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发现北京鸭变大变白基因

2018-01-17 09:29王绪
农业知识 2018年39期
关键词:品种改良体格中国农业科学院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系统解析了北京鸭在品种改良过程的基因组变异机制,成功定位了羽色和体格大小这两个关键经济性状的主效基因;这项研究为畜禽分子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刊物《自然通讯》上。

北京鸭是我国主要肉鸭品种,羽毛洁白、体态健硕、生长速度快。为系统解析北京鸭在品种改良过程的基因组变异机制,科研人员构建了大规模绿头野鸭与北京鸭的杂交后代群体,对1026只杂交二代个体及其40只绿头野鸭、30只北京鸭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最终成功定位了体格大小和羽色两个关键经济性状的主效基因。这项研究鉴定出导致北京鸭体格变大的主效基因IGF2BP1,该基因原来是在胚胎期发挥促进生长作用,而北京鸭在被选育过程中产生的一个自然突变,致使该基因在北京鸭出壳后仍持续表达,饲料利用效率的提高致使其体格变大。

研究表明,IGF2BP1基因调控体格大小的通路和方式在各类畜禽中广泛存在,可将这一持续表达的机制引入其他品种乃至其他畜禽,为畜禽品种改良提供了可能性。研究还表明,杂交后代群体羽色分化由单个基因决定,导致黑色素合成途径被关闭,从而形成了北京鸭洁白的羽毛。

目前,这项研究已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资助。

猜你喜欢
品种改良体格中国农业科学院
牛品种改良现状与对策
黄牛品种改良存在问题与对策
中国农业科学院揭示大塑料和微塑料对作物生长发育和土壤健康的潜在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院微信版“养分专家”上线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以科技创新打好“种业翻身仗”——访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畜牧业品种改良现状与发展
小体格,大能量!鑫中渔用9年玩转超浓缩菌种
以健康体格筑精神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