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马拉松何须“抢跑”?

2018-01-17 17:58徐晓玲赵逸伦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7年47期
关键词:低龄神童国人

徐晓玲 赵逸伦

2017年9月13日,饱受争议的10岁大专生张易文已经开始了入学军训。今年她以352分的高考分数被商丘工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录取。她就读于父亲的私塾,从未接受过义务教育。父亲张文弢为她规划的教育路线是“10岁考上大学、15岁考上研究生、20岁博士毕业”。

有网友质疑,张文弢是为了自己的私塾在炒作;也有人认为,张文弢的教育方式会毁了女儿。有法律界人士提出,张文弢的做法涉嫌侵犯了张易文的受教育权。

多维解读

角度一:不负责任的家长完全把自己的理想嫁接在孩子身上,不考虑孩子实际的学习接受情况,太缺乏理性认知。

角度二:教育应该“因材施教”。每个孩子应该有适合自己的教育套餐,一定要提供给孩子恰当的教育方式。

角度三:当今社会是否太功利?对于人才,只用是否有知识来衡量吗?成“人”才是根本吧。

不宜盲目追求提前摘桃的“人生抢跑”

◎肖明君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在“神童上大学”,不断有更低龄的新人把前人“拍到沙滩上”,延续传奇,并成为每个开学季少不了的“奇观”。连续两年参加高考的河南商丘10岁女孩张易文最终以352分的分数被商丘工学院录取,为大学专科三年制。10岁的张易文,在一群人高马大“同学”的簇拥下,参加新生报到、练习军训动作……

体量上不融入的视觉差,年龄断层造成的疏离感,不免让孩子产生“恐高”与“孤寒”的错落感,也让人们禁不住再次质疑:低龄上大学,是一种合理的人生选择吗?

在强调多元突出个性的年代,教育方式的选择也要给未来的多种可能性预留空间。因此,即便教育部发话“私塾违法”,高校闪身而过的神童和坚持家庭课堂的家长,也被给予了应有的空间和极大的包容认可。

然而,当低龄大学生越来越多,年纪越来越小,更多的人为这条很多家长趋之若鹜的选择捏了一把汗。低龄大学生的存在,不是为了证明什么“奇迹”,而是孩子学识和心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合理选择,是在高中知识融会贯通后向大学求知的自然过渡;家长选择私塾教育,不是非要证明“自家的孩子是神童”,而是在给孩子传道授业解惑中,真正教给孩子受用的知识,提升孩子安身立命、创新创造的能力。10岁的大学生张易文,不是为了表明“绝无仅有”,而是一个正常孩子不同常人的人生选择,只不过这个选择中过多地闪现着父母的影子。

一个“步步精心”的全套人生看起来就像精准的机械模块和构件嵌套,环环相扣。在父母意志主导下,如此精准的人生安排,显现着家长的厚望,透露出家长“不想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也多少释放出“做一个抢跑者”的颟顸气息。

在这个张易文版的“未来规划”里,我们希望不要缺失对孩子“成长”的顾及。毕竟孩子的未来不仅仅是学历决定的,其中更包含着人格塑造、性情管理、心理引导、社会融入、生命感知等重大的“成长命题”。学校可以尽可能照顾孩子的日常需求,但整个教育环境却是成人级别的设定,说到底,没有同龄相惜的伙伴,没有情商匹配的课程,那就等于和周围同学没有了对话,没有了社会参照。如此,孩子在成人的世界里难免会产生孤独感。

有人说,对于超常儿童就应该“特事特办”,不然就是对人才的扼杀。然而,这种“主流观点”却陷于“培养人才”的教育单一功能论套牢的危险中。当下,社会正慢慢度过人才短缺的年代,教育也正经历从“育才”向“育人”的转变。培养一个健全的孩子,比“拔高”一个神童更接近教育的初衷。在价值排序上,“人”比“人才”更靠前,“人”比“神人”更靠谱。即便单论创造性,一个人的志趣、协作和包容精神,一般也会比智商超群更容易出成果,更容易获得幸福感。更何况,人生的成功,绝非成绩耀眼就能决定,若只有学历上的单兵突进,也就难免会有日后的遗憾。

说到底,我们希望众多的像张易文一样的小朋友们都能够一帆风顺、前程似锦。但我们也希望家长们懂得,智力上可以有“神童”,但是成长要有一份慢慢变老的耐心。不能让养育的焦虑成为家长意志代入的合理借口,在为孩子决定人生道路前,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和心声,多留给他们自己一些自主选择权。毕竟,成功不是打小怪兽的通关升级游戏,也并不来自提前摘桃的“人生抢跑”。

(选自“中国青年网”2017年9月13日,有删改)

思路剖析

一、引:开篇引出事件。作者讲明了10岁女孩张易文以352分的高考成绩成功升入大学这一事例,续写“神童上大学”这一传奇,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议:表明作者自己的思考和态度。作者指出:人生的成功,绝非学历成绩就能决定的,希望家长可以多聆听孩子们的想法,多留给孩子一些自主选择权。

三、析:让步分析。笔锋回转,从当事人角度分析他们行为有一定的合理性。

四、驳:鲜明反驳。批驳当事人显然缺乏对孩子人生规划的理性认知,当今社会显然也缺乏对“人才”的理性认知。

五、联与结:联系社会现实,重申自己的观点。

该争才争,争应有度

◎董媛媛

2016年1月,一位记者问钢琴大师格拉芙曼,拜访中国将近四十次后,对中国朋友有没有特别想说的话。格拉芙曼说:“我觉得中国人太强调竞争,尤其要争第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就不自觉地强调这种观念。”(引)

竞争,难道不是必要的吗?这是不少国人心中自然而然产生的疑问。(提出要“驳”的观点,这是驱动任务)

诚然,竞争在有些时候是必要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不竞争,就落后!”“不竞争,就死亡!”而且,有的时候,通过竞争可以使自己实力得到增长,使自己更高,更快,更强。(先让步承认)

然而,竞争在某些时候是不必要的。不涉及到生存,不涉及到发展,不涉及到进步,争权势,争虚名,争利益,这些就是不必要的;不仅不必要,而且不正当,不正义。可见,“竞争,难道不是必要的吗?”这话本身就是个伪命题,正当、正义,就必要;不正当、不正义,就不必要,而且是非常的不必要!忽略了“争什么”的前提条件,难怪格拉芙曼之类的外国朋友会说:“我觉得中国人太强调竞争了!”一个“太”字,就告诉我们,他觉得国人在竞争这个问题上,不辨有无,不分好坏,不分时地,不管对象,不顾一切。这是要不得的。(指出其不合理性)

国人不仅喜欢竞争,而且喜欢争第一。争第一难道有什么不好吗?这是不少国人心中自然而然产生的另一个疑问。(提出要“驳”的观点,这是驱动任务)

的确,有的时候争第一没什么不好的。不仅没什么不好,而且大大有利。争到第一,可以比第二享受到更多的资源,得到更大的荣誉。比第二尚且如此,比第三、第四,比第五、第十,比第二十、第五十、第一百……就更具有优越性了。争到第一永远比后面的稳当,永远比后面的更具优势,这就是国人喜欢争第一的深层次心理。(先让步承认)

然而,如果竞争是不正当的、不正义的,是为了争权势,争虚名,争利益,“争第一”反而错误更大,危害更大。在不必争第一的情况下非要争第一,多花的时间,多付出的精力,等于是浪费。把这些时间、精力用在其他更需要的事情上,岂非更有用,更有意义?况且,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时时、处处、事事都争第一,也是不现实的。所以,若非必须要争第一,又何必事事争第一?(指出其不合理性)

细细想来,国人的竞争、争第一的心态,有其客观原因。中国人口众多,没有争第一的心态,很容易落后甚至会被淘汰。人们表现出的急切甚至是不理智之举,源于他们潜意识里的不安与焦虑。我们要冷静、理智、客观地分析,竞争分为有必要的和无必要的,正当、正义和不正当、不正义的;并非争第一不好,而是不正当地、盲目地争第一不好。愿国人保有平和心态,该争才争;即使要争,适时、適度地争!(联系现实,进一步分析原因,并指出做法。)

愿几年以后格拉芙曼再次来到中国,他会说:“中国人已经摆脱了那种潜意识里的恐慌盲目,学会了淡定从容,该争则争,争亦有度了!”(结)

简评

此文观点鲜明,思路清晰,结构严谨。作者能够按照“引—议—析—驳—联—结”的思维方式落笔行文,来对一个有待商榷的事例进行缜密分析。其中,文章主体部分的两次“先让步再反驳”处理得尤为精彩。让步先承认当事人的做法有一定的合理性,然后从看似合理的观点中找到漏洞,再进行反驳;这样的驳斥也就不乏论据,让人折服。同时,本文能运用反问、设问、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读来铿锵有力,富有感染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低龄神童国人
人民日报: 低龄不再是恶行的“免罪金牌”
小儿腹泻是怎么回事?
神童特工拯救世界
国人休闲支出:更多了
都是神童
行政拘留执行年龄拟降低
刘晏七岁为官
2014国人出境游盘点
低龄留学当慎行
国名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