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植“绿色基因”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专访

2018-01-17 11:07周蔚,严玉听,杨升文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8年3期
关键词:有机硅新安企业

编者按:新安集团创建于1965年, 2001年9月上市,秉承“客户为先、贡献为本、艰苦奋斗、同创共享”的核心价值观,连续多年进入“中国最具价值上市公司”的行列,属中国化工500强,全球农化销售20强企业。新安始终坚持“绿色化学创造美好生活”的发展使命,首创氯元素、磷元素、硅元素的循环利用先进技术,成为行业内循环经济的先行者,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2018年开年第一个月,新安就实现了“开门红”,一季度营业收入和利润实现超预期增长。我们看到经过两年时间的盘整,身处发展低潮期的新安,再一次焕发了勃勃生机。

1 前世今生

新安。

新安集团的前身是始创于1965年的建德化工厂。如今的新安,已经在市场的炼火中,走过了53个春秋。1965年3月,筹资7万元(其中政府拨款4万元,向手工业联社借款3万元)的国营小厂正式成立,开始生产自有技术和品牌的过磷酸钙、钙镁磷肥,从那时起,新安便与这“磷(膦)”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新安从成立之初就非常注重技术的开发,将生产原料中的可利用资源吃干榨净的绿色发展理念深植企业的基因中,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企业这才实现了一次次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1969年,技术人员发现生产钙镁磷酸剩余下的焦炭末可以用于黄磷生产,而黄磷生产不能用的矿粉又可以用来生产过磷酸钙。新安也由此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期,形成钙镁磷肥、过磷酸钙、磷酸、三氯化磷、氧氯化磷等20余个产品。工厂生产的食用磷酸获得国家质量金奖。

1987年,新安联合沈阳化工学院成功开发出固体草甘膦,企业再次完成了从无机磷向有机膦的华丽转身。1995年4月,新安在国内首创用压缩冷凝技术回收草甘膦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氯甲烷,并将其用于有机硅单体的合成,自此在农药和有机硅生产之间架起了一座神奇的桥梁,也为后来进入有机硅行业奠定了基础。1998年的春天,新安与开化合成材料总厂成功牵手,新安至此拥有了草甘膦和有机硅两大支柱产业,实现了企业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和优化,企业正式踏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

“十年磨一剑”,苍天不负有心人,2001年9月6日,新安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大厅正式挂牌上市,此后新安连续多年进入“中国最具价值上市公司”之列,中国制造业500强、全球农化前20强种种荣誉纷至沓来。

面对成功,新安不忘初心,没有就此停步,他们坚持着,坚持以“绿色化学创造美好生活”为使命,坚持走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他们首创了氯元素、磷元素、硅元素的循环利用先进技术,成为行业内循环经济模式的先行者,他们坚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大力推动智能制造,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类。新安秉承“客户为先、贡献为本、艰苦奋斗、同创共享”的核心价值观,在创造价值的同时,幸福员工,成就客户,回馈社会,致力于成为时代的企业,创造时代的精彩。

2 浴火重生

事物的发展过程从来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成长的历程从来都不会是一路平坦的。有顶峰,就会有低谷。

2015年,是新安集团成立50周年的日子。然而,在这本应喜庆的一年里,迎接新安的却不是喜庆。草甘膦行业经过2008年的疯狂后,进入了行业调整期;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与草甘膦同为新安两大支柱有机硅行业也进入了低潮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新安面临着主业发展出现摇摆、终端战略缺乏途径,新兴产业投入不足,核心优势不再明显的劣势,企业连续几年在盈亏线上挣扎。终于在50周年这个时间节点,新安发展史上首次出现了经营性亏损,不得不收缩战线,苦练内功。

这了摆脱这样的困局,在那一年,集团引进埃森哲管理咨询公司,结合草甘膦和有机硅两大行业发展前景,对集团的发展战略和路径进行重新规划。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调研和梳理,埃森哲为新安画出了崭新的蓝图,从此以后,集团发展战略由单纯的生产型,向制造+服务转型。然而,市场的激烈竞争,加上新战略的不确定性,新战略的成果尚未显现,2016年上半年,仍然延续了经营性亏损。面对这样的困境,新安没有倒下,它顽强地迎着风雨站立着。

在新安集团面临困难之际,传化集团临危受命,体现出大股东的责任与担当,向新安伸出了援手。全面接手并主导经营管理后,紧紧抓住新安的经营班子和全体员工,凝心聚力,勠力同心,提振队伍士气,迅速扭转了不利局面,不遗余力地推进转型升级,迎来了积极向好的战略发展态势。

为了进一步清晰新安未来的发展战略,集团引进凯洛格管理咨询公司,对原有的战略规划进行“回头看”。在这个过程中,新安人融入时代元素,积极把握机遇,致力于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经过反复论证,新安集团未来5年发展及2018年工作计划正式出炉,未来发展的蓝图展现在世人面前:未来5年,新安将紧跟时代步伐,抢抓新机遇,全力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模式(一体指做强做精主业,两翼指发力有机硅终端和深耕农业服务领域),培育“技术创新、数字化经营、全球化”三个核心能力,推行“战略、组织、机制、文化”四大转型,向“绿色化、智能化、终端化、平台化、国际化”五个方向发展,引领中国硅基新材料和作物保护领域的发展,为成为全球领先者奠定扎实基础。

3 凤凰展翅

新安集团董事长吴建华说:“做企业有三种境界:第一种:赚点钱,小富即安;第二种:做点事,促进成长;第三种:成就一番事业。面向新五十年征程,新安人深刻理解时代对企业的要求,要将新安建设成为一个有梦想、有使命、有情怀的企业,要让新安成为一家让人尊敬的企业,要努力实现新安的再次腾飞,把新安梦融入中国梦。”

2017年,新安携手北京华夏基石咨询公司,启动企业文化转型项目,对新安文化体系进行重新构建。经过半年时间的提炼,新的文化大纲正式发布,对企业的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精神、作风、组织氛围、经营理念作了重新的定义,展示了新安人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担负的使命和责任,以及共同的愿景,汇聚了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和重要的经营管理理念,对新安未来成长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作出了答案。

“绿色化学”是新安深植骨子里的基因,在新五十年的征程上,新安以“绿色化学创造美好生活”为使命,坚持“客户为先,贡献为本,艰苦奋斗,同创共享”的核心价值观,致力于成为硅基新材料和作物保护领域的全球领先者,引领产业发展,与客户、员工共同成就事业,打造与客户、员工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新的企业文化指明了新安的事业领域和方向,阐述了新安肩负的责任,以及对社会产生的意义。当前,世界经济深度调整,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创新驱动成为国家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2017年,转型升级中的新安,大力推进传统制造的改造提升,全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搭建工业大数据分析平台,推进机器换人,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建成集供应链管理、生产运行、仓储物流、各种保障系统为一体的高效指挥中枢,数字化生产设备数量占比达60%,联网数字化生产设备数量占比80%以上,IT应用基本覆盖生产运营管理全过程,成为浙江省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的典型代表,入围2017年浙江省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企业,浙江省第三批大数据应用系统示范企业。

2017年,新安以客户为先,加快推进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形成高附加值、安全环保的新型产品结构,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农化产业以“除草专家 专业除草”为核心,在稳定灭生性除草剂业务的基础上,开发了50多个高附加值、安全的新型制剂产品,以及信息素等生物农药,成为灭生除草解决方案领导者,具备了农业服务的终端配套能力。有机硅产业向终端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形成了有机硅全产业链,并加快向电力、医疗、新能源等重要应用领域突破,实现产品中高端化,提供产品解决方案。在农业服务领域,新安抓住“互联网+”发展机遇,组建“农飞客”无人机飞防作业平台,整合生物育种、农资生产销售、作物保护解决方案、农村金融等优势资源,打造农业服务综合生态圈,“农飞客”已经成为农服行业的强势品牌。

新安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执行者的典范。面对新的国际经济大环境,新安深刻分析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步伐,不断完善国际市场布局,分别在美洲、澳洲、非洲成立子公司,以新安作为供应商的农药登记涉及90个国家,超过400个登记项目,“Wynca”商标已在26个国家成功注册,其中在西非加纳建立中国农化行业第一家实体工厂,新安品牌草甘膦占据市场近50%份额。“Sunphosate”品牌在全球多国成功登记,累计海外投资超过1亿美元,近四年海外板块销售突破105亿元,国际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同时,本着共享、共生、连接的思维,新安在西非搭建了综合贸易平台,正在积极吸纳国内农药企业参与平台运营。如今的新安集团,不仅仅是一家国际贸易比重近40%的企业,更是一家通过渠道建设和品牌建设,利用国际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双增长的国际化影响力企业。

猜你喜欢
有机硅新安企业
欢迎订阅《有机硅材料》
有机硅灌封材料对计控电子设备的保护应用
企业
企业
企业
新安滩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张新安教授简介
新安滩
新安讯士Q6155-E PTZ摄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