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推进开放式创新模式及对策研究

2018-01-17 17:38李奇修
创新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开放式创新科技发展对策研究

李奇修

[摘 要] 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存在着开放意识滞后、创新模式单一等现象,为此,我们必须通过推进开放式创新,寻找创新发展新思路。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和科技创新,开放式创新其作为一种全新的思维范式,其也涉及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在当前,河南省作为全国人口大省,位处中部,科技水平较低,创新开放发展意识不强,大部分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弱,传统企业仍是在进行封闭式创新。所以,我们要更加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坚持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开放式创新发展模式,建设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科技发展;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10-7-4

Research on the Promotion of Open Innovation Model and Countermeasure in Henan Province

Li Qixiu

(Law School,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Henan 471000)

Abstract: As a province with a large population, Henan Province has the phenomenon of lagging behind awareness in opening-up and single mode of innovation. Therefore, we must look for ways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through promoting open innovation. With the wav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pen innovation as a new paradigm of thinking, also involves management, psychology, sociology and many other fields. At present, as a province with a large population in our country, Henan Province is located in central China with a low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a weak awareness of innovation, opening-up and development. Most of the enterprises have weak independent R & D capabilities, and traditional enterprises are still carrying out closed innovation. Therefore, we must further implement the spirit of the 19 NPC,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that innovation is the primary productive force, persist in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promote the open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model, and build 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ighland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Key words: open inno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study

黨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十九大报告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纳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并强调“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河南省要积极贯彻党和国家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贯彻十九大精神,积极融入科技竞争全球化时代浪潮,抓住机遇,推进开放式创新,跟进时代潮流。

1 开放式创新概述

1.1 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内涵

开放式创新是由加利福尼亚大学哈斯商学院开放式创新中心兼职教授兼教授兼董事Henry·Chesbrough在同名书中提出的一个术语[1]。这个术语最初被称为“一个范式,假定公司可以并且应该利用外部思想和内部思想,以及内部和外部的市场途径,因为这些公司希望推进他们的技术”[2]。最近,它被定义为“基于跨组织边界的有目的地管理的知识流的分布式创新过程,使用符合组织的商业模式的金钱和非金钱机制”[3]。这个定义承认,开放式创新不仅仅是以企业为中心,它还包括创意消费者[4]和用户创新者社区[5]。企业与环境之间的界限变得更具渗透性;创新可以很容易地在公司和其他公司之间以及公司和创意消费者之间进行内外传递,从而在消费者,企业,行业和社会层面产生影响[6]。

开放式创新强调的是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尤其是自主研发能力较弱的企业,要善于去利用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企业共同研发,或者与用户与消费者创意的结合,抓住市场需求,形成内外资源联动,进行开放的创新模式。开放式创新背后的核心思想是,在广泛分布的知识世界中,企业不能完全依靠自己的研究,而应该购买或许可其他公司的流程或发明(即专利)。此外,公司业务中没有使用的内部发明应该在公司外部进行(例如通过许可,合资或分拆)[7]。endprint

1.2 开放式创新模式的优势

与传统封闭式创新相比,开放式创新能够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提高开发生产力的潜力,在开发过程的早期纳入客户,提高市场调研和客户定位的准确性,以及内部和外部创新之间的协同潜力和病毒式营销的潜力[6]。而传统封闭式创新则认为成功的创新需要控制,特别是企业应该控制自己的想法的产生,以及生产,销售,分销,服务,融资和支持。

但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和科技创新,开放式创新其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经营模式和思维范式,开放式创新也逐步拓展到到行政、管理等多个应用领域。在当前,河南省作为全国人口大省,位处中部,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创新开放发展意识不强,科技研发与应用水平仍处在较低的阶段。所以,我们要更加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坚持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开放式创新发展模式,建设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8-9]。

2 河南省推进开放式创新模式的机遇

2.1 时代机遇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一个重大判断。新时代带来新任务,新任务提出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近年来,共享经济已经成为市场领域内发展的一大热潮,共享经济的理念加之电商的兴起,大数据的应用和人工智能的崛起,让人们在艰难的经济复苏中,看到了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共享经济以互联网移动终端的普及和应用为手段,通过P2P的经营模式,让企业和公众更加平等、有偿、高效地共享一切社会资源,彼此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享受市场经济红利。我们要跟进共享经济时代,创新发展理念,寻找更好的创新发展模式。

2.2 政策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积极开拓、蓬勃发展。五年来,国家科技创新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快速增加。2016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5 500亿元,比2012年增长50.5%,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08%,提高0.17个百分点;我国研发经费总量在2013年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发展中国家前列。各项科技计划着力攻克一批关键和前沿技术,对高技术的集成应用和产业化示范做出了统筹部署。推进北京、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为重要载体,建设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

2016年河南省发布了《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中把创新发展确立为核心战略导向,指出要“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加快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实现由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并详细系统地阐述了如何构建现代创新体系,明确提出要推动开发式创新发展模式。这对于河南省全面部署创新创业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导向。

同年,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旨在加快河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按照计划,2016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强化宣传、提高认识、总结经验、建立机制、深入实施;到2017年,普及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和先进经验,认定一批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示范高校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孵化服务载体,实现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预期目标;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自主学习、指导帮扶、文化引领等多位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新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对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明显提高。

2.3 产业基础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于2016年得到国务院获批建设,郑洛新示范区是中原地区的高科技产业中心,是国务院批准的第12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也是河南省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示范基地。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依托郑州、洛阳、新乡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全省之力将其建设成为具有较强辐射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高地。河南省将按照国务院批复和《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着力把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成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和开放创新先导区、技术转移集聚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创新创业生态区,使之成为引领带动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综合载体和增长极。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国家赋予河南的又一重大战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河南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标志着河南融入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主旋律,是河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機遇和重要实践。

此外,河南省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后,河南省对外贸易发展形势喜人。10月30日,河南省发布《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专项方案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立足国家赋予河南自贸试验区的战略定位,以促进贸易便利、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以风险控制为底线,对标国际通行规则,着力推进制度机制创新,深入探索监管服务新规则、新模式、新标准,建立“通关便捷、安全高效、一单关检”的通关监管服务体系,推动实现自贸试验区监管流程最优和服务效率最高。endprint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区的获建是对河南省创新发展,产销结合的双核驱动器,对于推进开放式创新模式建构提供了有力支撑。

3 推进开放式创新的针对性建议

3.1 构建创新创业集成化管理平台

创新驱动发展是新时代国家发展核心战略之一,尤其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提出来后,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争相求取创新发展的管理,出现了相关部门在创新发展管理上出现界限不清、管理混乱的情况。有的部门空喊口号、落实不到位,有的部门借此机会脱离有效监管、滋生腐败等等,进而导致管理效率低、资源浪费等不利于战略有效贯彻和实施[10]。

建议由省政府、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教育厅联合组建创新创业服务管理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创新驱动发展,统一各方面开放式创新发展政策与方针,形成集约化、便民化的高效管理体制,构建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高效服务管理平台,整合政府、教育、科技等各方创新资源,统筹创新资源配置,实现各方资源有效对接。

3.2 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实验区和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依托,逐步推进创新体制改革,积极融入国际贸易

河南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经济规模居全国第五、中西部之首,投资消费需求空间广阔。

郑州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在依托人口资源的优势下,形成了大枢纽、大物流、大产业、大市场的独特优势,具备成为“一带一路”战略核心腹地的坚实基础,而洛阳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河南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强的产业互补性和宽广的产业合作需求空间。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畜产品及食品生产加工大省,是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能源原材料基地,食品、建材、汽车、有色、装备制造等传统行业优势突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高新产业加快集聚,郑州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苹果手机生产基地。

我们要借助中国(河南)自由贸易实验区的建设,融入全球化贸易当中去,尤其是在推进“一带一路”过程中,抓住机遇,扩大对外贸易往来,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

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引领支撑河南创新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全省正处在蓄势崛起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承担着实施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的重点。我们要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依托,引进创新型、科技型企业,形成新兴产业规模集聚效应。

3.3 不断引进高水平人才,结合省内高校,形成人才保障体系和创新激励机制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开放式创新的本质是内外资源的融合与集成,那么在创新发展上,最重要的还是人才的建设与培养。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河南省要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并提供绿色通道,建立人才全方位的人才评价机制和服务保障机制[11-12]。

在人才引进同时,也要加大对省内高层次人才培养,同省内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向重点行业、企业提供高质量人才。并通过建设科技园等创业、产业孵化基地,为学生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知识产权是指人类智力劳动产生的智力劳动成果所有权,要对创新创业、发明专利进行激励和保护,从政策上给予知识产权财政补贴、从地方法律法规上严格保护,打击盗版,在全方位、各方面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意识和氛围。

3.4 优先发展技术产业,提高中小型企业发展活力

近日,科技部发布《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16-2017》和《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16-2017》。从报告中各省市的评价对比可以看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体上全国区域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区域创新格局进一步优化。但河南省的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在50分以下,河南省创新发展形势严峻,处于落后的位置。近年来,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特别是资金供给紧张和融资成本快速上涨等问题让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陷入了困境。

由此,河南省要帮助中小型企业尤其是技术型企业打通融资渠道,活跃民间资本,规范融资、集资渠道与平台,为中小型企业发展提供资本支持。此外,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产业集聚区,实现集聚区内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良好竞争环境。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必须激发中小型企业发展活力,以创新促进企业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啃下改革中的硬骨头,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实现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伟大使命。

参考文献:

[1] 崔卫杰.努力把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打造成内陆自由经济区[J].行政科学论坛,2017(10):12-14,38.

[2] 周效門,杨畅.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周年改革实践总结与评估[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3):1-9.

[3] 董宝奇.互联网时代下网络企业营销策略分析——基于产品创新及共享经济视角[J].新闻研究导刊,2017(2):99.

[4] 李庚香.新时代党的执政基础的新变化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视角——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体会之二[J].领导科学,2017(11):4-11.

[5] 李丽菲.河南建设网络经济强省的思路与建议[J].创新科技,2017(1):16-20.

[6] 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河南日报,2016-01-04.

[7] 张莉,杨晓霞,刘甲,等.新乡市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28):20-23.

[8] 高良谋,马文甲.开放式创新:内涵、框架与中国情境[J].管理世界,2014(6):157-169.

[9] 何郁冰.国内外开放式创新研究动态与展望[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3):3-12.

[10] 张永成,郝冬冬,王希.国外开放式创新理论研究11年:回顾、评述与展望[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3):13-22.

[11] 储节旺,李善圆.开放式创新的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5(4):18-22,33.

[12] 邓峰.开放创新模式下的创新资源配置最优化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9):28-29.endprint

猜你喜欢
开放式创新科技发展对策研究
浅谈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保护与恢复
现代文化冲击下的法国教育
开放式创新与合作创新的比较研究
论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道德的关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企业风险投资(CVC)对于开放式创新战略目标的实现
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吸收能力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作用的产业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