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引导研究

2018-01-16 10:00周靖静
青年时代 2018年30期
关键词: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场域

周靖静

摘 要:高校网络舆论作为网络舆论的一种,是与高校校园内外的热点事件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高校师生在互联网上对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特定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本文将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引导,探索高校网络舆论的“场域”结构和形成的机制,探讨如何使校园网络舆情的引导取得实效。

关键词: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场域”结构

2018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5.8%,较2016年底提升2.6个百分点。互联网的崛起,塑造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空间,并迅速改变人们的行为思考方式。

2018年,第一批00后进入大学校门。90后、00后大学生是网络社区的“土著”,他们积极地参与信息的传播、舆论的制造,通过网络宣泄情感,表达观点,尽享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和便利。与此同时,网络的匿名性、非理性和多元化,也带来了潜在的危机和负面影响,造成了有关校园网络舆论的诸多问题。

一、“场域”理论:资本、行动者、惯习

1966年,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ee Bourdieu)提出“场域”理论。“场域”不仅是他的实践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更是他从事社会研究的基本分析单位。正如其在书中所说:“社会科学的真正对象并非个体,场域才是基本性的,必须作为研究操作的焦点。”

“场域”,被定义为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网络(network)或架构(configuration)。作为诸多客观力量调整定型的一个体系,“场域”以类似于“磁场”的方式,成为某种被赋予特定引力的关系构型。“场域”是一种独立的社会空间,遵循自身的逻辑和游戏规则,拥有各自特有的价值观念,它是一个时刻充满着力量对抗的空间,并在对抗中不断的演进和变化。

布迪厄的理论不仅仅提出了宏观的概念,同时为研究提供了立足点和支撑点。在“场域”的框架下,布迪厄还提出了“资本”、“惯习”等概念,并厘清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在一个特定的场域中,“资本”既是斗争的武器,也是争夺的关键。所以既对场域起到支配作用,又无时无刻不与其进行互动。在不同的场域中,“资本”以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象征资本(符号资本)等形式存在着,决定着场域内的权力分配,促进场域变化发展。

“惯习”是行动者通过一定的积淀,以内在化的方式获得的社会知觉、评判和行动的各种身心图式,它与习惯不同,是一种“主观性的社会结构”。场域与惯习是相互交融的共生关系,场域塑造着惯习,而惯习也影响着场域。

二、高校网络舆论“场域”结构探索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新媒体雨后春笋般的涌出,高校网络舆论的发生机制、结构内容都发生着变化。从信息发布的主体和途径来看,形成了两个较为明显的舆论“场域”:

第一个是“主流舆论场”,是学校官方依托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结合“两微一端”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主动的、强势的信息发布和解读;第二个“基层舆论场”,是学校师生利用各种自媒体和新兴媒体平台,自下而上的发布信息和表达意见。

两个“场域”的形成,与网络舆论环境的高度分化有直接关系。在自媒体时代,官方利用传统媒体对话语资源的绝对掌握被打破,本来弱势的公众逐渐能引导社会议题和舆论走向,并无时不刻不在与官方、与同侪争夺着媒介话语权的领袖地位。意识到这种分化和对抗并非在一个场域,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达成交流和和解。

(一)资本是区分“主流舆论场”和“基层舆论场”的重要标志

资本占有的情况,决定了行动者在一个“场域”中的位置,进而决定了他们采取的行动策略。一般来说,场域中占有支配地位的行动者会采取较为保守的策略,维护该场域现有的力量格局;而新进入者、被支配的行动者则会采用更加激进的策略,企图改变场域中的力量关系。

在高校校园的“主流舆论场”中,学校官方坐拥场域内绝大多数的资本,包括多种主流信息发布渠道、平台,专职新闻宣传、媒体运营的团队和经费,公信力,校外媒体资源等,在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四个维度都占尽优势,不可阻挡地获得主导地位,营造出一个稳定的、规则清晰的舆论场。

而“基层舆论场”又是另一番景象。不断涌入的“新行动者”,会通过争夺场域内的资本,促使场域结构的不断变化。比如校园BBS的衰落,抖音、QQ空间的兴起,一方面是用户使用习惯的大势所趋,另一方面,也是新进入的“行动者”试图占有更多资本,改变旧有格局,“新开山头”的尝试和努力。在高校“基层舆论场”中,资本的格局风云变幻,与“主流舆论场”形成鲜明对比。

(二)行动者在“主流舆论场”和“基层舆论场”中存在鸿沟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场域中,存在着三类“行动者”:舆论主体、舆论客体和舆论本体。“舆论主体”是参与舆论的个体和群体,“舆论客体”是舆论关注的事件、对象,而“舆论本体”,则是舆论主体在接触舆论客体后,表达出的意见、看法和观点。

“主流舆论场”和“基层舆论场”的舆论主体,从宏观上看有较大的重叠,都主要包含在校师生、涉及部分社会相关人士。然而实际上 “主流舆论场”的舆论主体更多的是学校宣传部门、承办重大活动的相关部處、院系领导等,很多在学校看来极其重要的事件和舆论,在师生中讨论的热度其实并不高。而处于“基层舆论场”中活跃的舆论主体,很多都是最普通的学校师生,在“主流舆论场”通常是沉默的所在。两个舆论场的舆论主体,看似相近,其实存在巨大的分层。

从“舆论客体”的角度,“主流舆论场”更多关注的是全校性的、重大的、正向的议题和事件,比如校庆、本科教学评估、获得重大奖项等,而“基层舆论场”更多关注的是涉及切身利益的、琐碎的,负面的议题和事件,比如未安装空调、食堂涨价(学生)、工资绩效(老师)等等。就“舆论客体”而言,两个舆论场便形成了巨大的鸿沟。

“舆论本体”作为主体对舆论客体的意见、看法和观点,因为主体、客体的不同而不同,所以难以准确把握和捕捉。但从宏观来看,“主流舆论场”通常借助强媒体性的平台(比如网络、报纸、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传达正向的声音和观点;而“基层舆论场”则更多的借助强社交平台(比如 QQ空间、微信朋友圈、视频自媒体),表达更加私人化、情绪化的信息和内容。

(三)惯习决定着“主流舆论场”和“基层舆论场”的根本差异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主流舆论场”是由媒体、教育、管理的专业人士为主体,通过专业化流程打造。在这个秩序井然的场域中,“把关人”制度严格,只有被选中的信息才得以传播,传播周期有明显的分段性,传播方向具有较为单一的方向性。

而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基层舆论场”采取全民生产,自组织的模式,没有把关人,只要没有被禁止的信息皆可传播,同时24小时不间断全天候的运作,并通过“圈子”、“熟人”达到交互的、指数级的传播。两个“舆论场”的惯习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布迪厄认为,在同一个场域内部,惯习与其所产生的场域之间存在基本“吻合”的关系。场域与惯习相互交融共生,不同的场域具有不同的惯习。若强行将A场域“移植”到B场域中,势必会造成“不合拍”的现象,产生一系列不适应的行为。认识到惯习的差异,进而对“舆论场”的差异有所认识,才能更从容地找到两者矛盾调和、减少的方法。

三、高校网络舆论的引导策略

在复杂的网络舆论大环境下,不断总结校园网络舆论的规律,建构“主流舆论场”和“基层舆论场”之间交流对话的平台,从而更好地引导校园网络舆论,才能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一)监管和沟通并重,平衡好安全阀和粘合剂的角色

两个“舆论场”带来的鸿沟和疏离,在日常的运行中存在明显的自说自话、各走各路的情况。在很多高校,“主流舆论场”所代表的宣传舆论单位惯用传统的思维方式,粗暴的行事手段,强行对“基层舆论场”进行干预,如负面舆论发酵后,采取一刀切的删帖、回避、“打太极”,甚至查IP地址,对言论当事人进行处罚的措施,使得两个舆论场失掉对话机会,渐行渐远。

监管固然重要,也是高校舆论监管和新闻宣传单位的职责所在。但在网络社群崛起,势力不断平均化的今天,过于简单粗暴的思维反而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导致事态扩大、激化、不可逆转。

我们要把合理的网络舆论,看作是每一位学校师生、相关利益人士实现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途径,积极建立日常的对话平台和沟通渠道,甚至专门设置议题,引导“基层舆论场”中的行动者去关注、参与,或者让学校高层领导主动进入“基层舆论场”,树立亲民形象,拉近师生的距离。通过多种形式,让师生与公众更深入广泛地参与学校管理,畅通沟通渠道,不断增进理解,建立信任,让两个舆论场之间,有更多交流的机会,平衡好安全阀和粘合剂的角色。

(二)引领与改革并行,建立完备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

从宏观趋势上来讲,很多高校已经顺应时代潮流,完成了从单纯“守门人”的角色到“引路人”的转变。但落实到具体网络舆论的处置上,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缺乏、反应缓慢,不能掌握局势的情况仍普遍存在。

从时效性来说,信息一旦发酵,便会迅速传播,而很多高校还需层层汇报,事事报批,错过了应对的最佳时机,导致姗姗来迟的解释和澄清被淹没在一边倒的质疑和批评中,给公众留下不负责任、不作为的印象,造成形势被动。

从机制上来讲,很多高校固守较为单一的宣传平台,缺乏丰富的自媒体资源,同时因为适应了“主流舆论场”中的行事步调和强势地位,姿态冷淡,公共关系意识淡漠,缺乏舆论应对机制和应对经验,往往导致事态恶化。

在引领别人的同时,要注重自我革新。高校应当把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的建立提上日程,比如简化流程,舆论话题产生时第一时间提供准确、透明的信息,杜绝流言蜚语的扩散;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校园情况;邀请利益相关人士、新闻媒体出席发布会,公开热点问题的最新情况;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面对公众的沟通要放低身段、摆正姿势、诚恳温和,防止态度激化,引发次生舆情。通过专职兼职舆论人才队伍的建立,形成上下衔接、部门联动的工作合力,最终形成高效有序的舆论研判和处置机制。

(三)服务与包容并举,切实推进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基层舆论场”的发展壮大,给原本处于核心地位的“主流舆论场”以巨大的压力和冲击。但压力既动力,高校不应把“基层舆论场”置于自己的对立面,认为一旦有舆情超出自己的掌握,便是“麻烦”和“坏事”。只要充分发挥它的预警机制和倒逼作用,它对高校的发展能产生极大的“鲶鱼效应”。

“基层舆论场”因为行动者的多样化、传播方式的泛化,更加地敏感和实际,只要关乎切身利益,发生在自己身边,哪怕只是“倾向性”、“一点苗头”,都可以发展成舆论话题。高校可以通过对这些话题的跟踪,激活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在事态扩大化、严重化之前,就加以处理和解决。

摆正了“服务者”的位置,不断地趋于开放、包容、悦纳。借助“基层舆论场”的特点,寻找高校运行过程中的“盲点”和“痛点”,倒逼自己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在社情民意的良性互动中寻求善治,才是调和两个舆论场,并正确应用分化创造价值的办法。

综上,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形成于“主流舆论场”和“基层舆论场”两个场域结构之中,两者既存在鸿沟和分野,也蕴含着巨大的价值。高校应在不断黏合二者,建立沟通和舆论处置机制,同时在不断的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建设中,使两个舆论场在对立中寻求统一,达到最佳的舆论引导效果。

参考文献:

[1](法)布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出版.

[2]蔣平:论高校思想政治场域的建构与优化,现代教育,2013年第2期.

[3]周荣庭、孙大平:社会媒介场域的概念与理论建构,今媒体,2011年第6期.

[4]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猜你喜欢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场域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高校校园幸福文化模式构建研究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