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雄毅:守的是民族瑰宝 做的是良心药

2018-01-16 18:03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7年48期
关键词:六神丸瑰宝米粒

一堆0.5千克的药粉,完全通过手臂力量摇晃,制成药丸,这样的古法技艺如今已不多见了。六神丸是一个特例,自清代同治初年在上海问世以来,其始终坚持手工制作。在首批88位“上海工匠”中,国家和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六神丸制作技艺第六代代表性传人张雄毅,就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藥材人”。

刚进师门时,张雄毅算得上是一个“笨学徒”。为了练习手感,张雄毅回家一看到锅、盖、碗、碟,就会放入米粒操练,米都颠碎了,家人跟着吃了3个月的碎米粒。半年后,张雄毅通过考核。经过3年的学习,他学会了各个工序的操作,得以出师。现在张雄毅制出的只有3毫克多的六神丸,粒与粒之间的误差在10微克内。张雄毅说:“百年前六神丸是怎么制作的,我们现在也是怎么做。”一晃30多年过去了,张雄毅从年轻人变成老师傅,六神丸的销量也在不断攀升。近年来,张雄毅主动提出“扩招”徒弟。张雄毅对徒弟只提3点“必须”的要求:吃得起苦、经得起熬、耐得住寂寞。

抢分速记

张雄毅靠着内心的坚守,手工制作着一粒粒经典良药。3点“必须”的要求很朴素,却是他30多年做药得出的箴言。就像他说的那样:“我们就是普通劳动者,守的是民族瑰宝,做的是良心药。”

适用主题

甘于寂寞 工匠精神 文化传承 吃得苦中苦endprint

猜你喜欢
六神丸瑰宝米粒
六神丸联合盐酸米诺环素片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牙周炎的临床观察
惊世发掘,瑰宝无数
感恩“小米粒”
重视六神丸的合理使用
外敷加内服六神丸治带状疱疹好
六神丸外敷治8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