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活动中的微视频互动

2018-01-16 15:53陈慧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德育幼儿园家长

陈慧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个“看”,其实就是看幼儿的道德成长走向,看他们的人格发展趋势。新常态下的学前教育仅仅只有这种“看”是不行的,还必须有适当的教育手段跟进,才能确保幼儿的健康成长。

通常,为了引导幼儿的心智发展,德育都是以故事为载体,以动物拟人化并且儿化了的形式来展开。可是,近年来这种平面活动方式却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原因很简单,就是幼儿们见惯了动画,见惯了许多校外教育机构组织的“亲子活动”,倘若没有新意的故事,很难吸引他们。有的小朋友甚至直言不讳地对老师说:“你讲的故事不好听,没有××老师讲的好,我不想听”;班上组织的活动,他也不想参加,甚至不愿意上幼儿园。面对这种现状,许多教师束手无策。然而,一次偶然播放的视频,撬开了我们的脑洞,让这种僵化了的局面,变得灵动起来。

那是一位父亲在家与孩子互动的短视频,孩子的母亲以微信的形式发给了我,让我大受启发。视频中,孩子的父亲正在给年迈的奶奶捶背,而孩子也学爸爸的样子,站在爸爸身后轻轻地捶,三代人构成一条“捶背线”,组成一幅其乐融融的“孝敬图”,感人极了。我把这一视频转发到幼儿园家长群里,结果引来了几十个点赞,还有十几个跟帖。过了两天,又有类似的好几个小视频上传,也被我转发了。

这一“传”、一“转”、一“赞”,突然让我想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园家互动”模式啊,我们完全可以借来启动幼儿园的个性化德育,生成我们自己的幼儿德育活动课程。

说干就干,我们首先寻找本地的德育资源,然后进行遴选,再编成故事,邀请幼儿和家长共同参加活动,并形成视频……

在武汉江夏,历史上有位非常著名的人物,他就是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孝”的黄香。史书记载,说黄香几岁时,就已经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每当炎炎夏日到来时,他就用扇子对着父母的帐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并使蚊虫远远地避开父母的帐子,让父母可以更舒服地睡觉;到了寒冷的冬天,他会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好让父母睡下去时觉得暖和。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后,受到了皇帝的肯定,以至于获得“江夏黄香,天下无双”的美名。

我们将这一故事改编成剧本,让中二班的师生来演,用手机拍摄下来,在全校的电子白板上播放,并上传到“园家互动群”,结果引发了家长们的热议。大家都说,开展这种形式的传统美德教育,很喜欢。家长和领导们的围观和肯定,鼓励了我们,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改革课堂教学的信心,于是,我们将这一过程又做了修改。后来发现,如果有家长主动承担任务,与自己的孩子来担任出镜的演员,教师只提供解读的画外音,这样的效果可能更好。倡议提出后,得到了家长委员会的热烈拥护,好几位家长自告奋勇,愿意参加义演。经过一阵讨论与推荐,我们选择了一位很有表演天赋的家长,而且这位家长也非常配合。

为了让表演的场景更加逼真,充当演员的父子俩,从附近的剧团租来了演出服装,而且还请音乐教师配上了相应的背景音乐。

幼儿园毕竟是正规的教育机构,不是演出团体,因此,我们的演出更多的是在课堂活动中,而且是具有学前教育性质的活动,所以,演出不能脱离教学现场。为此,我们摈弃了“单独演出”的提议,而是将演出舞台设在教室里。于是,这父子俩就在教室里为大家表演,班主任现场录制。录制的视频中,不仅有“黄香”和他的父亲,还有观看演出的幼儿和其他家长,场面自然和谐。录制好视频后,请一位懂得信息技术的家长指导班主任配上画外音。经过这样的设计,一堂像模像样的德育活动课就生成了。

我们把这个微视频上传到网上,赢得了无数点赞。由于家长是大家熟知的,幼儿也是小朋友们喜欢的,所以这节活动课,一时间成了整个社区的热点话题,以至于其他幼儿园也会观看,并询问我们的做法。

就从这一课开始,我们发现,有许多故事是可以进行類似改编的,有许多资源也是可以借助这种方式征用的。

众所周知,近年来,由于学前教育的迅猛发展,造成了幼儿师资短缺,许多上岗的教师,其实并不擅长幼儿教育。但是,家庭和社会对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要求却越来越高。怎样调解这一矛盾,一直是我们苦恼的。没想到一则“黄香扇枕”的故事拍成视频,竟然打开了我们的思路,解决了难以排解的困难。我们发现,短缺的师资,完全可以借助园家互动,借助家长们的义演,帮助我们整合平时忽视了的教育资源,而且能够赢得最生动的教育力,收获良好的教育效果。更令人惊喜的是,这节微视频活动课后,被许多家庭的父子、母子进行了创新性演绎,“黄香”变成了“张晋”“刘莉”“应声”……“扇枕温衾”也变成了“端茶”“喂药”“过马路”“扣纽扣”……尤其是我园的幼儿和家长到福利院举行的那场敬老活动,让许多人掉下了眼泪。

“播种”一个微视频,收获了一大群“微德育”;上了一节活动课,引来了一组德育活动;开展一次活动,促使了全园教研文化的突变,这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在这始料不及的改革中,我们尽管辛苦,但很幸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第一个要求就是“爱国”,而爱国主义,首先是起源于“爱家乡”,甚至是“了解家乡”。可是我们发现,很多青少年,甚至包括一些成人,也不了解武汉市江夏区的地方文化,更不知道历史上出现过哪些著名的英雄和模范,所以,“爱家乡”这句话在这些人的心里是空洞的。那么,怎样让我们的学生了解、热爱家乡并扩展到爱国?那么,就应该从幼儿开始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我们再次选取了家乡历史人物黄香的“扇枕温衾”故事作为切入点,借助信息技术,以幼儿园和家庭为阵地协调开展幼儿品德教育活动,不仅教育了幼儿,也教育了家长,而且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及开发园本课程的能力,真的让美德教育接上了地线,使“园家互动”成了内容充实的常态。

就在这种常态中,幼儿园固有的围墙“坍塌”了,信息化教育成了一种教育氛围,在整个社区和谐地扩散。而扩散的种子就是园家互动的微视频,扩散的动力还是这种人们津津乐道的微视频。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育幼儿园家长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家长错了
爱“上”幼儿园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想念幼儿园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