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企业财务人员带来的挑战

2018-01-16 08:50宋丽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营改增财务会计

宋丽

[提要] “营改增”是我国自1994年以来最重大的一次税制改革。在此之前,我国一直向企业征收营业税,改革之后开始征收增值税,从制度上解决营业税制下“道道征税”的重复征税问题,这样能发挥增值税的优势,即增值税税制下的“环环征税”,“营改增”税制相对来说比较科学合理,也符合国际惯例。实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我国财务制度向着更完善方向发展的要求,对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的长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营改增”的实施,给企业财务会计人员也带来新的挑战。本文对“营改增”税务制度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进行概述,并针对“营改增”带来的财务制度变化,对企业财务人员提出建议。

关键词:“营改增”;财务会计;挑战及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1月14日

一、“營改增”税务制度的概念及必要性

营业税改增值税,简称“营改增”,是指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为缴纳增值税。“营改增”税务制度的实施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结构调整、税制改革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作为一项重大的税务制度改革,“营改增”的最大特点就是减少重复征税,有利于降低企业赋税,可以促使社会各个企业形成更好的良性循环。“营改增”对企业的财务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企业财务人员也面临着税务制度带来的改变和挑战。税收政策的变化、新旧税制的衔接、对企业的具体账务处理和税收核算的转化等问题,都是需要财务人员快速熟悉掌握的业务技能。“营改增”的必要性:我国现行税制结构中,两个重要的流转税税种是增值税和营业税,分立并用,这开始于1994年的税制安排,对当时的经济体制和税收征管能力来说是非常适应,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分税制也逐渐暴露出不合理和缺陷,无法继续满足我国经济运行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新需求,所以营业税改增值税非常必要。根据国际惯例和经验,实行增值税的国家,大多是对商品和服务共同征收增值税。在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实施征收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不但符合国际惯例,也是对我国税制进行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相关企业避免重复征税,从而减轻了企业税负,成为了这项改革的最大受惠者,市场主体因此可以更快地发展,国家经济也得以更健康有序地发展。

“营改增”后对于税费的核算相对来说更加细化,企业的会计核算科目,相比以前增加了9个明细科目。其中,记在借方的有进项税额、已交税金、转出未缴增值税、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5个科目。还有4个科目是记在贷方的,分别为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销项税额、转出多交增值税。通过借方和贷方的明细科目可以看出,企业实施“营改增”后,相对以前税费的核算更加具体。

“营改增”税务制度实施之后,会计核算将面临新的问题。没有实施“营改增”之前,税务的核算在企业里的账务处理,一般只有“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与“营业税金和附加”等科目,税收按照企业的营业额和税率核算即可,核算工作相对简单,出错率也非常低。在“营改增”实行以后,会计科目更加细化,相应也给企业税费的核算带来难度,给企业财务人员会计核算也摆出了新的难题。无论是计税基础和会计核算方法,营业税和增值税都有很多不同之处,若企业财会人员专业技能不相应的进行完善和提高,可能会在实际工作中的涉税核算环节中出现问题,导致税务风险的出现。

二、“营改增”对财务报表带来的影响

(一)对资产负债表产生的影响。资产负债表又称财务状况表。在很大程度上,资产负债表体现了企业在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公司经营得怎么样,管理得怎么样,都会在财务状况表上得以集中体现。通过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能够判断出企业的偿还债务能力和经营的基本状况,以及公司经营管理总体水平的高低等。资产负责表可以让企业决策者及国家税务部门在最短时间了解企业经营状况。

在企业会计报表上,“营改增”首先带来的是固定资产的影响:固定资产是一个企业的重要资产,其价值的变动和微调,势必会引起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其他相关内容也会随之而改变。在我国“营改增”之前,企业的不动产和无形资产,都被列入了营业税征税范围,入账价值以含营业税的买价为准。“营改增”税制改革之后,企业购入的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入账以不含营业税的买入价为准,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材料投资时,增值税可以抵扣。这样一来,会大幅降低固定资产的入账金额和累计折旧额,增加了企业流动资产与负债的比例。资产结构的变化会使得财务报表发生相应的改变,资产负债表中有关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期初余额,也会有所不同。相同的道理,按照相同的办法,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折旧和摊销,所产生的期末余额也不同。在应交税费上:资产负债表中不再涉及“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应交税费的期末余额因此也得以减少。

实施“营改增”税务改革后,无论是企业的资产结构还是利润规模,都会发生变化。因为企业总收入不涉及营业额,按营业额和附加增值税的会计核算方法会消失,从而使企业净利润值增加,提高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总额。

(二)对企业利润表产生的影响。“营改增”改革后,由于主营业务收入由含有营业税价变为不含增值税价,会由于营业税的取消致使与营业税相关的营业税及附加科目金额减少,此时企业的业务收入减少,利润增加。再就是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想比以前有所减少,累计折旧和摊销额也会减少,这样一来,企业的利润总额将会有所增加,企业在利润表上的流动盈余资金数据自然也会增多。

(三)对现金流量表的影响。“营改增”改革后,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因构建所需的进项数额增加,在企业投资活动中,用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的投资,所需支付的现金减少,税负减轻收益增加,同时购买固定资产等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反映在现金流量表中就是税费现金流支出减少,现金净流量有所增加,从而加快现金的流动性,长期将影响现金流量表。endprint

综上所述,“营改增”对企业财务和会计的影响,具体表现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中,对企业的财务报表编制有着重大影响。作为企业来说,必须全面认识“营改增”后带来的影响,并且在“营改增”的实施过程中,寻找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机会。

三、“营改增”后企业财务人员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企业财务人员队伍建设。“营改增”的实施推广,给企业的财务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企业要提供更多的学习时间及实践机会,不仅要加强財务人员对“营改增”后的相关业务培训,还要做好财务政策解读的工作。企业的一线财务人员日常工作比较烦琐,所以对文件的理解有时是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况,这就难免导致在进行一些涉税财务问题的处理过程中,会出现业务技能不熟练的情况发生。对此,企业应有针对性地聘请专业人员对企业财务人员进行税制改革政策的解读。首先在政策上最大限度地把控税务风险,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企业的会计核算方式方法,在“营改增”实施之后自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新的税率和税目导致企业对财会人员的综合技能要求相比以前也更加严格。企业对“营改增”的重视程度一定要提高,不要简单地认为只是计税方式的改变,否则的话,极容易导致不必要的税务风险出现。企业财会队伍的建设,首先要提高的是财会工作人员质量,其次要制定奖惩分明的财务制度,以奖为主,以罚为辅,以顺利安全地开展财务工作为目的,从而带动企业财会人员工作主动性,培养主人翁精神,警醒风险意识。此外,可以聘请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加强企业财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全员税务意识。

(二)加强增值税发票的管理。“营改增”实施之后,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增值税发票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管理和开具时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防止伪造和虚开增值税发票。我国的税制特点是“以票控税”,发票的不规范开具,会直接给企业带来税务稽查和核定征收等不必要的风险。因此,企业要建立与健全安全的账务资料处理系统,加强对相关业务人员的税改专业培训,增强企业内会计队伍的核算效率与水平。尤其要加强对发票的管理,从发票的开立、领用,再到发票的使用和核销,相关部门要严格执行规定。

(三)改进完善企业账务制度。“营改增”的实施,带来一系列财务制度改革,作为企业来说要尽快适应改革所带来的变化,对现有的会计核算制度做针对性调整,按照新的要求进行增值税的会计处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设置更科学的明细账目,严格按照新的规定进行增值税的业务核算,确保税务资料准确、真实、可靠。此外,企业新发展的业务,也要制定出针对性财务操作流程,并确保流程的可操作性,符合税改政策的要求。还有就是在财务处理手段上企业要继续探索,确保在法律的范围内合理避税。企业税负成本大幅减少之后,盈利空间相应大幅提升。

四、结语

“营改增”是结构性减税的重要手段,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减轻企业负担有着重要的作用。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不过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一方面“营改增”给企业减轻了负担,降低了成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营改增”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企业财务人员是企业的“管家”和“财神”,应该加强业务学习,以便从容应对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

[1]朱姝.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的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J].会计之友,2013.5.

[2]田志伟,胡怡建.“营改增”对各行业税负影响的动态分析[J].财经论从,2013.

[3]杨坤.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涉税会计处理[J].会计之友,2013.2.endprint

猜你喜欢
营改增财务会计
大智移云下财务会计人才的转型探索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中小型企业财务会计常见问题及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