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自己

2018-01-16 17:59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7年47期
关键词:宇宙人生

【文题在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了解别人不易,认识自己更难。所以古希腊德尔斐神庙门楣上镌刻着这样的神谕:“认识你自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常用这句话来教育弟子。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亦在《道德经》中告诫人们:“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可见认识自己很重要,会使你更明智。

要求:①选好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明显。

【思路点拨】

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对学生来说,这不是一则陌生的话题。话题不陌生,未必就能写好。在构思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拓展思维宽度,避免落入俗套。比如材料中的“自己”,可指“个体”,也可指集体——小至作者个人,大至国家、民族甚至是全人类。

2.找准下笔切口,不宜浮泛议论。无论怎样立意,都应当体现出“自视”“自省”“自明”的过程和意义。

3.学会深层分析,切忌肤浅空洞。无论采用何种文体,运用什么素材,都应当注意“由表及里”,“表”是“自我”的外在表现,“里”是“自我”的内在特质。两者要结合得自然,“认识”准确到位。

4.要有辩证思维,看待问题全面。要看到自身的不足,要有谦卑的心态;也要看到自身优势,显现出“自己”鲜明的个性。

5.立意力求新颖,追求独特个性。越是常见的话题,越要写出新意和个性。选材要力避凡俗,表达要清新清晰。记叙类文章必须在生活的真实、情感的诚挚、感受的深沉、描写的生动等方面狠下功夫;议论类文章则要在观点的新颖别致、论证的严密深刻、表达的优美精当等方面寻求突破。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苇草。”是的,之所以说主宰人类命运的是人类自己,而不是上帝或其他什么不可言喻的神秘力量,原因就是人类能够审视自我,认识自我,进而不断完善自我。是故,圣人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放眼当下,浮躁成风,越来越多的人都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满目都是膨胀的自我。罗曼·罗兰说过:“一个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如一颗陨落的流星,连一分热也不会留下。”一个人如果坚持“要以梦游者的自信走自己的路”,其下场必然印证“上帝让他灭亡,先让他疯狂”这一硬道理。

当然,认识自己也存在另一个极端,即仅仅“读”出自我的卑微与低下。诸如不敢追讨被拖欠的工资,不敢为被强拆的房屋申诉,不敢对那些违规违法的无理要求说“不”……殊不知,“当这鹅卵石从我手中落下时,我将改变整个宇宙的重心”。“我”虽平凡,却又有着不平凡的价值。

认识自我,要客观,不能“热胀”亦不能“冷缩”。尤其是在取得成功的时候要能发现自己的渺小,因为千里长堤亦会溃于蚁穴;遭遇坎坷时能看到自己的长处,相信星星之火最终可以燎原。唯有客观地解读自我,才能在成绩面前发现问题,在困境之中找到自信,进而准确定位自我。

读我,需一分为二,更需要合二为一,即在自卑时找自信,自傲时讲谦卑。如此,人生才能不断向前。列夫·托尔斯泰说:“河流时宽时窄,时激时缓,时而奔腾时而宁静,时而冰冷时而温暖……人生也一样。”人生如此,国家亦然,发展之中需要冷静,坎坷之时亦须自信。经济危机时,拉动内需;经济繁荣时,抑制泡沫,这也是“合二为一”。如此,经济才能腾飞,国运方可昌隆。

“人生与其说是外在的克服,不如说是内在的前进;与其说是目标的完全达成,不如说是心灵的觉醒与集中。”诚如奥铿所言,人生永远是一个自我阅读的过程,读懂了自我,也便读懂了人生。小至个人之“小我”,大至整个人类,其道一也。

点评

本文材料典型丰富,内容厚实灵动,主旨鲜明深刻;思路严谨周密,行文层层深入,结构井然有序。开端以名句为由头引出观点,接着针对两种错误倾向来分析问题,揭示问题的本质及解决的必要性;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浅入深。文末由个人谈到国家,深化立意。尤其是名言警句的灵活运用,彰显出作者深刻的思想底蘊与斐然的才情。

评分

基础等级37分+发展等级18分=55分

你哭着问过我,笑着问过我,害怕、绝望、得意的时候都问过我:“我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可我真的难以回答,因为在不同的时刻,我读到的是不同的你啊!

当交响乐响起的时候,你愿意静静地听到最后一个音符,然后独坐良久。你说你是在感受生命的历程——如同一条河,在崎岖的大地上蜿蜒起伏,腾越向前,最终辉煌收场。

静静的柔板带你来到这个色彩缤纷的世界。你常常跟在母亲的身后,用那双纤尘不染的眼睛去观察世界。有天早晨,你醒来后忽然心生一念——带上五毛钱,跑到菜场买一个豆包。伴你一路的是去时满心的喜悦与归来时内心的矛盾。到家后,你小心翼翼地将豆包递到母亲嘴边,你想让她尝第一口,却又担心母亲会一口将它吞没。

——这里,我读到的,是年幼的你对母亲的爱和一点点自私。

活泼而又多变是你如花的少年时的旋律。少年的你第一次将一个豆包递到同伴嘴边时,她大大地咬了一口。你错愕了,从未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因为妈妈从来都是象征性地轻抿一口。失败的时候,你会欷歔;悲伤的时候,你会孤独。似乎,这世界不再在乎你的感受。那一次,你生病几天后回到学校,发现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一名新转来的学生。我记得,那时你问我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为什么他们都无视我的存在?”

——现在,让我告诉你:少年的你是一个敏感而又自恋的人,你以为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应当像你的父母一样对待你,而不知别人给你的其实正是你给别人的。

低沉悠远而又富有魅力的慢板伴随你步入青年。你变得稳重了,但活泼依然如影随形。你明白了获得爱的方法是先付出爱。你帮别人解答难解的问题,将自己的零食分一半给别人。你学习更用功了,总笑着说“自信来自实力”。你,不再用他人的成功折磨自己,不再用他人的失意娱乐自己……你说:那不应该,也不值得。endprint

——尽管,你还时不时问我那个问题,可你却开始笑着问。我明白,你已经有了答案。此时的你,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天地,有自己的处事方式……你知道,自己的一切必须把握在自己手里。

我知道,将来你的交响乐会有忙碌积极的快板,会有恬静优美的行板……这一切都要你自己去演绎。而我,会一直为你读谱,读那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我会陪你一生,聆听你独特的人生交响曲,倾吐最中肯的评价——因为,我就是你……

点评

本文最明显的优点便是层次清晰,角度巧妙。追问自我,实际上就是在审视自己。人生因自问而成长,因自问而成熟。本文以“问”统摄全篇,“问”得分明,“品”得到位。同时,借交响乐为喻,以“静静的柔板”“活泼而又多变”“低沉悠远而又富有魅力的慢板”来依次展现人生的各个阶段,比喻贴切而蕴藉,有创意更富诗意。

评分

基础等级36分+发展等级17分=53分

阅读自我

◎翟雪儿

14世纪以前,没有人会怀疑教会的说法——上帝所创造的地球是这个宇宙的中心,宇宙间的一切都不过是为了这颗传承着神的旨意的星球而设计。

年幼的我是最受优待、最幸福的:我是父母唯一的孩子,是祖辈膝下最年幼的女孩,是哥哥姐姐们放在手心含在口里宠爱的小妹……

我的书包里装着的是妈妈温好的牛奶,在学校里得到最多的是老师毫不吝啬的赞扬,即便犯个小错也会因为年纪尚小只收获一个嗔怪的眼神而已。

彼时的我站在世界的中央,阳光是金子,月光是银子,它们均匀地镶嵌在我的身上。我是世间最富足、最受眷顾的公主。

有一位名叫哥白尼的人重新诠释了这个宇宙——地球与那么多颗普通的行星一样,在浩瀚的宇宙中只好像一粒尘芥,它所做的事只不过是围绕着炽热而明亮的太阳旋转。

我渐渐长大,一个人背井离乡来到了一座陌生的城市。这里没有一直陪伴我的老槐树与爬山虎,没有柔软温暖的被窝,也没有熟悉的藏满快乐的小巷……

世界一下子变得好空,好大。

有的同学可以信手写下长串复杂的公式,有的同学笔下的文字是那样的隽秀明丽,还有的同学,不知道拿了多少比赛的奖状。

我在应付那些繁琐的语法和冗长的算式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力不从心。

我蓦然成了汹涌波涛中的一叶扁舟,时时失重,甚至搁浅。

近代物理学家猜想,这个宇宙是无穷大的,在这片没有边际的黑暗里,每一颗星星都不是中心,但每一颗星星又都是中心。

我可以大言不惭地说——我终于渐渐成长起来了。

我试着努力前行,试着学会不要放弃,试着在摔倒后爬起……我可以不那么明亮,可是我要小心翼翼地發光。

我依旧在英语考试里拿不到110分,依旧做不出数学试卷的最后一题,依旧五音不全……但是这一切又有什么关系呢?

哪怕我不是天之骄子,我也是上天小心翼翼孕育出来的孩子。可能会有很多人比我强,但不会有第二个人与我循着同一条轨迹,挥洒出同一条生命的弧线。在曾经走过的路上,失败与成功都不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身后那一串或深或浅的脚印。

读王小波,我为我的生命移植了对自由和真理的向往;读史铁生,我为自己摹画在这个世界上行走的轨迹;读余华,我赋予自己抵抗艰辛与困苦的勇气……

还有,读我自己——我试着去认清自己,认清自己的渺小与独特,认清自己的坚持与追求,认清自己的泪水与笑容……

特别庆幸的是,在这个纷纭复杂的世界里,我还是那个唯一的我。

点评

本文构思精妙,以天上的星与地上的人穿插映衬,写出了自己从“中心”到“边缘”再到“中心”的成长过程。而这两个“中心”的意义和价值是迥异的——前者靠的是他人的眷宠,而后者靠的是自身的努力。作者的成长感悟可谓深刻而独到:人可以渺小,但一定要独特;人可以不耀眼,但一定要闪光。全文文采斐然,富有诗意、哲理与才情。

评分

基础等级38分+发展等级18分=56分endprint

猜你喜欢
宇宙人生
宇宙像个甜甜圈
宇宙第一群
你知道宇宙的 起源吗?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这宇宙
独一无二的你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
黑白人生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