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教育信息技术图谱

2018-01-16 23:52魏忠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图谱信息化信息

魏忠

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与概念转瞬即逝,我们与其畅想什么是20年后的教育,不如思索不变的是什么。2018到来之际让我们思索躁动背后的教育逻辑。

知识图谱

外化的是形骸,内化的是图谱。以学科、领域、专业、课程为节点,用可视化手段描述它们之间的发展、联系、逻辑就成为知识图谱。人的大脑不是开发了5%而是已经太多了,弱水三千,只需一脑壳足矣,教师需重新回到问答和教练,为学生构建网络时代的“观念之网”。

结构化学习

互联网学习已经逐渐剥离出教育,学校如何发挥结构化学习的核心优势呢?信息化的实质是解决排队问题,那么在过剩的资源下教育如何用空弓教射,教育不用走得太快,关键是留下谶语作为学习的路标,教师只有厚积,学生才能薄发。教育的作用是信息归集,那么教育即负熵,学校何耗散?

离散连接

马云通过免费的电视台宣传将自己的理念传达给阿里集团,清华教授在机器大胜棋手的同一个月用围棋理论解决分子筛化学难题,美洲的蝴蝶经过四代迭代回到高祖父母相爱的那棵树。当我们感叹教育三体的混沌与无解的时候,换一种思路会明白世界万物原来并不相连,能解的都是特解,联系在一起的不是机械而是作用力。

信息阈值

信息化是太多了还是太少了?互联网教育真的能代替传统学校吗?课堂上剩下来的到底是智慧的教师还是智能的工具?其实保守具有内在价值,课堂本有信息阈值,教育技术工具时代,更应该体现教师、家长和学校的教育责任。

开源学习

Python已经列入浙江省高考,当大家抱怨供基础教育学习的代码太少的时候,应该了解是R还是Python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直接上开源平台找代码的能力。胶水语言将社群学习从看台变成一个实力赛场,而学生就希望将每一次作业变成一次星值。

信息体验

在代碼已成为文学的时代,学校的责任在于在学生身体没长好的时候不要为学生塞进信息垃圾。信息化正在进行一场体验革命,数据之美、信息之美、设计之美的核心追求会替代功能化已经过了临界值的教育信息化。

学生画像

自然语言、分词、语义,越来越低的门槛构建,越来越全息的空间,课堂还给人生,校园映射云影,当我们记录学生的时候不要忘记也在画像教师,我们不是蜡烛,也没有在燃烧,而是灯泡,没有学生的时候,灯也该关了。

学业评价

信息是浪,知识是岸,学生为船,信息技术下一步应该转向面对不同角色和不同类型的教育,信息化不是颠覆传统的校园,而是高度还原适应未来学习的有效场景,这种场景中,大纲、活动、评价是学校传统的法宝,知识、技能、体验是教育最重要的骨架,智能时代需要的是教育智慧。endprint

猜你喜欢
图谱信息化信息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文化“走出去”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2001-2020)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图表
订阅信息
最精确人类大脑图谱出炉
展会信息
中国知名官方智库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