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办”也应“按规矩办”

2018-01-16 02:43周少来
人民论坛 2018年36期
关键词:基层治理

周少来

【摘要】“马上就办”应以“按规矩办”为前提和基础,办事对象、办事内容、办事程序、办事条件、办事监督评价等都应严格遵守“按规矩办”的政治原则和组织要求。只有“马上就办”前行在“按规矩办”的法治道路中,才能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广大公民多元协同的治理格局,才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按规矩办” “马上就办” 基层治理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按规矩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各项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马上就办”应以“按规矩办”为前提和基础。然而,当前一些基层地区没有真正落实“马上就办”,使得“马上就办”成为一些领导的“口头禅”以及“工作方式”。

从时间维度来看,“马上就办”是一个模糊概念;从办事对象来看,“马上就办”表达不同的政治态度

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任何公共事务的办理都要依法而行,“办事”需要遵从规则程序和办理期限,而规则程序和办理期限是法律法规规定的,不能因任何官员的“权力”而随意改变。中国共产党所要求的“按规矩办”,其中“规矩”既包括党章党纪,也包括法律法规,还包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事实上,在基层治理中,一些具体政策和规章制度的有关程序和时间要求,并不会因“马上就办”的口号而立刻修改完成。同时,从时间维度来看,“马上就办”是一个模糊概念,是会因人、事、地点、条件变化而变化的概念。

一些领导干部所说的“马上就办”,是针对不同办事对象或说话对象的,其语言背后表达的是不同的政治态度。从语言场景和说话对象上来讲,主要可分为三种。一是针对上级领导的。当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表达决心以及接受批评时,下级干部往往脱口而出“马上就办”。这里面的“马上就办”可能有两种意思:表达完成任务的决心,并能在随后确实完成工作;出于无奈的口头应付,表态以后并无具体的行为,工作照旧并无改观。二是针对下级干部的。当上级领导指导、检查、验收工作时,经常训斥下级干部“马上就办”,从而表明领导干部的认真负责和真抓实干。而当下级干部收到上级领导的指示后,通常会以“马上就办”作为保证回答,从而导致“好的马上”与“坏的马上”两种结局出现。三是针对基层群众的。当面对基层群众上访、询问时,领导干部通常以“马上就办”加以应对,因此同样可能会出现以上两种情况。

事实上,无论是对领导干部,还是对基层群众,“马上就办”的表态都需要切实的落实,既要依据“按规矩办”的法治原则,也要依靠办事的条件和资源。

从办事内容来看,“马上就办”包含不同的內涵;从办事程序来看,“马上就办”有时会成为错误之源

“马上就办”包含不同的内涵。一是合法、合规、合理的事情。“合法”是指符合一切法律法规;“合规”是指符合党的纪律、党的组织程序以及党的优良传统;“合理”是指符合政策规定、办事规章以及当地风俗习惯、道德伦理。对于此类事情,不论是对谁表态“马上就办”,都应该应办尽办,扎扎实实地办好。

二是不合法、不合规、不合理的事情。行贿受贿、数据造假、形象工程等行为的出现,体现了“马上就办”与“按规矩办”之间的紧张和冲突。当前,一些干部为了逢迎领导,不按规矩地随意“马上就办”,不但阻碍了当地社会发展,损害了人民利益,也影响了自身的行政威望以及政治前途。

三是介于以上二者之间的“复杂事情”。基层干部往往面对着各种错综复杂的事情,并不像以上两类事情那样简单明了。“不合法”的事情当然不能“马上就办”,这是各级干部的底线,也是法治社会的底线。同时还有一些合法而不合规的事情,即法律法规并未明确禁止要求,党纪党规却严格禁止并明确要求的事情,比如上班期间严禁饮酒等。但无论是哪种内涵的“马上就办”都必须把“按规矩办”挺在前面,只有一贯始终地坚持“按规矩办”,才能把“马上就办”落实于正确的轨道上,才能真正地把好事办好。

“马上就办”有时会成为错误之源。对于各式各样的“马上就办”,不合法、不合规的事情往往不能依据程序办理,这是暗箱操作、违规操作、违法操作产生的重要原因,也是各级干部被追责、追究法律责任的根本原因。而合法合规的事情依据程序加以办理,这是程序正义的价值和根本要求。只有程序正义才能保证结果正义。“马上就办”如果不能按照合法合规的程序来办,往往得不到好的结果。

不按程序办事只会好心办坏事。出于上级压力的违规办事会使得“马上就办”失去“按规矩办”的制度保障,而这也正是很多基层干部“一心为公”却被迫责的错误之源。领导交待的“马上就办”给基层干部造成了行政责任和政治压力,从而导致违反程序的“马上就办”出现。

从办事条件来看,“马上就办”可能会造成社会损失;从办事监督评估来看,一些“马上就办”回避民主参与

如果是合法合规的、坚持“按规矩办”的“马上就办”,对当地社会发展以及民生改善是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但需要注意的是,“马上就办”也要讲究办事条件,也要将当地的生态环境、资源禀赋、人力资源和技术资金等因素考虑在内。办事条件是否充足是“马上就办”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因素。事实上,一些没有获得良好结果的“马上就办”,往往是因为党员干部不顾当地发展实际和发展条件盲目办事而造成的,这不仅不能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反而还会造成生态破坏以及资源浪费。比如,当前一些地区存在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烂尾工程”等,正是不切实际、不顾条件、不管民生的“马上就办”,不仅危害了当地政府的威信和形象,也造成了社会资源和社会资本的浪费。

“马上就办”回避民主参与。无论是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还是民生工程建设,都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广大公民的协同参与,这是现代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基本要求。但当前我国一些“马上就办”事项往往回避、压制社会和公民的民主参与。很多“马上就办”是政府在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的状况下所作出的“常态反应”。在“马上就办”的推进过程中,基层政府通常采用“运动式集中作战”方式,以政治组织为统领,集中聚集政府部门的人力、物力,在“时间表”的倒逼机制作用下,限期限量强制性完成任务。在这种模式下,出于时间以及成本的考虑,一些政府往往回避民众参与民主监督。同时,由于一些“马上就办”包含着个别领导的政绩冲动和不纯动机,所以更加压制和阻止社会监督以及民主参与。这不但严重违反了“按规矩办”的政治原则,也延缓了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

“马上就办”的长期存在是具有制度和体制根源的,其中“层层加码、层层追责”的压力型体制,就是其体制性根源之一。因此,“马上就办”应以“按规矩办”为前提和基础,办事对象、办事内容、办事程序、办事条件、办事监督评价等都应严格遵守“按规矩办”的政治原则和组织要求。只有“马上就办”运行在党纪国法的正确轨道上,前行在“按规矩办”的法治道路中,才能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广大公民多元协同的治理格局,才能推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政治发展与国家治理”项目首席研究员、博导)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

责编/孙渴 美编/于珊

猜你喜欢
基层治理
民间组织发展对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影响
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责任的问题与对策
党组织怎样下好“基层治理”这盘棋
宋代民间社团对基层社会治理影响几何
基层治理法治化长效机制构建探析
青海省基层治理法治化的现实困境
农村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发展思路析论
新型城镇化下的农村基层治理优化模式研究
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研究文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