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结节囊肿误诊1例

2018-01-17 03:30段宏岩于锦利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坐骨滑囊皮脂腺

郝 鹏,段宏岩,于锦利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75岁。因“右侧臀部肿物伴疼痛20 d”就诊。患者2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臀部肿物,伴肿胀感及触痛,逐渐加重。外院诊断“右臀部皮脂腺囊肿”,经抗生素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超声检查示右臀部囊性肿物。无发热及其他不适,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查体见右臀部肿物约8 cm×8 cm,无红肿破溃,质地中等,压痛不明显,轻微波动感,基底活动度较近皮肤处差。盆腔MRI示右侧坐骨后下方可见类圆形长T2等T1信号影,边界清楚,呈囊状;可见分割;增强囊壁可见分隔明显强化。考虑右侧坐骨结节后下方囊性病变,脓肿可能性大。初步诊断为右臀部皮脂腺囊肿。术中以右臀肿物最大直径切开,探查肿物基底向右股内收肌群深方走行。扩大切口,其边界与坐骨结节及相邻肌肉紧密连接。切开肿物囊壁,可见两囊腔紧密相连,内可见陈旧血性液体及淡黄色液体。予完整切除。病理结果为(右臀部)多发性单纯囊肿,囊内可见红细胞,囊壁肉芽组织形成。

2 讨论

2.1 坐骨结节囊肿的定义 坐骨结节囊肿又称坐骨结节滑囊炎,临床较为少见,好发于偏瘦及长期久坐人群,尤其在中老年女性中多见[1]。坐骨结节是坐骨突起的部分,当采取座位姿势时,臀部和凳子、椅子的骨接触点即为坐骨结节。在坐骨结节的顶端有一个自身保护的装置,称为坐骨结节滑囊。滑囊的结构与关节滑膜相似,内含滑囊液,其功能是减少肌肉、肌腱与骨骼之间的摩擦。随着年龄增长,人体激素水平的降低,滑囊分泌液逐渐减少。坐骨结节滑囊会因久坐导致的受压、摩擦等原因而使滑囊受到损伤,导致坐骨结节滑囊炎。若病程时间长,出现滑囊内层反复充血、水肿,炎症性渗出物增多,囊壁逐渐增厚,滑膜表面粗糙,会因此形成坐骨结节囊肿。

2.2 坐骨结节囊肿的诊断 由于超声检查方便,往往作为臀部病变的首选。超声表现为坐骨结节浅面与皮肤之间的囊性肿块,紧邻坐骨结节,肿块边界清楚,形态不规则,可呈椭圆形,扁平状。一般囊壁较厚,大部分肿块囊内回声不清晰,可见细密点状低回声。囊内可见条形分隔,肿块有压缩性,后方回声增强,其内未见血流信号囊壁上可见血流信号[2]。

MRI技术对于软组织病变具有较高的分辨率,特异性突出。坐骨结节囊肿属于肌肉软组织滑膜囊慢性炎症,MRI扫描坐骨结节囊肿有突出的特征性表现,其临床意义与诊断价值较高[3]。有关MRI在坐骨结节囊肿诊断中的应用,国外文献报道较少。MRI成像具有视野大、多方位成像、软组织分辨率高等特点,可更加准确地判断病变部位及范围,避免临床上穿刺的盲目性,对选择手术方式有重要价值。还可确定囊肿的数量,囊肿有无分隔及囊肿周围结构情况。在T2加权像上特征性的MR表现及特定的位置,可以准确诊断及定位坐骨结节囊肿。坐骨臀肌滑囊炎的MRI与身体其他部位发生滑囊炎类似。然而,坐骨结节滑囊炎内部的信号一般比其他部位滑囊炎要高[4-5]。

2.3 坐骨结节囊肿的治疗 坐骨结节囊肿是一个缓慢的病理过程,多见于长期坐着工作者及年老体瘦的妇女。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现主要分为以关节镜为代表的微创治疗与传统完整切除两种方式。研究表明,微创治疗与开放手术治疗复发率无明显差异[6]。由于微创治疗具有恢复快、痛苦小的特点,现在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同时,杨翊采用圆利针疗法[7]、陈孝敬用齐刺配合穴位注射疗法[8]治疗坐骨结节囊肿,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2.4 坐骨结节囊肿与皮脂腺囊肿的鉴别诊断 皮脂腺囊肿病程时间一般较长[9],超声回声呈类圆形,内部分布少许的较强回声,呈点状。肿物组织具有较为明显的边界,后方回声会出现增强。囊性肿物内部有角化屑,回声均匀且是实质性。若患病时间较长,甚至会出现钙化,表现出声影[10]。

坐骨结节囊肿虽为少见疾病,但如果术前辅助检查充分,则会提高诊断精确度,基层医院或者辅助检查设备不完善的医院,对于病变部位在肛旁、臀部,病变范围大,活动度稍差的皮下肿物,应避免坐骨结节囊肿误诊的发生。本例术中发现合并囊内出血,应该是囊肿短期突然增大并伴发疼痛的原因,且临床症状不典型,因此诊断困难。

3 术后随访及预后

要求患者术后每月复诊一次,共复诊3次。3个月时患者自述右臀部无肿物及疼痛感,无肢体活动受限及异常,无其他不适症状,患者痊愈。

猜你喜欢
坐骨滑囊皮脂腺
常坐硬物当心坐骨结节囊肿“光临”
常坐硬物当心坐骨结节囊肿“光临”
谨防坐骨结节囊肿
坐骨结节扩大清创降低坐骨压疮术后创面复发风险的临床研究
长了粉瘤一定要手术切除吗?
油性头发少梳多按
油性头发少梳多按
腰骶部巨大皮脂腺囊肿1例
髋部滑囊炎的高频超声表现
超声在围髋关节相关滑囊炎诊断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