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使用量与细菌耐药相关性研究进展

2018-01-16 14:55万永艳
医药前沿 2018年11期
关键词:阳性菌使用量埃希菌

万永艳

(柳州市中医医院药学部 广西 柳州 545001)

细菌耐药是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的最重要元凶之一[1]。细菌产生耐药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细菌天然的对一种或一类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2],而我们更加关注的是抗菌药物压力下的细菌获得性耐药性。国外有研究显示[3],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相关性。国内对两者相关性也有大量研究,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抗菌药物使用量及细菌耐药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1.细菌耐药现状

全球100余家医学中心报告了1999—2008年10年间的耐药监测结果[4]: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其中对喹诺酮类和β-内酰胺类比较明显,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肠杆菌科细菌对其耐药率从2.3%升高到6.0%;环丙沙星,肠杆菌科细菌对其耐药率从3.7%升高到17.8%。

国内大部分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现不断增长趋势,目前部分细菌的耐药率比一些欧美国家还高[5]。有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检出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为55%[6],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45%[7],耐碳青霉烯类的铜绿假单胞菌为15%左右[8]。

2.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与革兰阳性菌耐药性的相关性

革兰阳性菌是临床重要的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造成肺部感染、皮肤软组织等,表皮葡萄球菌是血流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肠球菌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致病菌[9]。大量的广谱抗菌药物如喹诺酮类、2、3代头孢菌素以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用于临床,导致革兰阳性菌耐药率增加,使得治疗困难[10]。黄建等发现[11]2003—201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革兰阳性菌耐药率较高,其中位于医院感染革兰阳性菌前2的金黄色葡萄球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率与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的用量呈绝大多数的正相关。何小群等[12]对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频度结合全年送检的32252份标本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抗菌药物使用频度与革兰阳性菌耐药率呈正相关(P<0.05)。革兰阳性菌耐药率较高,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大环内酯类和第一代头孢类的耐药率达到了65%以上。由于长期连续使用抗菌药物,使得携带mecA基因的葡萄球菌属得以生存繁殖,形成优势生长菌群,最终造成医院感染葡萄球菌属耐药率高、多药耐药严重的现象。

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的相关性

革兰阴性杆菌为临床常见的病原菌,并逐年呈上升趋势。革兰阴性菌引起的感染中,主要是肠杆菌科和非发酵菌。肠杆菌科中大肠埃希菌占首位,,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3]。有调查报道[14],革兰阴性杆菌中前4位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细菌耐药率也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细菌及产头孢菌素酶的种类及数量不断增加,耐药性日趋严重。有学者对抗菌药物使用量与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相关性进行研究报道,这些研究中主要分析一段时间内细菌耐药变迁与同期使用抗菌药物使用量之间存在的相关性,报道中涉及最多为肠杆菌科细菌、非发酵菌。危华玲等[15]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量与同期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进行相关性研究,发现头孢哌酮舒巴坦使用量与铜绿假单胞菌对其的耐药率呈正相关;头孢他啶的使用量与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呈正相关;头孢他啶的使用量与大肠埃希菌对其的耐药率呈正相关。李新芳等[16]对2009—2014年住院患者回顾性调查研究发现,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总耐药率呈正相关;其中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与以上两种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呈显著正相关。黄建等[17]对某院2003-2012年的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头孢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对此两种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多呈正相关,其中对大肠埃希菌影响大于克雷伯菌属。对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与多种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呈正相关。

由以上研究可见,细菌的耐药性变化与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关系密切,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盲目、大量的无指征滥用抗菌药物,超疗程的预防用抗菌药物,必然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

4.抗菌药物使用量与细菌耐药相关性研究趋势

细菌耐药不仅取决于自身特点如抗菌作用机制、抗菌活性、耐药机制等,还与某种药物或某类药物用量、临床使用情况、区域或地区抗菌药物使用趋势有关。早些年,各学者对细菌耐药的机制研究较多。近年,相关报道表明,抗菌药物用量与细菌耐药之间存在一种宏观的量化关系,并且相当复杂。目前国内不同地区,各级医院均有对上述报道的探讨工作,有不少报道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与细菌耐药呈现相关性。但目前国内研究,大部分是一家医院对一种或少数几种细菌的耐药与一种或一类及抗菌药物使用总量的耐药相关性研究,在细菌种类和抗菌药物统计范围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难全面、宏观的体现抗菌药物用量与细菌耐药的量化关系。进行多种抗菌药物或多类抗菌药物与多种细菌的耐药性研究,进行多医院、多区域合作的大样本的抗菌药物用量变化与多菌种的细菌耐药的相关性研究将成为今后的研究趋势。并以此为依据,采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如有报道的医院内或一定区域内坚持多年有规律循环地使用抗菌药物,有力于降低细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这也是国际上目前预防和控制耐药菌产生的一种有效方法[18]。

【参考文献】

[1]陈代杰.从靶标到网络—抗菌药物作用机制与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5,15(1): 84-90.

[2]Tenover F C.Mechanisms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bacteria[J]. Am J Infect Control , 2006, 34(5 Suppl 1): S3-S10.

[3]Mutnick AH,Rhomberg PR,Sader HS,et al.Antimicrobial usage and resisitance trend reiationships from the MYSTIC programme in North America(1999-2001)[J].J Antimicrob Chemother,2004,53(2):2901.

[4]Rhomberg PR,Jones RN.Summary trends for the Meropenem Yearly Susceptibility Test Information Collection Program:a 10-year experience in the Unit ed States(1999-2008)[ J].Diagn Mierobiol Inf ect Dis,2009,65(4):414-426.

[5]刘发全,冯文聪.试析从细菌耐药监测结果看我国细菌耐药现状和变迁[J].北方药学,2015,12(6):166-167.

[6]黄成龙,张红.我院2011年常见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统计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8):1377.

[7]李耘,吕媛、薛峰等.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2011-2012年革兰阳性菌耐药监测报告[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30(3):251-259.

[8]王明贵.我国抗菌药应用与细菌耐药的现状与变迁[J].健康管理,2014,11(2):60.

[9]郑波,吕媛等.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2011年革兰阳性菌耐药监测[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28(12):888-892.

[10]郑晓林.抗菌药物用量变化与细菌耐药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药师,2008,11(4):464-465.

[11]黄建,曾海萍等.某院近10年革兰阳性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相关性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14,23(3):360-365.

[12]何小群,陈松,刘春荣,何丽萍.抗菌药物使用频度与细菌耐药性的相关性研究[J].右江医学,2015,43(6):653-657.

[13]卢岩.细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用量相关性分析及临床治疗对策[J].中国药房,2009,20(29):2274-2276.

[14]陈梅莉,马友正.临床分离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5):986-988.

[15]危华玲,农生洲.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革兰阴性菌耐药率变化的相关性[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5):664-666.

[16]李新芳,顾华芳,顾永华,陈燕明,周俊东.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16-18.

[17]黄建,李珂佳,曾海萍,杨文丽等.某院近10年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相关性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15,24(1):112-117.

[18]荚恒敏,张亮.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性与其使用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3,12(5):336-338.

猜你喜欢
阳性菌使用量埃希菌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减少#1炉再热器减温水使用量
“以虫吃虫”这家大棚农药使用量减少30%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В Китае снизился объем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пластиковых пакетов 中国塑料袋使用量减少
未来汽车的塑料使用量将呈倍数增长
522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和危险因素分析
利奈唑胺治疗老年人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疗效
头孢硫脒治疗烧伤革兰阳性菌感染
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