仁心,这么多年从医的价值不就体现在这些“粉丝”身上吗?

猜你喜欢
粉丝肿瘤科家庭医生
肿瘤科护士对临终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家庭医生签约体检的中医体质辨识及指导
目标教学法在肿瘤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某三甲综合医院肿瘤科持续提高放疗病人双向转诊率的临床经验
肿瘤科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
Annals of Family Medicine 论文摘要汇编
——家庭医生的体检经验
聚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三金家庭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