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钓、小药,我有话说

2018-01-16 17:47吉林姜丹
垂钓 2018年1期
关键词:鱼饵浮标钓鱼

文/吉林·姜丹

调标的灵和钝该怎么定义?

什么叫灵,什么叫钝?这个东西本来没有定义,是个不太明确的概念,但是又有区别。不过,这种区别由于每个人的观念不同,理解也就不同。去年秋天钓鲫鱼,我们一伙人都认同调灵钓灵,到了水边也都这么做的,只不过有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调灵钓灵的基础上有目的、可掌握地做进一步的调整。我溜达到一老哥身后,聊几句天的工夫,发现他的浮标根本没有第二摆幅出现。我就纳闷了,问这老哥咋调的浮标,这老哥说,这季节能咋调,必须调灵呗。我又看了一会儿,觉得他钓得钝了,但是又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去解释,也就算了。

没有第二摆幅即意味着钩和饵的重量没有作用在浮标上,“灵”也就无从谈起了

回来后,我还想着这件事,虽然灵和钝之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尤其是从灵到钝的微小过渡比较模糊,但是我想说,没有第二摆幅肯定意味着钩和饵的重量没有作用在浮标上。从铅坠躺底到铅坠悬起的高度低于短子线的长度都会造成没有第二摆幅的出现,那么铅坠躺底还能算得上是“灵”的范畴吗?不能算了。所以,在没有新定义出现之前,我建议大家用第二摆幅这一现象来作参考。第二摆幅的行程越接近长子线的长度则钓组越灵敏,没有第二摆幅的出现则需要重新审查自己的调钓情况了,除非是故意铅坠到底。

调几钓几是个害人不浅的观念

关于调几钓几的问题可谓是随处可见,小到渔友间的交流,大到大师们的讲座,始终在这个问题上磨叽。尤其是那些大师,你凭什么误导渔友要调几钓几?要知道有多少人在迷信着你们,你的每一句话渔友都如获至宝,恨不得拿小本本记起来。钓鱼调标就是调几钓几那么简单吗?要真是这样的话,钓鱼岂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好了,得罪人的话就此打住。咱们说调标吧。

从铅坠躺底到铅坠悬起的高度低于短子线的长度都会造成没有第二摆幅的出现

第二摆幅的行程越接近长子线的长度则钓组越灵敏,没有第二摆幅的出现则需要重新审查自己的调钓情况了,除非是故意铅坠到底

我之所以不喜欢用调几钓几来回答渔友,是因为每支浮标都不一样,我钓鲫鱼能做到调十(甚至更多)钓二,但是我能不保证别人的标盒中也能有和我同款或者在浮力上尤其标尾浮力相似的浮标。说的再简单点就是,我不敢保证别人的标盒里有和我精度相似的浮标。所以,调几钓几是我的事,我只能告诉我当时的调标原理,我的根据是什么,我想要一个什么目的。近一年来,我总喜欢调灵钓灵,不分场合、地点、鱼情,始终如一。有人问我这样做不觉得折磨人?我回答:第一,我能在纷杂的标相中分辨出小鱼和目标鱼,我不想放过任何疑似信号,哪怕错提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第二,我不打窝子,我在用这种高频率的抛投做窝;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有肩周炎,我在用频繁地抛竿给自己治病。

每个人所使用的浮标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侧重点或者习惯,有人追求频率,有人追求中鱼的成功率,再加上个人的因素,如果我只告诉人家调几钓几,这是不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所以,当那些大师们在告诉钓友们调几钓几的时候,请你们跟我一起呵呵。

小药,浪费钱且没有用的玩意

每个人所使用的浮标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侧重点或者习惯,简单化地说调几钓几是不负责任的

我们要掌握的是调标原理,而非机械化地照搬别人的调几钓几

“小药”这个词和小药这种事物在近几年才流行开来。似乎只有中国的钓鱼人才对小药有这么执着的情愫。小药这东西二十几年前就有了雏形,不过那个时候不叫小药,而是叫个特别唬人的名字——“促摄”物质,要知道那个时候商品饵的领域几乎还是一片空白。我有幸成为使用了第一批小药并且目睹了小药市场成长的那拨人。我坚持认为鱼对食物的感知绝不是像人类闻到的味道那么简单。它们感知的并不仅仅是味道,还有营养物质。也就是说,鱼虽然会依赖嗅觉,但并不是凭味道决定取舍,越是有营养的东西才越有诱惑力。关于这点,那些生产鱼饵的厂家都心知肚明,我们从鱼饵味型的演化也能得出这个结论。二十多年前中国出现的第一批商品饵大多含有大量的香精成分,但是现在除了那些几十年前出现的味道浓重的老品牌,自然的味道完全成了市场的骨干龙头。因为那些厂家们比谁都清楚,一款营养结构合理的鱼饵就是鱼最喜欢的,里面加入一些杂七杂八的夸张味道无异于画蛇添足。但是有人偏偏迷信味道,这是个不容忽视的大市场,于是就有人做小药,并且在宣传上把中国丰富的语言用到极致。有人买就必然有人用它钓到过鱼,用它钓到过鱼的于是更加迷信和依赖它。但是我想问一下,那些用小药的人每次都能那么灵验地成为坑冠库冠吗?不用小药的就没当过坑冠,没遇到过连口吗?钓鱼这事排除掉鱼饵和技术的因素,里面还有一些运气的成分。在一个正确的时间,坐到一个正确的位置,用了正确的竿子,做了正确的调钓,恰巧又开了份营养结构合理、状态合适的鱼饵,于是你就钓得喜气洋洋。凭什么全部把功劳都归功于小药呢?

一款营养结构合理的鱼饵就是鱼最喜欢的,里面加入一些杂七杂八的夸张味道无异于画蛇添足

鱼类感知的并不仅仅是味道,还有营养物质。也就是说,鱼虽然会依赖嗅觉,但并不是凭味道决定取舍,只突出味道的小药何以被捧上神坛?

那些用小药的,谁的钓箱里没有十几瓶二十几瓶各种品牌的小药?常钓鱼的人在用饵上不会很杂,基本上只准备几种自己常用的顺手的饵料。小药真的好使,有几款顺手的不就结了?干吗要准备那么多种?还是这东西不靠谱,甲不行换乙,乙不行换丙……换来换去的说不上啥时候碰巧过来一帮鱼,哎呀!还是这种好使啊!下次开始就用这种小药再试试,结果却辉煌不再了。我有一个朋友就迷信小药,有段时间我俩几乎形影不离一起抠黑坑,去钓水库,每次用颗粒之前,他都用小药噗噗喷两下,在水库开饵也都用量杯很精准地添加小药。几次后他这动作没了,我就问他咋不喷小药了呢?他嘿嘿一笑,骂了一句,然后说喷和不喷没看出有啥区别,你不用那玩意比我钓得还多呢,不用了。我告诉他还不如在颗粒上少喷点水,表面受潮的颗粒入水后就会溶解脱落,能起到面饵的作用。而面饵则一定要注意状态。钓生口野鱼,饵料的状态远比成分重要。

小药用多了会死窝,为啥会死窝?黑坑里的老鱼为啥用小药对付不了?小药好使的话为啥还要用鱼饵?那些视频里的大师会用杂七杂八多种小药吗?所用的小药和大师有着什么样的经济关系?话不宜多,点到为止。

迷信小药的功用是百分百的误区

猜你喜欢
鱼饵浮标钓鱼
浅谈浮标灵敏度的判断
浅谈浮标的吃铅比数值
一种浮标位置修正算法*
鱼饵
狡猾的白丝鱼
提问:冬钓轻口鱼如何选择浮标?
性命
秘制鱼饵
钓鱼
第七章 去泥盆纪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