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电子科学与技术在运动领域应用展望

2018-01-17 19:19于晨昕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年24期
关键词:电子技术互联网

摘 要

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运动方式,改变了人们对体育的重新认识,使得人们对体育锻炼的质量需求提高,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分析互联网+视域下电子科学与技术在运动领域应用的展望,得出电子科学技术在运动康复、运动健身、运动娱乐等方面已被广泛的应用,在未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互联网+ 电子技术 运动领域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是为改革、创新和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以强大的力量服务于人们社会生活中。电子科学技术在我国计算机领域、航空航天领域、新能源开发、环境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在人们日常生活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时,同时也慢慢的渗透到体育这门古老的学科当中。在现代技术的带动下,古老的体育开始焕发出新的光彩,改变了人们的运动方式,改变了人们对体育的重新认识,使得人们对体育锻炼的质量需求提高,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例如:材料技术的应用帮助人们更加舒适的运动,新型技术的跑鞋、运动衣让人们更加舒心愉快。生物技术给与人们科学的运动技术指导等。

1 可穿戴带设备在运动领域的研究

可穿戴带设备是互联网+体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可穿戴设备是人们能够直接穿在身上或者是通过整合到用户身上穿戴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它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而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

1.1 基于SWOT模型的可穿戴设备分析

可穿戴设备从2012年出现到今天,已有5年的时间。在国内还处于一个初级状态,其发展模式、行业标准和产业体系的标准尚未形成。通过SWOT分析,帮助分析目前可穿戴设备技术在外部环境条件下,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来进一步发展,分析如表1:

1.2 可穿戴设备在体育运动支持中的应用

可穿戴设备具有灵活的交互性,设备的智能交互设计,眼球识别、脉搏、心跳速率检测、睡眠质量监测、声音识别等各方面,相比传统的交互设备比较,现如今的可穿戴设备具有更好的灵活性、便捷性、人性化、友好化,能够更好地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起到辅助作用。可以根据佩戴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以及其他可监测的项目对锻炼着的心率、锻炼强度等给出实时的指导建议。可穿戴设备通过统计锻炼者的卡路里和运动时间以及运动距离和心率,可以使运动者在运动后详细地了解到自己的运动状态,从而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运动强度。除了健身以外,可以专门开发跳伞、蹦极、登山、游泳等运动支持的可穿戴设备,可以记录跳伞的高度、游泳时的心跳、潜水的深度和时间。通过分析,发现可穿戴设备的技术开发和创新,其应用价值在不断地提高。

我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意识到健身的重要性,但是也伴随着老年人在锻炼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而可穿戴技术可以用做运动时的助力支持同时也提供了信息监测。穿戴设备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用来数据监测,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运动康复和医疗监测当中,例如:刘官正[1]等利用穿戴式人体生理参数动态检测技术和呼吸感应体积描记技术,设计了一种能够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和睡眠呼吸检测的智能腰带,能够实现脱离医疗机构的移动检测,对于许多家里发病的老年哮喘或者慢阻肺患者有着很好的预警作用。通过调查,一份在全球针对可穿戴医疗设备的临床研究显示,运用可穿戴技术能够将病人的医疗费用降低42%,延长就诊间隔71%,降低住院时间35%。

目前的康复医疗模式主要以康复医师或治疗师的手法操作为主,训练过程相对枯燥,费用昂贵且效率很低,康复医师或治疗师的主观意识以及体力占主导地位,不能充分调动患者主动参与到康复医疗的过程中。我国学者张文豪,李建军[5]等对可穿戴技术在康复领域应用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文章中写道可穿戴技术在康复医学领域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已经在神经、骨科、脊柱损伤、老年退行性康复领域,还有早期应用在助听器、心脏康复和肺康复等领域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2 运动类APP软件的研究

手机已经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移动设备,各种复杂的APP已经成为解决问题的途径。例如:想要网购可以通过淘宝、京东等APP软件,想要电子读书可以通过当当电子读书APP,想到学习英语可以通过新东方在线APP等等。在2015年中国互联网体育用户已达到2.9亿人,预计到2018年将达到5.2亿人,见图1。在过去的几年中,手机APP呈现出一种爆棚式的增长,到2016年APP市场其规模已达到1.3万亿元,其中也包括运动类APP。运动类APP根据不同的特点,可以分为跑步类APP,信息共享APP,运动手环、智能手环、智能运动腕表等。

2.1 跑步类APP

跑步类软件各有不同,但是功能都可谓是“大同小异”,通过GPS定位来监测你跑步轨迹,计算每天走了多少步,消耗多少卡路里等,利用网络上传至手机通过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提供一些训练计划以及怎样合理地搭配饮食。

如今互联网跑步类软件众多,主要分为以下3类:

2.1.1 專一的跑步软件

专一的跑步软件就是造就新的跑团组织,通过跑步软件寻找自己周围的跑团并加入到他们的组织当中。主要目的是让跑友们更多的参与线下活动、线下比赛和线下交流。常见的跑步软件主要有:乐动力、咕咚运动、悦跑圈和NIKE+等。

2.1.2 社交平台内置的软件

社交平台内置的跑步软件通过硬件相关联,用户可以通过和社交软件内的朋友相互比较步数、捐赠步数等,体验跑步带来的乐趣。常见的软件有:微信运动、微博运动等。endprint

2.1.3 跑步硬件相关联的软件

跑步硬件相关联的软件必须通过手机来连接。常见的有:小米手环配套的小米运动客户端、华为畅玩手环配套的畅玩手环客户端、Apple Watch配套的健康等。

2.2 智能跑鞋

智能跑鞋就是鞋底装置一块智能芯片,通过其内置的传感器装置起到记录步数、跑步距离、跑步线路、消耗的卡路里和时间等。智能跑鞋最大的特点是它的智能芯片能够判断跑着脚掌的着地情况并及时提醒跑着纠正姿势。

信息共享APP:分别是新闻共享类如新浪体育、中羽在线等,视频共享类如腾讯体育、暴风体育、直播吧等。运动类APP将体育锻炼和信息共享相结合,使运动爱好者可以随时随地的分享锻炼经验、交流心得、交流技术和相互“约战”。

尽管电子与信息技术在运动领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但目前仍存在着如下的不足,如大多数跑步软件记录软件数据太简单不能自动分析各种运动状态,跑步运动软件还普遍存在定位不准的问题;软件耗电量高且内存占用大、软件容易掉线,部分APP软件不能后台应用,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软件的硬件质量不高,容易造成电子垃圾;部分硬件例如没有显示屏,必须只能在手机上操作,无法单独使用;硬件显示的数据维度少,只能显示健身者在地面的运动,而海拔和爬升的高度则显示不了。在长时间剧烈运动后,运动手环和皮肤摩擦,造成皮肤软组织损伤。

3 应用展望

未来社会科技无处不在,运动领域在互联网+视域下电子科学技术中有具大的发展空间。体育部门、体育场馆互联网+和电子科学技术,并不是设计一款手机APP或者只是一个简单的微信公众号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要想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有新颖的创新,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使得产品脱颖而出。

3.1 健身人群的健身数据资源共享

手机端的网络速度从3G到4G,只用了短短6年时间,并且4G网络的运行速度还在大幅提升,这对于运动类APP发展来说有利而无害。在未来,运动类APP不只是有简单的健身类APP和信息共享型APP,将会有更长远的发展,建立健身类和信息共享型APP整合的大数据库,不同的人得到自己的健身数据后,通过大数据库进行对比自身所在的差距,从而帮助更多的健身爱好者。

3.2 操作界面更加人性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传感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数据分析技术、低功耗芯片技术等创新技术,更好地应用到医疗和运动康复,从而方便人们的生活。未来智能手机的更新速度将会变的十分迅速,智能手机很可能会将可穿戴设备代替,又或者加入运动传感器等技术,可以更好的帮助健身者控制运动状态。

在现代技术的带动下,古老的体育开始焕发出新的光彩,改变了人们的运动方式,改变了人们对体育的重新认识,对体育的运动质量需求提高,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互联网+为体育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科技信息对体育锻炼的影响也已凸显。新型的互联网+运动锻炼模式也已被大众所接受,尽管运动APP自身存在一些缺陷,但对人们的锻炼方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不仅能够帮助大众更加科学、合理、健康地参与到体育运动锻炼中来,同时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还能将体育锻炼当中地乐趣分享给别人,这对于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官正,吴丹,梅占勇,朱青松,王磊.基于体域网的动态呼吸监测系统设计[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2,31(02):316-320.

[2]阮晓东.可穿戴设备:强势布局移动医疗[J].新经济导刊,2015(Z1):46-49.

[3]柴慧敏.運动类APP在体育锻炼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交流,2017(13):13.

[4]Shull PB,Jirattigalachote W,Hunt MA,etal.Quantified self and human movement:a review on the clinical impact of wearable sensing and feedback for gait analysis and intervention [J].Gait Posture,2014,40(01):11-19.

[5]张文豪,李建军等.可穿戴技术在康复医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07):792-795.

[6]王鹏.互联网+体育大背景下跑步运动的智能化探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24(10):155-156.

作者简介

于晨昕(2000-),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学生。

作者单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5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子技术互联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运用
基于电子化发展下的医疗设备维修方式的发展新要求探讨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