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蚶室内人工育苗技术

2018-01-17 19:34刘英霞刘英梅
河北渔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幼体性腺换水

刘英霞,刘英梅

(1.山东省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山东 日照 276826;2.山东省日照市渔业技术推广站,山东 日照 276826)

魁蚶(Scapharcabroughtonii)又名赤贝、血贝,是一种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有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的大型优质蚶。其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是我国北方沿海的特有品种。笔者多年来从事贝类室内人工育苗生产工作,现将魁蚶室内人工育苗的生产经验及技术要点总结归纳如下,以期为魁蚶增殖提供技术支持。

魁蚶的繁殖期为6-10月[1]。为了提高增殖率,山东日照地区5月上旬开始暂养亲蚶,进行人工升温培育促熟,促使亲蚶在5月下旬产卵。5月上旬的日照,室内育苗池海水温度一般为13~18 ℃,虽然理论上魁蚶在水温为18 ℃时可以产卵,但是在笔者的人工育苗实践中,魁蚶在18~21 ℃时通常不产卵或易发生流产。魁蚶的最佳产卵水温为24~26 ℃,在这一温度范围内其产卵量大且质量好,卵子受精率、孵化率及幼虫变态附着率都很高[2],而且易于集中统一培养管理。

魁蚶升温育苗是通过生物饵料培养、水质条件控制等管理措施强化培育亲蚶,促熟并产卵。亲蚶人工促熟培育的目的是使亲蚶增加营养积累,加快性腺发育成熟,提前排放精、卵。在人为条件下,从温度、营养、水质等各方面给予充分的供给,保证亲蚶正常进入成熟排卵期。而亲蚶选择、积温、水处理、饵料投喂等是亲蚶促熟的关键技术环节。

1 人工强化培育亲蚶

1.1 亲蚶的选择及日常管理

亲蚶的选择不易过大或过小,过大对诱导刺激反应缓慢且卵子质量较差,过小则产卵量太低。选用壳高壳长6.5~9 cm、体重130~150 g、外壳完整无伤、无寄生虫、畸形率低的江苏魁蚶种质区的2~3龄魁蚶。魁蚶最小性成熟年龄为雄性2龄、雌性3龄。江苏群体的粗蛋白含量和能值最高[3],而且选用异地亲蚶可避免近亲繁殖导致的魁蚶个体偏小、体质弱、抗病力弱、种质退化等直接影响受精率、孵化率、幼体附着率及苗种质量的问题。

先将水池加注15 cm深的海水,将选出的亲蚶放入池中,用鞋刷仔细刷去其表面上的脏污,刷亲蚶用的海水要经常更换。全部刷净后用0.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亲蚶15 min,之后用水泵冲洗干净,然后放到育苗池(已加满过滤海水)中的扇贝筐内,筐内魁蚶放置密度以30~40个/m3为宜。连续5 d施青霉素钠1 g/mL抑菌,保证亲蚶质量。育苗池水温为自然温度,保持自然水温3 d,让亲蚶完全适应新环境。保持持续微充气,利用倒池或者长流水来保证池中水质洁净清新。经常移动育苗池中的贝筐,让筐内亲蚶能在更大面积内摄食池中饵料并且摄取新鲜海水,而且可让筐中聚集的粪便撒落出去,起到清理粪便的作用。每天挑出死亡的亲蚶,查看并记录死亡状态及原因。经常镜检查看亲蚶性腺发育程度,性腺成熟时,雌性性腺桃红色,雄性性腺乳白色或淡黄色。

1.2 水质

水质是影响亲蚶性腺发育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良好的水质是保证亲蚶性腺健康发育的重要因素。

培养亲蚶的环境条件对其繁殖力和卵的质量影响极大。必须使用经过24 h以上处理过的三级过滤海水并且育苗池进水口处使用1 000目过滤袋。砂滤池要经常处理,以保障水质及水环境的稳定性,降低亲蚶死亡率。魁蚶繁殖期魁蚶滤水量大、摄食量大,水温20 ℃以下时每天彻底倒池1次,升温至21 ℃之后,每天长流水、常吸底,尽可能降低水中可能含有的重金属毒素等有害物质。连续不间断地保持充气增氧,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还能促进育苗池中有机物质和其它代谢物质的氧化,是改善水质的重要措施。

1.3 温度

水温是影响亲蚶性腺发育的主要因子之一。亲蚶的性腺发育程度及产卵量与积温有直接关系。

升温过程中让亲蚶慢慢适应新温度,不要操之过急。每天升温1 ℃,当升温至21 ℃时,保持该温度3~4 d,再每天升温0.5 ℃,当升温至23 ℃时,再保持这一温度3~4 d,待产。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临界温度下亲蚶极易流产,所以工作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程序一定要谨慎操作。当积温达到470 ℃左右时,亲蚶性腺完全发育成熟,这时产出的卵质优、量大而且孵化率极高。

1.4 饵料

饵料是影响魁蚶性腺发育的又一重要因子,是亲蚶发育成熟的物质基础。饵料的种类和数量对亲蚶的性腺发育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性腺发育的前期和后期投喂不同种类的饵料来满足亲蚶的营养需求。

亲蚶进池第一天不投喂,让其慢慢适应新环境。第二天或者第三天投喂螺旋藻。螺旋藻喜高温,蛋白质含量高达53%~72%,是蛋白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有利于提高饲料蛋白且培育效果显著[4],在亲蚶培养过程中提倡经常使用螺旋藻,不易败坏水质而且可以缩短亲蚶性腺发育成熟的时间。亲蚶摄食量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要根据亲蚶胃饱满度的实际情况掌握投喂量,保证饵料供应全面、合理。单胞藻中湛江叉鞭金藻、球等边金藻、牟氏角毛藻、亚心形扁藻、小球藻等藻类的生长繁殖水温在18~30 ℃之间,而且这些藻类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是亲蚶及幼体的最佳饵料。根据亲蚶性腺发育阶段(前期和后期)选择投喂不同种类的新鲜单胞藻来满足亲蚶的营养需求:前期饵料投喂以扁藻为主,占70%;以牟氏角毛藻、球等边金藻、湛江叉鞭金藻、小球藻等为辅。性腺发育后期,控温条件下投喂牟氏角毛藻促进亲蚶性腺成熟。投喂的饵料尽量保证不携带弧菌。混合饵料比单一饵料营养更全面,投喂不同饵料起到营养互补的作用。亲蚶性腺发育过程中,摄食强度很大,要及时补充藻液,以防因营养不良影响性腺发育速度。每天投喂4~6次,勤投少投,让池中单胞藻密度始终保持在5万~7万/mL,并以投喂混合饵料为主。

2 幼体培育

2.1 产卵与孵化

亲蚶能否正常地大量排放精、卵的关键在于其性腺本身成熟情况。通过人工强化培育的优质亲蚶,在最佳繁殖温度24~26 ℃时,大多数能自然排放大量优质精、卵。

产卵前需要提前准备好足够量的彻底消毒好的育苗池,池中加满25~26 ℃过滤水,把性腺发育良好的亲蚶连筐放进育苗池中。亲蚶产卵时,雄性先排精,诱导雌性排卵,精、卵自然结合为受精卵。排放过程中,如果发现精液过多应及时挑出雄性亲蚶,防止精液过多污染水质且增加受精卵畸形率,降低孵化率。及时捞取产卵过程中产生的脏污及多余精液。魁蚶卵为沉性卵,每隔30 min搅池一次,防止受精卵黏连,让精、卵结合更充分。及时取样镜检,当产卵密度在50个/mL左右时,及时将亲蚶移到相隔的另一个育苗池,直至产卵过程全部结束。

用虹吸管将每个产卵池的水虹吸1/2到相邻育苗池中,通过分池的方法来稀释受精卵密度,提高孵化率。当虹吸完毕后,再把池子都加满水,然后用300目网箱换水,换水的同时打开进水阀加水,利用循环水除去多余精液及产卵过程中产生的污物。停止换水加水后施用青霉素钠1 g/mL抑菌,并保持充气增氧。

受精卵胚胎受精后45 min放出第一极体,1.5 h后第一次分裂,7 h达囊胚期,15 h变成担轮幼虫,21 h进入面盘幼虫期,此时壳长83~89 μm、壳高67~74 μm,23 h发育成D形幼虫,壳长130 μm,19~23 d壳长达190 μm时进入变态附着期,当壳长达360~400 μm时,出现放射肋,壳长超过1 mm,放射肋明显,形同成体。初期面盘幼虫形成之前,幼虫靠自身卵黄营养生长发育,D形幼虫时卵黄全部耗尽开始摄饵,需要人工投喂适宜种类的新鲜单胞藻。

2.2 选幼

发育成D形幼虫后及时选幼,目的是选取优质健康的幼体,淘汰畸形胚胎和劣质幼体,使幼体发育同步,以此来提高增殖率。

利用育苗池和育苗池下水道的高低位差用虹吸办法收集健康幼体。将下水道清理干净,放上合适高度、宽度的铁架,上面并排放上2个300目的筛绢做成的短把过滤网捞,网捞需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宽度,防止幼体密集受伤。用2根内径38 mm的换水管把幼体虹吸到网捞里,网捞里一次性收集的幼体不要太多,水流不要过大,虹吸过程中勤换网捞,虹吸管不要插到池底(池底的幼体不收集),收集过程中随时镜检,收集到的优质幼体按10~20个/mL的密度放进准备好的新池中,微量充气增加溶氧。使用青霉素钠或者氟苯尼考抑菌,用量为1 g/mL,连续使用7 d。

2.3 幼体培育日常管理

壳顶幼虫初期每天换水2次,换水量1/3,水温26 ℃,使用300目的网箱换水,加水口处使用1 000目过滤袋。随着幼体逐渐长大,加大换水量及换水次数。壳顶幼虫后期开始每隔6 h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2。改用200目网箱换水。水温保持在25~26 ℃,保持充气增氧。每次换水后及时投饵,其间根据实际情况补充饵料。壳顶幼虫后期之前,池中饵料密度保持在2万/mL。壳顶幼虫后期出现眼点后加大投喂量,池中饵料密度保持在6万/mL。投放附着基以后池中饵料密度保持在10万/mL。根据幼体发育期投喂适宜的单胞藻饵料,提供给幼体发育必须的营养物质。前期以湛江叉鞭金藻和球等边金藻为主,小球藻为辅;后期以牟氏角毛藻和亚心形扁藻为主。生产实验结果表明,投喂叉鞭金藻及等边金藻,幼虫增长速度快;投喂牟氏角毛藻和叉鞭金藻,幼虫存活率高。在幼体各个发育时期都以投喂混合饵料为主,以使其摄食的营养成分更丰富、全面,提高增殖率。

2.4 投放附着基

幼体发育到壳顶幼虫后期时,足发达,壳顶隆起,陆续出现眼点,当镜检显示眼点比例达到30%时倒池选优并且少量投放棕帘附着基,查看附着情况。当水中大量出现类似丝状胶黏物质,并且池底有匍匐幼虫时,立即投放附着基,投放密度为40片/m3。

棕帘附着基是目前魁蚶附着率最高的附着材料。棕帘附着基必须在开始准备魁蚶育苗时就着手处理以备用。棕帘附着基需经曝晒、拖拉机碾压、石碾滚压、人工湿锤等一系列处理,然后高温、高压灭菌消毒,最后用青霉素钠浸泡,才能使用。这样不仅可以去除棕帘的多余棕毛和杂质,利于幼体附着,提高附着率,还最大可能地去除棕绳含有的植物碱等,防止破坏水质,引起幼体死亡。

附着基投放过程中,边加水边换水,利用循环水保持育苗池水质清新干净。附着基要一次性投放,期间再根据实际情况补充添加,池底部投放聚乙烯网片,覆盖整个池底。停止换水加水后施用青霉素钠5 g/mL,连续使用7 d,换水后使用。投喂扁藻及牟氏角毛藻,池中饵料密度保持在10万/mL。4~5 d之后,幼体几乎全部附着后,改用虹吸管直接插进池中换水,打开加水阀,循环换水。注意出水量和加水量的平衡,每次换水量相当于一个整池水量,每天换水4次。温度每天降低0.5~1 ℃,逐渐降到自然水温,此时,改为循环长流水。稚贝壳长1 mm后出池放到自然海区,过渡到中间培育,至此整个魁蚶室内人工育苗生产结束。

3 魁蚶人工育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三级过滤水进入预热池中后,采用EDTA 5 mg/L螯合海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可以有效降低有害微生物数量,净化水体[5]。

合理使用水产专用广谱抗菌药,预防为主,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降低微生物可能带来的危害。提高孵化率及成活率。

保持连续微量充气增氧,增加溶氧含量、防止局部缺氧,改善水质。

整个育苗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水环境,防止水质、水温、pH值、盐度等发生急剧变化。

为充分提高采卵量,可根据亲蚶性腺发育程度,分批次升温培育促熟,这样幼体规格整齐,容易集中统一管理。

自然排放的受精卵优质高产而且孵化率高,幼体成活率也高。如果亲蚶在适宜条件下3~4 d还不产卵,则需要人工诱导催产,如果催产效果不理想,则需淘汰,以免影响魁蚶人工育苗生产工作。

猜你喜欢
幼体性腺换水
黄海近岸潮汐锋海域蟹类幼体日间垂直迁移特征❋
水培植物霎换水
男性腰太粗 性腺功能差
自动换水
奇异海蟑螂Ligia exotica幼体的生长特征研究
蚂蚁岛海域刺参浮游幼体发育过程研究
葛洲坝下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性腺退化严重吗?*
一星期没换水的梦境
乳腺硬化性腺病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和误诊分析
南方地区南美白对虾育苗技术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