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与基层团委共建机制研究

2018-01-16 12:33胡慧邓屹洋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团委长效机制层面

胡慧+邓屹洋

【摘 要】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工作的开展一直备受关注,为了更好地达到志愿服务的最终目标,扩大志愿服务的影响效应,论文试着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与基层团委共建机制的模型。在市级、县级、乡镇层面、结对层面、基层层面下功夫,不断完善各项机制,为大学生提供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机会,为落后人群与地区提供帮扶,达到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目的。

【Abstract】The work of 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 service organization has been in focus, in order to better achieve the ultimate goal of volunteer service, we should enlarge the effect of voluntary service. This article try to construct the co-construction mechanism model of 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 service organizations and grass-roots youth corps committee. We make effort in city, county and town level, grass-roots level, constantly improve various mechanisms, provide the opportunity of dedication of love and serving the society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provide support for behind people and areas, achieve the goal of grow up together, make progress together.

【關键词】志愿服务组织;基层团委;共建机制

【Keywords】volunteer service organization; youth corps committee at the grass-roots; co-construction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12-0096-02

1 引言

新形势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与基层团委共建越来越受到高校团委与地方团委的重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它是加强高校与地方联系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有效形式,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社会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初步了解,我们发现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与基层团委还没有完善的共建机制,这就给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全面展开造成了一些困难。团队希望通过调查基层团委与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接洽情况、基层团委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态度及要求,从而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与基层团委共建的长效机制。

2 概念界定

2.1 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Volunteer Service)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进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它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机会,也提供了大学生在服务过程中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机会[1]。

2.2 共建机制

理解共建机制,要从“共建”、“机制”两个关键词上来把握。“共建”比较好理解,就是共同建立的意思;而机制是使制度能够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配套制度。它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比较规范、稳定、配套的制度体系;二是要有推动制度正常运行的“动力源”,即要有出于自身利益而积极推动和监督制度运行的组织和个体[2]。本文当中的共建机制主要是指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与基层团委之间能够建立起一种长效机制,从而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各环节顺利运作并发挥内在价值的规律及有效的制度体系。

3 大学生志愿服务在邵阳县岩口铺实施状况调查分析

3.1 现状分析

通过走访调研我们发现,岩口铺镇镇政府及团委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持支持的态度,鉴于很多因素的影响,有时他们不得不应付上级下达的任务,所以没有与高校直接建立合作机制。邵阳县团委的工作人员跟我们说,每年暑假会有一部分高校通过他们来寻找帮扶的对象,但与基层单位的对接工作不够完善,有时候打个电话通知一下就算完事;岩口铺中学的老师告诉我们以前也有一些志愿者来他们学校进行支教,但支教活动结束后几乎就没联系了,这对学生来说帮扶作用不大,效果也不明显;学生家长给我们反应,由于经济比较落后,来这里的志愿者不多,一般都是来做支教的,支农支医的很少。

3.2 需求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我们了解到学生及家长对志愿服务是有需求的,他们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与帮助,他们希望这种帮扶是长期的,有效的;基层团委希望能够与高校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每年能有固定的志愿团队来镇上开展志愿活动,同时也希望志愿活动可以多样化一些,真正能够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3.3 原因分析

通过对邵阳县岩口铺镇的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要求很严格,但是却缺少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大学生志愿组织服务的社会地位、服务模式、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权利与义务关系等方面都没有明确的范围和管理,加之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本身管理不完善,与基层团委的联系较少,又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故在很多方面出现了问题,比如宣传力度不够,联络机制不全,活动内容单调、合作模式单一,法律服务缺失,保障机制不够等。endprint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在邵阳县岩口铺是比较零散的,无序的,没有固定的模式,更没有长效的机制,同时也发现乡镇基层团委没有跟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进行有效的接洽是有原因的,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没有很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通过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学生及家长对高校志愿服务是有需求的,基层团委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也持支持的态度,高校也希望与基层团委形成共建机制。

4 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与基层团委共建机制的主要方法

众所周知,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基层团委”长效机制不仅可以互利共赢,还可以优势互补,推动基层团建工作不断向前发展,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服务区域大局和经济社会发展。通过为期一周的走访调研,我们了解到要想达成基层团委与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长效机制的共建工作,需要在市级、县级、乡镇层面、结对层面、基层层面下功夫,不断完善各项机制,以达到共建的效果。

4.1 市县乡镇层面——建立定期联络机制

通过市、县和乡镇之间的不断交流和探索来加强与高校团委的联系,指导结对的基层与高校团组织进行对接,协调统筹整个活动和资源[3]。比如:结对共建单位要整合资源,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小分队,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开展“手拉手”、“爱心助学”等活动,为农村经济困难家庭的青少年顺利就学、健康成长,奉献爱心、提供帮助。

4.2 结对层面——建立校地共建模式

高校团组织与地方基层团委进行工作对接,要以地方工作为依托,带动高校团组织参与到区域化建设中来。围绕乡镇团委的职能特点,结合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的需要,集中开展共建活动[4]。争取每一个季度开展一次共建活动,召开一次交流讨论会议,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区域互动的工作局面。

4.3 基层层面——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基层团委”协同机制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长期坚持,持续进行。从基层层面来看,要以高校共青团组织与基层团委结对共建为契机,加强两者之间的沟通联系,共同开展结对帮扶,精准帮扶,定期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高校组建“大学生志愿讲师团”,依托大学开展知识普及、家电维修、法律讲堂、道德文明宣讲等活动,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提升群众文明素质。

4.4 综合层面——完善相关制度

高校志愿服务组织与基层团委长效机制的构建还离不开相关制度的保障。由于高校志愿活动是一项非营利的社会事业,要想得以长足有效的发展,就必须得到各级党团组织和政府部门更多的关注,因此建立此协同机制不仅需要整合各种资源,而且还需要完善和落实相关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给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充足的资源保证,为落后、贫困地区提供长期有效的帮扶。

总之,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与基层团委共建机制的形成不是一个简单的项目,规范管理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加强与基层团委的合作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地方、高校、社会各个阶层都应积极行动起来为大学生志愿服務组织与基层团委的共建提供帮助和支持,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志.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管理的长效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2.

【2】林大燕.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3】张小勇,范璐.建设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4):338

【4】赵晶.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创新模式研究[J].南京: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9(5):85-86.endprint

猜你喜欢
团委长效机制层面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高校团委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关于如何做好企业团委工作的思索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为资源下沉建长效机制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医院团委工作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