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小泥鳅翻起“致富浪”

2018-01-17 18:45
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6期
关键词:孝感水花泥鳅

日前,孝感市孝南区新铺镇向新村的云鹏水产养殖基地里,几名工人正忙着从养殖池里起网,网中皆是密密麻麻如拇指粗的小泥鳅,翻滚着、跳跃着,溅起朵朵水花。池边,一名男子搓着手问:“过年泥鳅紧俏得很,能不能多起一些?”

说话的男子来自孝感南大水产批发市场,是云鹏水产的“熟客”。董事长黄秋华一边忙着称重一边说:“今天武汉那边打了四个电话问我要货,再多是真没有了。”

黄秋华的话一点不假。他养的泥鳅称台湾泥鳅,与本土泥鳅相比,生长速度快,适宜高密度养殖。

黄秋华用的是生态养殖法,养出的泥鳅肉质鲜美,口感细嫩,销路不愁。他说:“每批泥鳅亩产可达1250kg,两年可产3批泥鳅,现在的市场价是30~50元/kg,去年一年产值就超过了300万元。”

黄秋华早年在江浙一带做沙石料生意,在向新村“成功人士”里,他是其中一个,与泥鳅结缘,纯粹是一次偶然。

早些年,因亲属身患重病,黄秋华连夜赶回探望。

“医生说泥鳅有丰富的营养,可以作为‘食疗’,我们便到处找泥鳅。”那个时候,寒冬的本地市场难觅泥鳅的踪影,黄秋华好不容易花高价托人找到了一批货。

“既然这块的市场还是空白,我为何不回来养泥鳅呢?”就这样,黄秋华在2015年流转村里闲置土地170亩、水面136亩,投资500多万成立云鹏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泼辣”的台湾泥鳅很快适应了孝感的生长环境,投产的第一年,黄秋华便喜获丰收,但他并没有止步于“养”,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泥鳅繁育。

在基地的繁育大棚里,4个孵化桶矗立其间。每年的4月,数以万计的小泥鳅在这里孕育出新生命。泥鳅繁育没有想象中的简单,黄秋华也曾经历过全军覆没的惨痛失败,如今已然成为孝南乃至全市闻名的“行家里手”。

作为基地的技术总监,黄秋华的侄子黄荣胜功劳甚大。师从华中农业大学陈昌福教授的他,对泥鳅繁育有着浓厚的兴趣。

黄荣胜告诉记者,从卵到成鳅,泥鳅繁育需要经过三个阶段。首先在孵化桶中将泥鳅卵孵化成“水花苗”,再将小苗移到培育池内,待一个月后长成寸苗就能正常养殖。

“最艰难的就是从‘水花苗’到‘寸苗’这个过程,除了精心的照料外,还包括一些必要的技术手段。”黄荣胜透露,为了学到核心技术,他曾到湖北洪湖、湖南郴州等地的水产养殖基地打工拜师,最长待了1个多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最近一次繁育中,云鹏水产养殖基地的泥鳅“水花苗”孵化率达到了80%以上,这让黄秋华和黄荣胜兴奋不已。

“今年,我计划再次扩大养殖规模,带动周边群众一起发展。”小泥鳅翻起“致富浪”,黄秋华的致富路,正越走越宽。

猜你喜欢
孝感水花泥鳅
湖北孝感 一条短信让救助更暖心
泥鳅笼
童年里的水花
兴安加油——致敬赴孝感医疗队
孝感令
颠覆传统的水花培育
捉泥鳅
友情的水花
捉泥鳅
踏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